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96642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910921465.3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感集成式LCC补偿拓扑的无线充电耦合机构,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两个部分,所述发射端包括DD型发射线圈层、发射端铁氧体层、发射端补偿线圈、发射端屏蔽层,以及发射端隔直电容、发射端谐振电容;所述接收端包括DD型接收线圈层、接收端铁氧体层、接收端补偿线圈、接收端屏蔽层,以及接收端隔直电容、接收端谐振电容,所述发射端补偿线圈缠绕在发射端铁氧体上;所述接收端补偿线圈缠绕在接收端铁氧体上。本发明将传统LCC补偿电路的附加谐振电感用补偿线圈替换且与主线圈集成,节省了收发端用于放置附加谐振电感的空间,同时保持了传统LCC拓扑的电路特征以及输出功率不变。
-
公开(公告)号:CN111953089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010368484.0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感扰动的无线充电系统接收线圈定位方法,首先搭建含有中继线圈的三线圈无线充电系统等效电路模型,计算出各回路电流的表达式;之后建立在任意空间位置下平面螺旋线圈之间的互感关系式;然后改变中继线圈的位置并测量对应位置下发射和中继线圈的电流值,重复三次;最后根据发射和中继线圈的电流值,计算出接收线圈和中继线圈之间的距离,根据三点定位的原理确定接收线圈的位置。本发明无需对接收线圈的电参数进行测量(减小了接收线圈的体积),仅需要测量发射和中继线圈的电流,就可以实现接收线圈的二维定位,同时可以进行电能的无线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140420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811531942.7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频大功率无线电能传输新型系统装置,它的组成包括:工频电网(1),原边整流电路(2),高频逆变电路(3),原边补偿电路(4),发射线圈电路(5),接收线圈电路(6),副边补偿电路(7),开关切换电路(8),负载端电路(9),其特征在于:工频电网(1)经过整流电路(2)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再经过高频逆变电路(3)形成高频的交流电,通过原边补偿电路(4)和发射线圈电路(5)与接收线圈电路(6)和副边补偿电路(7)之间形成传输通道,并可通过开关切换电路(8)切换补偿电路,传输到负载端电路(9)。本发明无需重新设计线圈,提升系统功率,符合现代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发展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0808579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810884439.3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配电网源网荷协调运行方法。分析主动配电网源网荷协调运行涵义,建立源网荷协调运行指标体系,构建源网荷协调运行优化模型及其求解算法,具体步骤为:1)分析主动配电网源网荷协调运行的具体涵义;2)建立用于评价电网源网荷运行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建立源网荷协调运行优化模型;3)将蚁群算法和目标函数相结合,得出具体的处理方法。本发明可以提高对分布式电源的消纳能力,避免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浪费,降低分布式能源发电的弃电率,使全网运行在一个更安全、更经济、更环保的状态下,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505078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10506021.9
申请日:2018-05-1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网传能机制的优化方法,首先读取组成电能通道的节点的电能存储量、电能传输效率和电能传输时延,建立电能传输链路模型;然后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电能传输链路模型,确定电能传输链路的最优方案,通过构建浓度选择算子,选择浓度低于阈值的种群构建下一代的父代解集;通过构建基于前向交叉的交叉算子,产生新的优良解集;在迭代终止前调整交叉率和变异率进行下一轮优化求解。本发明改善了系统的电能传输损耗表现,提升了网络的电能负荷均衡特性,能够避免网络拓扑变化对运行的影响,同时提高了模型的求解速度和全局寻优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51032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470034.1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移自适应的可重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双D发射线圈的线圈环间隙中对称地设置由磁通管构成的P线圈,当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发生位置偏移时,控制投切进的P线圈对数和P线圈位置,进行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互感的补偿。本发明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发生位置偏移时,对互感值进行补偿,保证了输出电流的恒定,提高了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发生位置偏移时的能量传输效率,改善了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发生位置偏移时的电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8631325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373253.1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节点电压优化调控方法,根据电动汽车出行行为特性,分析电动汽车可调控性,筛选出可调控电动汽车;针对可调控电动汽车,根据充电机变功率因数运行特性,确定满足车主停车与充电需求的充电机运行功率因数范围;选择充电机运行模式,根据充电机变功率因数运行特性,确定使电压调控效果最佳的充电机运行功率因数范围;对步骤三和四的范围取交集,确定充电机运行功率因数的可调控范围;建立节点电压调控模型,求解得到充电机的最佳运行功率因数,对节点进行无功补偿,完成节点电压优化调控。本发明能够准确体现电动汽车的出行规律,保证节点电压安全稳定且不降低配电网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4525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1910685558.0
申请日:2019-07-27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电能接收的正四面体线圈,每个面的线圈由利兹线绕制的若干正三角形构成,位于同一个面的正三角形中心重合,各面线圈的线径、匝数、各匝之间的间距以及绕制方向均相同,线圈之间串联连接。本发明公开了正四面体线圈的构建方法,设置各个面线圈的线径、匝数以及各匝线圈之间的间距;建立各个面的磁通大小与接收线圈旋转角度的变化关系;建立不同串联方式下线圈总互感与接收线圈旋转角度的变化关系;寻找使各个面互感均为增强作用的最优串联方式,构建用于无线电能接收的正四面体线圈。本发明接收线圈在多个自由度内转动时,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间的互感的变化很小,有效保证了无线电能的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27184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811540748.5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Boost PFC变换器寄生振荡的新型电路,它的组成包括:AC交流源(1)、整流桥电路(2)、Boost电路(3)、RCD吸收电路(4)以及控制电路(5);其特征在于,所述AC交流源的输出端与整流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桥电路的输出端与Boost电路的输入端连接,Boost电路的开关管两端并联RCD吸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Boost PFC变换器的输出控制Boost电路的开关管。本发明通过增加RCD吸收电路,以及采用新的参数设计方法,抑制Boost PFC工作在DCM模式下产生的寄生振荡,从而减小输入电流畸变,提高变换器的功率因数。
-
公开(公告)号:CN11069664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21465.3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感集成式LCC补偿拓扑的无线充电耦合机构,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两个部分,所述发射端包括DD型发射线圈层、发射端铁氧体层、发射端补偿线圈、发射端屏蔽层,以及发射端隔直电容、发射端谐振电容;所述接收端包括DD型接收线圈层、接收端铁氧体层、接收端补偿线圈、接收端屏蔽层,以及接收端隔直电容、接收端谐振电容,所述发射端补偿线圈缠绕在发射端铁氧体上;所述接收端补偿线圈缠绕在接收端铁氧体上。本发明将传统LCC补偿电路的附加谐振电感用补偿线圈替换且与主线圈集成,节省了收发端用于放置附加谐振电感的空间,同时保持了传统LCC拓扑的电路特征以及输出功率不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