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甲壳素纳米纤维单组分丝线及其成型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8778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898058.7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甲壳素纳米纤维单组分丝线及其成型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得纯化β‑甲壳素;制备β‑甲壳素纳米纤维悬浮液;制备纺丝液;以湿法旋转的方式将纺丝液挤压到NaOH凝固浴中,制备得到β‑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胶丝。本发明是基于甲壳素纳米纤维在碱液条件下的凝胶化行为特性,不仅能够保留甲壳素原有的结晶结构及纳米纤维形态,且成型制备过程中无需使用离子液及大量有机溶剂等,其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可达251.3±12.45MPa,和12.1±0.72GPa。所得丝线表面纤维呈轴向排列,甲壳素纳米纤维发生定向排列。干燥后,横截面几乎为圆柱形,内部结构紧凑且均匀,且在横截面上明显可见纳米纤维聚集的层状结构。力学强度显著提高,具有极广的应用范围。

    一种基于甲壳素微纳米纤维膜的可降解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44868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0425994.0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甲壳素微纳米纤维膜的可降解产品及其制备方法,获得纯化甲壳素纤维及甲壳素微纳米纤维湿膜;再利用碱溶液低温条件下进行凝胶化与逐级中和处理,或者采用高碘酸钠进行凝胶化。通过机械分级解纤工艺从虾蟹壳等生物质甲壳原料中提取甲壳素微米纤维与甲壳素纳米纤维并进行混合交织处理。甲壳素纳米纤维加强了甲壳素微米纤维网络之间的结合力,并通过凝胶化作用构建了一个稳定的三维超细多层次分级双网络结构,保留并增强了甲壳素微米纤维网络和甲壳素纳米纤维网络的优点,力学性能优异,具备良好的透光性、热稳定性、耐水性等,在精密光学器件、柔性电子器件、高性能全生物质“无胶自粘合”可降解包装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一种高强度部分脱乙酰甲壳素纳米纤维基复合丝线及其成型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9839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903752.3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部分脱乙酰甲壳素纳米纤维基复合丝线及成型制备方法。本发明在温和条件下对蟹壳进行提纯处理,实验结果显示,脱除碳酸钙及蛋白质等基质组分后所得甲壳素仍保留其原有的结晶结构,具有高度乙酰化(DA=99%)、高摩尔质量(843500Dalton)等特性。在此温和提取甲壳素的基础上再进行部分脱乙酰处理,增加甲壳素表面氨基含量,使得纤维表面带有正电荷,有利于甲壳素的后续“解纤”,从而制备获得具有高长径比且分散均匀的部分脱乙酰甲壳素纳米纤维。将部分脱乙酰甲壳素纳米纤维作为增强相与PVA复合,在不使用任何离子液及有机溶剂的条件下,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备获得聚乙烯醇/部分脱乙酰甲壳素纳米纤维复合的高强度的丝线。

    一种低热膨胀系数炭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0083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1630955.1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低热膨胀系数炭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栎木粉置于炭化炉中高温炭化,然后粉碎成炭粉;对炭粉和聚乳酸分别进行干燥处理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然后用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成型。该方法制备的炭粉/聚乳酸复合材料表面光滑;生产制备加工过程简单。所得制品热膨胀系数低,尺寸稳定性显著提高;热稳定性能好。该复合材料低热膨胀系数的特性在电子电器外壳、生物医药、汽车行业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甲壳素微纳米纤维膜的可降解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4486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25994.0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甲壳素微纳米纤维膜的可降解产品及其制备方法,获得纯化甲壳素纤维及甲壳素微纳米纤维湿膜;再利用碱溶液低温条件下进行凝胶化与逐级中和处理,或者采用高碘酸钠进行凝胶化。通过机械分级解纤工艺从虾蟹壳等生物质甲壳原料中提取甲壳素微米纤维与甲壳素纳米纤维并进行混合交织处理。甲壳素纳米纤维加强了甲壳素微米纤维网络之间的结合力,并通过凝胶化作用构建了一个稳定的三维超细多层次分级双网络结构,保留并增强了甲壳素微米纤维网络和甲壳素纳米纤维网络的优点,力学性能优异,具备良好的透光性、热稳定性、耐水性等,在精密光学器件、柔性电子器件、高性能全生物质“无胶自粘合”可降解包装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一种高强度甲壳素纳米纤维单组分丝线及其成型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8778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98058.7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甲壳素纳米纤维单组分丝线及其成型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得纯化β‑甲壳素;制备β‑甲壳素纳米纤维悬浮液;制备纺丝液;以湿法旋转的方式将纺丝液挤压到NaOH凝固浴中,制备得到β‑甲壳素纳米纤维凝胶丝。本发明是基于甲壳素纳米纤维在碱液条件下的凝胶化行为特性,不仅能够保留甲壳素原有的结晶结构及纳米纤维形态,且成型制备过程中无需使用离子液及大量有机溶剂等,其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可达251.3±12.45MPa,和12.1±0.72GPa。所得丝线表面纤维呈轴向排列,甲壳素纳米纤维发生定向排列。干燥后,横截面几乎为圆柱形,内部结构紧凑且均匀,且在横截面上明显可见纳米纤维聚集的层状结构。力学强度显著提高,具有极广的应用范围。

