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共面电容的沥青路面面层厚度的检测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3702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11245.2

    申请日:2024-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面电容的沥青路面面层厚度的检测装置与方法,首先构建环形共面电容传感器仿真模型,选取灵敏度和最大可穿透深度两个评估指标,采用响应面法进行环形共面电容传感器性能优化,确定传感器电极板结构参数;然后使用优化后的环形共面电容传感器获取不同厚度的目标沥青路面面层的电容值,建立沥青路面输出电容与沥青面层厚度的拟合曲线;最后采用测量装置进行目标沥青路面测量,根据获取的电容确定所测沥青路面面层的厚度。本发明提出的环形共面电容传感器优化方法具有稳定性强、准确度高、通用性强等优点;本发明提出的沥青路面面层厚度测量方法具有检测精度高、效率高、实时性、成本低廉等优点。

    低碳高性能复合路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024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87231.6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碳高性能复合路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低碳高性能复合路面材料包括大孔隙树脂混合料和树脂改性水泥基灌浆料;大孔隙树脂混合料包括:以集料和矿粉总质量为100份计,集料90~100份、矿粉0~10份、常温快固高弹环氧树脂3~5份;树脂改性水泥基灌浆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水泥100份、低强高弹水性环氧乳液10~20份、砂5~15份、粉煤灰5~15份、减水剂1~2份、膨胀剂4~12份、橡胶粉7.5~15份、水20~40份。该低碳高性能复合路面材料具有常温施工、低碳节能、无接缝、无车辙、抗裂性能强、可快速开放交通等特点,适用于重载道路、交叉路口、公交站台、高速公路收费广场等。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变温状态下沥青裂缝的自愈合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6422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0703712.4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变温状态下沥青裂缝的自愈合模拟方法,该方法是对微波加热下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沥青裂缝愈合模拟的改进。首先构建沥青四组分裂缝模型,并进行几何优化;然后运用脚本编写变温方法,对裂缝模型模拟自愈合过程;最后通过密度变化曲线以及选取帧数段的方法来分析均方位移,并得到扩散系数。该方法与现有评价方法相比,模拟加热方式得以改进,变温状态下对裂缝实现愈合的时间具有促进作用;变温过程密度曲线变化的三阶段更具特征性,可以清晰表征裂缝自愈合的过程,对裂缝扩散能力的研究也更加深入。此外,从宏观角度而言,可对微波加热促进沥青自愈合性能的研究提供分析依据,因此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一种路面病害点云快速提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2387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86891.5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路面病害点云快速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面病害点云快速提取系统及方法,通过将三维的路面点云数据转换为通过灰度值表示的二维投影图像,降低路面点云三维数据的处理难度,通过二维投影图像中各像素所形成的平面选择符合无病害路面状态的空间作为无病害路面空间,从而直观地对不符合无病害路面状态的像素点进行筛选,识别方法简单且准确性高,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病害点的识别效率,并且避免对识别过的像素进行重复判断,所以选择将二维投影图像划分为多个窗口并依次对窗口中病害点进行判断收集,既能够判断病害点的区域,也能够保证识别的准确性和识别效率,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板梁桥型式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3282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1175821.5

    申请日:2021-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板梁桥型式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构件:支座,设置在盖梁上,用于放置预应力混凝土主梁;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预应力混凝土主梁,形式为倒T型,两端放置于支座上,预应力混凝土主梁上表面覆以现浇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相邻预应力混凝土主梁之间采用预埋连接钢筋搭接或采用预制混凝土板连接,并将预应力混凝土主梁的凸起台阶填平。针对主梁间净距较小的桥例,通过搭接相邻主梁的连接钢筋并整体现浇桥面板来实现预制主梁间的连接;对于主梁间距较大的桥例,采用预制混凝土板可以减少现浇桥面板所需模板用量,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变温状态下沥青裂缝的自愈合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64224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03712.4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变温状态下沥青裂缝的自愈合模拟方法,该方法是对微波加热下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沥青裂缝愈合模拟的改进。首先构建沥青四组分裂缝模型,并进行几何优化;然后运用脚本编写变温方法,对裂缝模型模拟自愈合过程;最后通过密度变化曲线以及选取帧数段的方法来分析均方位移,并得到扩散系数。该方法与现有评价方法相比,模拟加热方式得以改进,变温状态下对裂缝实现愈合的时间具有促进作用;变温过程密度曲线变化的三阶段更具特征性,可以清晰表征裂缝自愈合的过程,对裂缝扩散能力的研究也更加深入。此外,从宏观角度而言,可对微波加热促进沥青自愈合性能的研究提供分析依据,因此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板梁桥型式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32826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175821.5

    申请日:2021-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板梁桥型式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构件:支座,设置在盖梁上,用于放置预应力混凝土主梁;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预应力混凝土主梁,形式为倒T型,两端放置于支座上,预应力混凝土主梁上表面覆以现浇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相邻预应力混凝土主梁之间采用预埋连接钢筋搭接或采用预制混凝土板连接,并将预应力混凝土主梁的凸起台阶填平。针对主梁间净距较小的桥例,通过搭接相邻主梁的连接钢筋并整体现浇桥面板来实现预制主梁间的连接;对于主梁间距较大的桥例,采用预制混凝土板可以减少现浇桥面板所需模板用量,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一种土木工程用沥青搅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799467U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23365540.4

    申请日:2021-12-29

    Inventor: 郑韪 陈雪琴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用沥青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的外部设置有第一搅拌叶片,所述搅拌箱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搅拌箱上设置有进料管,所述搅拌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搅拌箱的内部设置有辅助搅拌机构,所述搅拌箱上设置有排气扇,排气扇的外部设置有气管,所述搅拌箱的外部设置有水箱,水箱与气管相连通。该土木工程用沥青搅拌装置,通过搅拌箱上设置有排气扇,排气扇的外部设置有气管,搅拌箱的外部设置有水箱,水箱与气管相连通,排气扇将搅拌沥青产生的有害气体从气管排进水箱净化,从而达到了优化环境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