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寒脆弱区低矮灌丛样地调查的TLS测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318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010660812.4

    申请日:2020-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针对高寒脆弱区低矮灌丛样地调查的TLS测度方法,属于森林资源和生态效益评估领域。通过地基激光雷达对样地分不同扫描点进行扫描,对不同扫描点组合配准的数据集进行参数提取,以所有扫描点配准的数据集为参照,比较各扫描点的重要性,为样地扫描点的选取提供选择依据。本发明基于单扫描和多扫描模式下的TLS架站方式,对高寒脆弱区低矮灌丛进行植被结构数据采集,以坡度和地形起伏因子作为环境条件,分析架站方式的不同对于高寒脆弱区低矮灌丛数量、高度和冠幅三个直观植被生长参数提取的影响。本发明可为生态脆弱、环境恶劣的高原地区的植被样地调查降低风险和成本,同时提高采集效率和数据质量。

    针对高寒脆弱区低矮灌丛样地调查的TLS测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318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60812.4

    申请日:2020-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针对高寒脆弱区低矮灌丛样地调查的TLS测度方法,属于森林资源和生态效益评估领域。通过地基激光雷达对样地分不同扫描点进行扫描,对不同扫描点组合配准的数据集进行参数提取,以所有扫描点配准的数据集为参照,比较各扫描点的重要性,为样地扫描点的选取提供选择依据。本发明基于单扫描和多扫描模式下的TLS架站方式,对高寒脆弱区低矮灌丛进行植被结构数据采集,以坡度和地形起伏因子作为环境条件,分析架站方式的不同对于高寒脆弱区低矮灌丛数量、高度和冠幅三个直观植被生长参数提取的影响。本发明可为生态脆弱、环境恶劣的高原地区的植被样地调查降低风险和成本,同时提高采集效率和数据质量。

    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半干旱区盐渍化土地生态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634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912842.4

    申请日:2024-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半干旱区盐渍化土地生态修复方法,包括:S1、划定多个生态修复区;S2、植物种植;每个所述生态修复区中,在所述生态修复区的边缘一圈种植高层植株、并向生态修复区内部依次种植一圈中层植株、一圈低层植株;S3、生态修复区设置;本发明可形成多层次植株分布的生态修复区,有助于恢复和提升生物多样性,通过第一沟槽、沙障以及其间距的设置,可以在后续年间,实现各个层次植株的种子随风停留在第一沟槽中或附近达到播种生长的目的,形成沿着第一沟槽的多层植株,加强上述的生态修复效果,便于后续利用风力进行播种,无需再进行人工密植。

    一种湖泊次表层生物多样性保护用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899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50526.7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湖泊生物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湖泊次表层生物多样性保护用监测装置,包括浮板和监测座,所述浮板的底部四角处均转动连接有转轴,前侧靠左端所述竖板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收卷轮的外表面绕设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二收卷轮的外表面绕设有第二拉绳,所述调节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调节齿轮。通过第一电机配合第一收卷轮和第二收卷轮使得第一拉绳使得支撑杆转动至与浮板相垂直的状态,并通过第二拉绳带动工形板配合调节齿轮,使得前后支撑杆处于锥形状态,通过第四电机而后螺旋桨使得该装置在湖泊中移动,从而无需工作人员乘船将该装置拆卸再对其移动至合适的位置进行工作,提高了移动该装置的便捷性。

    一种矿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协同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476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40145.3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协同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污染矿区土地中的积水抽出,对污染矿区土地投撒土壤修复剂,然后进行翻耕;步骤2、在污染矿区土地上铺设基底料,复式修复生态网的下层框体并依次铺设固型料,微生物复合剂,土料;步骤3、将复式修复生态网的上层框体与复式修复生态网的下层框体对接,对污染矿区土地进行喷水并施加营养剂;步骤4、在处理30‑45天后,向污染矿区土地撒入草种,待草种发芽后,去除复式修复生态网的上层框体,并种植树木,完成矿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协同治理。本发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矿区环境的污染问题,并使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

    一种快速碳固定和稳定化的焚烧炉渣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8947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1403699.2

    申请日:2021-1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碳固定和稳定化的焚烧炉渣预处理方法。在焚烧炉渣风化的次稳定期,通过添加特定外源微生物有效降解小分子有机物,弱化小分子有机物与重金属的络合能力,显著降低重金属浸出风险;在焚烧炉渣风化初期,通过添加少量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提升焚烧炉渣颗粒表面碱性物质对CO2的固定速率。此外,CMC、HPMC可耦合为外源微生物繁殖代谢提供有益环境,并可削减焚烧炉渣的重金属环境释放。本发明所提供处理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固碳效率高、重金属稳定化效果好以及处理成本低廉等优点,可扩展焚烧炉渣的利用途径。同时,该发明可通过显著脱除填埋气中的H2S和CO2含量,提升填埋气中CH4含量,从而实现填埋气的高效净化和提纯。

    一种区域气候变化生态系统服务损失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6525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301939.2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气候变化生态系统服务损失评估方法,该区域包括县、市或重要生态功能区等,步骤如下:S1、采集遥感数据,并对遥感数据进行波段组合、几何校正及投影转换等预处理并选取标准彩色合成方案,建立解译标志,进行目视解译;S2、计算统计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值和当量因子,当量因子为当年平均粮食市场价值的1/7;S3、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统计,计算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反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总量上的变化,土地利用类型的总变化趋势;S4、选取植被覆盖度指标,根据净初级生产力和植被覆盖度两个参数,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修正。本发明对于制定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的管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