一株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93399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0705660.4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假单胞菌及其应用,涉及植物根际促生菌技术领域。该菌株于2022年4月25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2483。本发明分离和筛选得到了一株具有优良特性的促生菌,经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与Pseudomonas laurylsulfatiphila的同源性最相似(99.79%)。该菌株具有固氮、溶磷、解钾以及分泌IAA的功能,为丰富薄壳山核桃促生菌菌种资源库,在薄壳山核桃微生物菌肥的开发,农林业生产上如减少化肥的使用,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薄壳山核桃高产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6627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40289.0

    申请日:2022-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壳山核桃高产栽培方法,步骤一:种植地区选择:选取土壤PH值为7‑8,且土壤的含盐量为0.2%以下,同时选取的地区土层深度应大于2米;步骤二:种植品种选择: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4.0‑6.0):1,其中主栽品种为马罕、金华、威奇塔(均为雌先型),授粉品种为波尼、卡多(均为雄先型);步骤三:薄壳山核栽植:对选取的区域进行整地,再确定栽培密度,同时对苗木进行准备,当栽种结束后对树苗进行定干除萌,能够使得薄壳山核桃在开花使其均能够得到授粉,从而增加后期薄壳山核桃的产量,同时建立出“灌溉与排涝模型”,能够根据近期内水文数据的变化,从而制定出灌溉与排涝的数据,保证了薄壳山核桃的正常生长。

    一种薄壳山核桃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6102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49964.4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壳山核桃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晴朗天气,于上午7:30~8:45或9:30,取植株侧芽或顶芽;将采集的侧芽或顶芽使用0.01%的秋水仙素处理4~6h,或使用0.01%的秋水仙素+2mmol 8-羟基喹啉等体积混合液处理4~6h;将预处理后的侧芽或顶芽放入卡诺固定液中固定24h以上;倒去固定液,使用1mol/L盐酸60℃水浴加热解离7~9min;将材料转移至载玻片,用卡宝品红溶液染色2h;将材料和载玻片置于吸水纸上,盖上盖玻片,赶走气泡,使细胞分散压平;对压片进行镜检、拍照。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薄壳山核桃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通过压片法对薄壳山核桃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为薄壳山核桃种植资源鉴定、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一株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95868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706553.3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涉及植物根际促生菌技术领域。该菌株于2022年4月25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485。本发明分离和筛选得到了一株促生菌,经鉴定,该菌株与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下的阿氏芽孢杆菌(Priestia aryabhattai)同源性最相似(100%)。本发明的阿氏芽孢杆菌除了能固定大气氮,还具有溶有机磷和无机磷,解钾,分泌IAA的功能,该菌株为丰富薄壳山核桃促生菌菌种资源库,在薄壳山核桃微生物菌肥的开发,农林业生产上如减少化肥的使用,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薄壳山核桃的微体嫁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1025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11346972.5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壳山核桃的微体嫁接方法,包括接穗的准备、砧木的培育以及微体嫁接步骤,首先选取三年生嫁接苗带腋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清洗消毒后切成茎段,接入腋芽诱导培养基培养,将产生的腋芽转入进行继代培养,选取无褐化现象、茎长2~4cm、带有叶片的、生长良好的无根试管苗作为接穗;取成熟薄壳山核桃种子清洗消毒后剥取种仁,切取胚轴,诱导培养后作为砧木苗,炼苗5‑10d后,采用劈接的方法进行嫁接,嫁接后将嫁接苗移至嫁接苗培养基上培养25d,然后解绑,开盖练苗一周后移栽到栽培基质中。与现有技术中薄壳山核桃的嫁接方法相比,本发明的微体嫁接方法具有嫁接成活率高、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可有效人为操控等优点。

    一株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33999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705660.4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假单胞菌及其应用,涉及植物根际促生菌技术领域。该菌株于2022年4月25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2483。本发明分离和筛选得到了一株具有优良特性的促生菌,经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与Pseudomonaslaurylsulfatiphila的同源性最相似(99.79%)。该菌株具有固氮、溶磷、解钾以及分泌IAA的功能,为丰富薄壳山核桃促生菌菌种资源库,在薄壳山核桃微生物菌肥的开发,农林业生产上如减少化肥的使用,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薄壳山核桃研究种植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3079759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383539.X

    申请日:2021-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壳山核桃研究种植机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底部通过固定架连接有多个滚轮,所述机壳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斜杆,两个所述斜杆远离机壳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手扶杆,所述机壳远离斜杆的一侧采用弧面结构并且位于该弧面贯穿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转动连接有转盖,所述转盖的尺寸大小与通口相互匹配,所述机壳顶壁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密封连接有密封塞,所述机壳的内部舍友种植结构,所述机壳的外侧壁连接有平土结构。优点在于:使得对在种植中对前进路线中土壤层的平整以及种植后的土壤进行平土工作,操作方便,便于使用。

    一种薄壳山核桃的微体嫁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1025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346972.5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壳山核桃的微体嫁接方法,包括接穗的准备、砧木的培育以及微体嫁接步骤,首先选取三年生嫁接苗带腋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清洗消毒后切成茎段,接入腋芽诱导培养基培养,将产生的腋芽转入进行继代培养,选取无褐化现象、茎长2~4cm、带有叶片的、生长良好的无根试管苗作为接穗;取成熟薄壳山核桃种子清洗消毒后剥取种仁,切取胚轴,诱导培养后作为砧木苗,炼苗5-10d后,采用劈接的方法进行嫁接,嫁接后将嫁接苗移至嫁接苗培养基上培养25d,然后解绑,开盖练苗一周后移栽到栽培基质中。与现有技术中薄壳山核桃的嫁接方法相比,本发明的微体嫁接方法具有嫁接成活率高、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可有效人为操控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