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7304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689533.9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新型类芽孢杆菌SN‑8‑1及其应用,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株新型类芽孢杆菌SN‑8‑1,分类命名为Paenibacillus sp.SN‑8‑1,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60135,保藏日期:2024年01月16日,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本申请的新型类芽孢杆菌SN‑8‑1有效的促进大豆株高增加、促进大豆地上部分鲜重增加、促进大豆地下部分鲜重增加;分泌有机酸、磷酸酶;能够有效的溶解难溶性无机磷。用于解决农林用地中磷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08716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1660226.5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单快速检测MTC和/或OTC和/或TC的方法,属于抗生素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在酸性缓冲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PEI、金属离子Mg2+及待测溶液形成待测体系,采用荧光光度分析仪检测待测体系的荧光强度,在525nm处的荧光强度有增强,则待测溶液中含有四环素类抗生素;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为MTC、OTC、TC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基于PEI和Mg2+两者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荧光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敏作用检测牛奶中TCs,适用于弱酸性环境中残留TCs的分析,克服了TCs的弱荧光的特点,简单快速、成本低、耗时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79149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392440.0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533 , G01N33/52 , C12N15/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RET核酸适配体传感器高灵敏检测环丙沙星CIP的方法,属于生物化学技术领域。该核酸适配体传感器中包括TAMRA‑适配体与FAM‑cDNA,其中,TAMRA‑适配体是在环丙沙星核酸适配体的3′端修饰有猝灭基团TAMRA;FAM‑cDNA是在环丙沙星核酸适配体的互补链cDNA的5′端修饰有荧光基团FAM;本发明为了避免荧光基团FAM被环丙沙星猝灭,将猝灭基团TAMRA和荧光基团FAM分别标记在核酸适配体和cDNA,基于TAMRA和FAM之间的FRET效应,能够有效检测目标物CIP;且本方法的荧光恢复值是常规标记方法的近4.5倍;检测限低于0.01μM,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89972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48921.9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传感器高灵敏检测氧氟沙星的方法,涉及生物传感器检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Cy3‑适配体与BHQ2‑cDNA结合,BHQ2猝灭了Cy3的荧光;2)加入待测样品,静置反应,当存在目标物OFL时,发生亲和力竞争,形成核酸适配体/OFL混合物,通过Cy3荧光基团释放恢复荧光,与此同时OFL也会增强Cy3的荧光;3)根据荧光的恢复和增强程度,测定待测样品中OFL的浓度。本发明中OFL对荧光染料Cy3的荧光强度具有增强作用,能够显著增强该方法的灵敏度,检测限低至0.2nM;且检测快速方便,不需要依赖大型的设备仪器,对检测环境和时间要求不严格。
-
公开(公告)号:CN11608716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659940.2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单快速检测金霉素的方法,属于抗生素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在酸性缓冲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PEI、金属离子Na+及待测溶液形成待测体系,采用荧光光度分析仪检测待测体系的荧光强度,在425nm处的荧光强度有增强,则待测溶液中含有CTC。本发明构建检测CTC的荧光增敏法简便、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前处理过程、昂贵的仪器以及专业的技术操作人员,在保留快速检测的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方法稳定性差、难以现场检测和不易可视化的问题,且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检测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20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563581.X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115 , G01N33/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性检测环丙沙星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属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测领域。本发明的提供的包括两段核酸序列,其中一段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另一段核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一段在5′端修饰FAM后在缓冲液中对环丙沙星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核酸适配体与环丙沙星结合的特异性强,受其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干扰小,最低检测限低至5nM,还具有对检测环境和时间要求不严格、操作简单及检测快速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20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563581.X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115 , G01N33/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性检测环丙沙星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属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测领域。本发明的提供的包括两段核酸序列,其中一段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另一段核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一段在5′端修饰FAM后在缓冲液中对环丙沙星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核酸适配体与环丙沙星结合的特异性强,受其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干扰小,最低检测限低至5nM,还具有对检测环境和时间要求不严格、操作简单及检测快速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73040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0689533.9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新型类芽孢杆菌SN‑8‑1及其应用,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株新型类芽孢杆菌SN‑8‑1,分类命名为Paenibacillus sp.SN‑8‑1,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60135,保藏日期:2024年01月16日,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本申请的新型类芽孢杆菌SN‑8‑1有效的促进大豆株高增加、促进大豆地上部分鲜重增加、促进大豆地下部分鲜重增加;分泌有机酸、磷酸酶;能够有效的溶解难溶性无机磷。用于解决农林用地中磷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38085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71176.7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uNPs猝灭FAM双信号探针检测ENR的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建立ENR浓度与荧光恢复的回归线方程,根据荧光恢复程度和吸光度增加程度,来测定待测样品中ENR浓度。本发明既可以使用荧光法检测ENR,又可以使用比色法检测ENR,并可以快速的使用肉眼观察。该方法操作简单,检测快速方便,不需要依赖大型的仪器设备,不需要添加颜色诱导剂,对检测时间要求不严格,可用于高灵敏检测牛奶、水样中的ENR,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8716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660226.5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单快速检测MTC和/或OTC和/或TC的方法,属于抗生素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在酸性缓冲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PEI、金属离子Mg2+及待测溶液形成待测体系,采用荧光光度分析仪检测待测体系的荧光强度,在525nm处的荧光强度有增强,则待测溶液中含有四环素类抗生素;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为MTC、OTC、TC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基于PEI和Mg2+两者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荧光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敏作用检测牛奶中TCs,适用于弱酸性环境中残留TCs的分析,克服了TCs的弱荧光的特点,简单快速、成本低、耗时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