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0751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023736.0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南京源创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锚定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生物锚定剂是由糖蜜、螯合剂、群体感应调控因子、微量元素和水制备而成的;其中,糖蜜的浓度为100~200g/L,螯合剂的浓度为10~15g/L,群体感应调控因子的浓度为0.002~0.3g/L,微量元素的浓度为5~10g/L。该锚定剂可快速促进微生物分泌大量的胞外聚合物,附着于生物载体上,大幅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微生物生物量和生物活性,可快速完成污水处理系统的启动,使其正常运行,且可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和环境抗逆性,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生物毒性抗性,温度和盐度的抗性,受冲击时可快速恢复,维持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707517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110023736.0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南京源创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锚定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生物锚定剂是由糖蜜、螯合剂、群体感应调控因子、微量元素和水制备而成的;其中,糖蜜的浓度为100~200g/L,螯合剂的浓度为10~15g/L,群体感应调控因子的浓度为0.002~0.3g/L,微量元素的浓度为5~10g/L。该锚定剂可快速促进微生物分泌大量的胞外聚合物,附着于生物载体上,大幅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微生物生物量和生物活性,可快速完成污水处理系统的启动,使其正常运行,且可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和环境抗逆性,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生物毒性抗性,温度和盐度的抗性,受冲击时可快速恢复,维持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14611776U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20720411.3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南京源创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的循环管式生物处理系统,包括集水池、反应单元和曝气系统;所述集水池的前端与市政雨水管道连通,后端通过管道与反应单元连通;所述反应单元的后端与曝气系统连通;所述反应单元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循环管式装置,循环管式装置内填充有微生物载体。所述的曝气系统包括一回流管和设置在回流管上的气液混合泵;所述回流管设置在反应单元后端的排水管道上。该处理系统采用螺旋管式载体装置,将生物载体固定其内,使得填料在装置内均衡移动,悬浮填料具有好氧和厌氧代谢活性,雨水与载体充分接触,能高效实现脱氮除磷,降解有机物。
-
公开(公告)号:CN215102690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20720436.3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南京源创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淡水养殖废水用曝气生物滤池,包括进水箱、滤池本体、以及出水箱;进水箱与滤池本体的顶部通过进水管连接,出水箱与滤池本体的底部通过出水管连接;所述滤池本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沸石层、混合填料层和卵石层,各层之间通过格栅隔开。滤池本体的顶部设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与进水管连接;进水管上设有蠕动泵,通过蠕动泵将进水箱中的废水送至滤池本体顶部的布水管内,经布水管均匀落入滤池本体内,经自上而下依次填充的各层填料过滤后,再经出水管收集于出水箱内。卵石层上方的格栅上设有曝气盘,曝气盘通过管道与外部的空气泵连接,所述的管道上还设有空气流量计。
-
公开(公告)号:CN214201439U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20164783.2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南京源创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3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沉池水质四参数在线监测系统,包括用于过滤水样中的悬浮物和采集监测水样的过滤和采集单元、用于测量水质参数的分析单元、用于形成络合物的反应单元、用于测量水质TP参数的检测单元、数据处理和传输单元、用于监测数据的后台管理平台、用于显示测量参数的触摸屏、用于信号处理和控制的控制器、以及用于提供电源的电源单元;所述的过滤和采集单元、分析单元、反应单元、检测单元、数据处理和传输单元和触摸屏分别与控制器的不同接口连接,数据处理和传输单元与后台管理平台建立无线通信连接。该系统可自动实时获取二沉池的当前水质指标数据,并可综合二沉池的当前水质指标数据和历史指标数据,更加全面地分析污水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851176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1910222101.6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集萃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66 , C02F1/00 , C02F3/3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有机废水的厌氧消化与三级MBBR组合工艺,将有机废水经过格栅预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调节pH值,然后一部分进入厌氧塔,另一部分与厌氧塔出水混合后直接进入好氧池,经好氧池处理后废水进入沉淀池,经沉淀后污泥通过排泥口排出,上清废水达标排放;所述的好氧池通过两条溢流竖沟分隔成三个区域,第一区域外壁下部设有进水口并连接进水泵,第三区域外壁上部设有出水口,当进水注满第一区域后,通过第一溢流竖沟进入第二区域,当进水注满第二区域后,通过第二溢流竖沟进入第三区域;好氧池三个区域内均填充有生物填料;好氧池的底部分布有曝气盘,所述曝气盘通过管道连接位于好氧池外部的风机。
-
公开(公告)号:CN109665617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1910116858.7
申请日:2019-02-1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集萃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消化装置及其在处理有机废水中的应用,包括一大一小依次串联的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第一反应器分为水解酸化和厌氧消化两个功能区,通过溢流方式相连;第一反应器的底部设有进水管,通过进水泵控制进水流速;第一反应器的厌氧消化区上部侧壁设有回流管道,并与第一反应器的水解消化区底部进水管相连,通过回流泵控制回流流速;第一反应器的上反应区的溢流口与第二反应器的底部进水管道相连,经第一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第二反应器再次处理,处理结束后通过位于第二反应器上反应区的出水口排出。本发明装置工艺启动速度快,抗冲击能力强,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66561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910116858.7
申请日:2019-02-1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集萃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消化装置及其在处理有机废水中的应用,包括一大一小依次串联的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第一反应器分为水解酸化和厌氧消化两个功能区,通过溢流方式相连;第一反应器的底部设有进水管,通过进水泵控制进水流速;第一反应器的厌氧消化区上部侧壁设有回流管道,并与第一反应器的水解消化区底部进水管相连,通过回流泵控制回流流速;第一反应器的上反应区的溢流口与第二反应器的底部进水管道相连,经第一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第二反应器再次处理,处理结束后通过位于第二反应器上反应区的出水口排出。本发明装置工艺启动速度快,抗冲击能力强,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117526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372735.X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南京高新工大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罐体、立式搅拌装置、固定化载体以及用于发酵罐罐体进料和出料的循环管道;发酵罐罐体的侧壁上环设有若干进料喷头,用于发酵罐罐体进料;发酵罐罐体底部设有出料口,用于发酵罐罐体出料;出料口与进料喷头之间设有循环泵,且通过循环管道连接形成循环回路,使得发酵罐罐体内的物料通过出料口进入循环管道,在循环泵的驱动下,通过进料喷头再次进入发酵罐罐体内循环发酵;循环管道上还设有进料管和排料管,进料管和排料管上分别设有单向阀;通过进料管将发酵培养基导入循环管道,并经进料喷头进入发酵罐罐体内;发酵产物经循环管道,通过排料管排出。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发酵装置在固定化酵母发酵制备乙醇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85117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222101.6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集萃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有机废水的厌氧消化与三级MBBR组合工艺,将有机废水经过格栅预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调节pH值,然后一部分进入厌氧塔,另一部分与厌氧塔出水混合后直接进入好氧池,经好氧池处理后废水进入沉淀池,经沉淀后污泥通过排泥口排出,上清废水达标排放;所述的好氧池通过两条溢流竖沟分隔成三个区域,第一区域外壁下部设有进水口并连接进水泵,第三区域外壁上部设有出水口,当进水注满第一区域后,通过第一溢流竖沟进入第二区域,当进水注满第二区域后,通过第二溢流竖沟进入第三区域;好氧池三个区域内均填充有生物填料;好氧池的底部分布有曝气盘,所述曝气盘通过管道连接位于好氧池外部的风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