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假单胞菌及其在促进中国枫香生长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876598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27441.3

    申请日:2012-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假单胞菌FXW-HS7A,其分类命名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2260。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荧光假单胞菌在中国枫香促生长中的应用。本发明菌株在液体摇瓶培养的情况下,对难溶性磷酸盐磷酸三钙、磷酸铁、磷酸铝和羟基磷灰石具有较强溶解效果;该菌株制成菌剂接种于中国枫香实生苗,结果表明,该菌剂能明显促进中国枫香的生长发育。因此,本发明能为将来开发中国枫香专用微生物肥料提供优良的菌株资源。

    一种松褐天牛复配固体驱避剂的配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4534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398463.8

    申请日:2021-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褐天牛复配固体驱避剂的配制方法,所述复配驱避剂的配置组分按百分比计为:草蒿脑10%‑30%、肉桂醛5%‑25%、酒精30%‑60%、吐温80乳化剂1%‑10%;将上述的植物精油按比例复配,置于容器内,搅拌而成混合液;本发明的固化工艺是:取步骤二的混合液100‑200ml,加入硬脂酸0‑10g、棕榈酸异丙醇酯0‑10ml混合,加热至55℃‑70℃;在搅拌条件下,将溶解于水的碱溶液缓缓加入,即制得复配固体驱避剂,本发明复配固体驱避剂配方是一种对松褐天牛成虫具有高驱避效果,并且采用了固体的生产工艺,相比液体,固体产品的挥发更加彻底,挥发速率高,运输容易,成分更加稳定,且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廉的很有应用前景的松褐天牛复配固体驱避剂,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一株松树内生细菌短小芽孢杆菌LYMC-3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754586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0193772.5

    申请日:2017-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松树内生细菌,分类命名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LYMC‑3,已保藏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775,保藏日期:2016年12月21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本发明的松树内生短小芽孢杆菌LYMC‑3,为松树内生细菌,其无菌发酵滤液具有很强的杀线作用,无菌发酵滤液的原液及稀释2倍、4倍、10倍液处理松材线虫24h后,其死亡率达到100%,且死亡的虫体全部消解。经无菌发酵滤液处理过的虫卵均未孵化,且虫卵的卵壳受到了破坏,可见该短小芽孢杆菌LYMC‑3在杀线方面讲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具有很好生防作用。

    一株蜡样芽孢杆菌NJSZ-13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520635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611169026.4

    申请日:2016-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杀松材线虫的蜡样芽孢杆菌,其分类命名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NJSZ‑13,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6660,保藏日期为2016年11月20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本发明从松树体内分离的蜡样芽孢杆菌NJSZ‑13具有较好的竞争能力和定殖能力,该蜡样芽孢杆菌NJSZ‑13的无菌发酵液和菌体水悬液对松材线虫都有较强的杀线活性。经试验,在处理36h后,无菌发酵液对松材线虫的致死率能达到100%,并且可以消解线虫虫体,而在处理48h后,菌体水悬液对松材线虫的致死率能达到86.5%,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一株蜡样芽孢杆菌NJSZ-13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52063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169026.4

    申请日:2016-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085 A01N63/00 A01N63/02 C12N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杀松材线虫的蜡样芽孢杆菌,其分类命名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NJSZ-13,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6660,保藏日期为2016年11月20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本发明从松树体内分离的蜡样芽孢杆菌NJSZ-13具有较好的竞争能力和定殖能力,该蜡样芽孢杆菌NJSZ-13的无菌发酵液和菌体水悬液对松材线虫都有较强的杀线活性。经试验,在处理36h后,无菌发酵液对松材线虫的致死率能达到100%,并且可以消解线虫虫体,而在处理48h后,菌体水悬液对松材线虫的致死率能达到86.5%,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一种蜡状芽孢杆菌及其在促进中国枫香生长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796691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210328300.3

    申请日:2012-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蜡状芽孢杆菌FXY-JX21,其分类命名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CCTCC NO:M2012262,保藏日期:2012年7月1日。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蜡状芽孢杆菌在促进中国枫香生长中的应用。FXY-JX21菌株对卵磷脂具有较强降解能力;FXY-JX21菌剂接种中国枫香实生苗,结果表明,该菌剂能明显促进中国枫香苗的生长。因此,本发明为开发中国枫香磷细菌肥料提供了优良的菌株资源。

    7-dhc作为检测产物的马尾松感染松材线虫病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9701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0901115.1

    申请日:2024-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7‑dhc作为检测产物的马尾松感染松材线虫病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样本前处理:定量称取马尾松枝干样品,放置于烧瓶中,加入无水乙醇和氢氧化钾溶液混匀,接着利用磁力搅拌加热电热套皂化回流,提取液过无水硫酸钠于150mL平底烧瓶,旋转蒸发蒸干定容过微孔滤膜后上机测定。该7‑dhc作为检测产物的马尾松感染松材线虫病检测方法,通过采集马尾松枝干将其进行S1阶段的处理即可得到测定样品,接着将样品经过S2阶段的多种项目进行检测,并以此得到检测数据,最后将检测数据带入公式W=(C‑C0)*V*N/m即可得到7‑dhc含量,并以是否存在7‑dhc的含量判断是否存在松材线虫病,操作简单,且可在松材线虫发病前期得到结果,便于即使进行治疗。

    一种暹罗芽孢杆菌在松枯梢病中的防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641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7055.5

    申请日:2024-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在松枯梢病中的防治方法,QX3‑4对马尾松枯梢病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在接种细菌0h、24h、48h后在接种松球壳孢菌时可分别达到74.38%、80.1%、85.17%,在接种细菌72h后再接种松球壳孢菌抑菌率可达到100%,本发明涉及生防菌技术领域。该暹罗芽孢杆菌在松枯梢病中的防治方法,通过QX3‑4的无菌发酵滤液在稀释100倍时对松球壳孢菌仍有抑制作用,且在稀释50倍及以下时抑菌率保持在90%以上,培养基各组分优化后,QX3‑4无菌发酵滤液在稀释100倍时抑菌率可达到87.49%,盆栽防效试验中,QX3‑4初期可减轻马尾松苗松枯梢病发病症状,且后期使其病情发展基本停止,其菌悬液、发酵液及发酵滤液对松球壳孢菌均具有防治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