    一种高强度部分脱乙酰甲壳素纳米纤维基复合丝线及其成型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9839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903752.3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部分脱乙酰甲壳素纳米纤维基复合丝线及成型制备方法。本发明在温和条件下对蟹壳进行提纯处理,实验结果显示,脱除碳酸钙及蛋白质等基质组分后所得甲壳素仍保留其原有的结晶结构,具有高度乙酰化(DA=99%)、高摩尔质量(843500Dalton)等特性。在此温和提取甲壳素的基础上再进行部分脱乙酰处理,增加甲壳素表面氨基含量,使得纤维表面带有正电荷,有利于甲壳素的后续“解纤”,从而制备获得具有高长径比且分散均匀的部分脱乙酰甲壳素纳米纤维。将部分脱乙酰甲壳素纳米纤维作为增强相与PVA复合,在不使用任何离子液及有机溶剂的条件下,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备获得聚乙烯醇/部分脱乙酰甲壳素纳米纤维复合的高强度的丝线。

    一种低热膨胀系数炭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008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630955.1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低热膨胀系数炭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栎木粉置于炭化炉中高温炭化,然后粉碎成炭粉;对炭粉和聚乳酸分别进行干燥处理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然后用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成型。该方法制备的炭粉/聚乳酸复合材料表面光滑;生产制备加工过程简单。所得制品热膨胀系数低,尺寸稳定性显著提高;热稳定性能好。该复合材料低热膨胀系数的特性在电子电器外壳、生物医药、汽车行业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制备具有紫外屏蔽效果的生物质纤维膜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473283U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21377126.7

    申请日:2022-0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备具有紫外屏蔽效果的生物质纤维膜的装置,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顶部的左侧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固定底板顶部的右侧设置有成型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底板,用于稳定支撑连接座、处理罐、研磨罐和均质箱,进而确保了运作时的稳定性,通过搅拌罐,用于对竹粉、氢氧化钠和水的搅拌提供搅拌空间,通过量杯,用于对竹粉和去离子水的搅拌提供空间,通过第一电机、转杆和搅拌杆的配合,用于对竹粉、氢氧化钠和进行均匀搅拌,通过第一加热管,用于在搅拌时进行加热,解决了传统生产具有紫外线屏蔽功能的纤维膜织物的方法技术要求高,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而且只适用于化学纤维的生产,不适合于天然纤维的问题。

    一种用于清洗虾蟹壳的自动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251066U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21043701.X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清洗虾蟹壳的自动化装置,包括清洗箱,所述清洗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有传输管。本实用新型通过清洗箱,用于对虾蟹壳清洗提供空间,通过蓄水箱、水泵、传输管和高压喷头的配合,用于将水喷射至虾蟹壳的表面,进而对虾蟹壳进行清洗,通过电动推杆和刷板的配合,用于对虾蟹壳进行刷洗,通过电机、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配合,用于带动第一传动杆、刷辊、第二传动杆和传输带进行运动,解决了目前的清洗方法多采用人工将虾蟹壳装入清洗容器中加水翻搅,其方法费时费力,且大大影响了其生产效率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