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744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120062.1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零耦合多发射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零耦合多发射阵列模块的最小基本模块包括三个相同规格的发射线圈,三个发射线圈的圆心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通过最小基本模块的周期排布形式可拓展多发射线圈,工作时发射端单独使用1个,或者同时使用相邻的2个或3个发射线圈进行无线电能传输,发射线圈两两之间均无耦合;接收线圈定位系统利用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计算出接收线圈的二维坐标并传输给功率控制器;功率控制系统在收到接收线圈的二维坐标后判断出需要工作的线圈以及各个线圈需要输出的参数,控制接收线圈附近的发射线圈进行工作。本发明解决了桌面无线充电设备抗偏移能力弱的问题和多设备同时充电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25460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05312.1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恒流、恒压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稳压直流电源、全桥逆变模块、原边补偿结构、原边发射线圈、副边接收线圈、副边补偿结构、整流滤波电路、负载电阻和检测控制模块,其中稳压直流电源与全桥逆变模块串联,实现直流电转换成高频交流电,原边补偿结构和原边发射线圈串联到全桥逆变模块的输出端,组成发射侧电路;副边发射线圈和副边补偿结构串联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和负载电阻串联;检测控制模块对全桥逆变模块输出电压进行检测,对流过原边发射线圈的电流进行检测,并结合互感、负载电阻信息,对全桥逆变模块进行控制。本发明可以在在耦合系数变化的情况下,实现恒压、恒流输出模式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709592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225246.4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耦合系数‘工’字型铁氧体,包括铁氧体磁芯、接收线圈、金属屏蔽板,其中:铁氧体磁芯采用由铁氧体片形成的‘工’字型结构;接收线圈为DD型补偿线圈;屏蔽模块为全覆盖铁氧体形式的铝板;接收线圈端平铺在铁氧体磁芯上,金属屏蔽层放置于线圈外侧,三者中心位于同一直线。本发明节省了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接收侧的空间、重量,同时增强耦合、抗偏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8564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31478.4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大化无线电能传输效率的最佳发射阵列线圈选择方法,该方法基于多发射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系统的发射机由多个相同规格的圆形线圈重叠而成,每两两相邻的三个圆形线圈的中心相连会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以此类推,通过圆形线圈的重叠排列可拓展成具有多个相同圆形发射线圈的发射机;当接收线圈位于发射线圈区域上方时,依次选择距离接收线圈最近的多个发射线圈来接通,并且每个发射线圈中通入的电流相同。本发明可以使系统传输效率最大化,同时降低系统的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5647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40454.5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检测盲区的无线电能传输金属异物检测(Metal object detection)系统,包括发射线圈、接收线圈、横向检测线圈组和纵向检测线圈组,横向检测线圈组和纵向检测线圈组构成MOD系统,均由奇数个矩形线圈组成,其中横向检测线圈组置于发射线圈上方,通过比较正Y区检测电压差与负Y区检测电压差是否保持相等,实现横向异物检测;纵向检测线圈组置于横向检测线圈组上方,通过比较正X区检测电压差与负X区检测电压差是否保持相等,实现纵向异物检测;通过横向和纵向检测线圈组的配合可以实现无盲区的MOD检测。本发明解决了无线电能传输中金属异物检测时存在盲区的问题,满足了无线充电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