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85791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610109136.5
申请日:2016-02-26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速状态下机载推进系统的建模方法。本发明利用改进的相似准则来建立简化发动机模型,从而有效提高模型精度;本发明进一步设计了包含泰勒展开式中非线性二阶项的高精度稳态变量模型,解决了分段线性稳态变量模型在大包线、变状态条件下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本发明进一步对发动机安装推力进行拆分式计算,利用考虑外流特性的简化进气道模型计算不符合改进的相似准则的项,利用简化发动机模型计算符合改进的相似准则的项,从而有效解决了超声速状态下安装推力与发动机净推力差别较大的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该方法建立的超声速状态下机载推进系统模型,可较好地同时满足超声速状态下的精度、实时性及数据存储量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867121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10184036.9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自旋恢复的直升机非线性预测控制方法。在进入自旋之后,利用预先训练好的直升机需求扭矩模型对当前的直升机需求扭矩进行实时在线预测;在进入自旋恢复阶段后,利用预先训练好的发动机动态参数模型对当前的发动机动态参数进行实时在线预测,同时利用直升机需求扭矩模型和发动机动态参数模型的在线预测结果,求解以缩小离合器接通时的直升机需求扭矩和发动机提供的扭矩支持间的差值为目标,并考虑发动机稳定安全的运行条件的滚动优化问题,并将求解得到的控制量序列的第一项作为当前输入的直升机控制量。本发明还公开了直升机非线性预测控制装置。本发明可有效地缩短自旋恢复阶段的时间延迟并减小旋翼转速瞬态下滑。
-
公开(公告)号:CN10578579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09136.5
申请日:2016-02-26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5B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速状态下机载推进系统的建模方法。本发明利用改进的相似准则来建立简化发动机模型,从而有效提高模型精度;本发明进一步设计了包含泰勒展开式中非线性二阶项的高精度稳态变量模型,解决了分段线性稳态变量模型在大包线、变状态条件下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本发明进一步对发动机安装推力进行拆分式计算,利用考虑外流特性的简化进气道模型计算不符合改进的相似准则的项,利用简化发动机模型计算符合改进的相似准则的项,从而有效解决了超声速状态下安装推力与发动机净推力差别较大的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该方法建立的超声速状态下机载推进系统模型,可较好地同时满足超声速状态下的精度、实时性及数据存储量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86712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184036.9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5B1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3/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自旋恢复的直升机非线性预测控制方法。在进入自旋之后,利用预先训练好的直升机需求扭矩模型对当前的直升机需求扭矩进行实时在线预测;在进入自旋恢复阶段后,利用预先训练好的发动机动态参数模型对当前的发动机动态参数进行实时在线预测,同时利用直升机需求扭矩模型和发动机动态参数模型的在线预测结果,求解以缩小离合器接通时的直升机需求扭矩和发动机提供的扭矩支持间的差值为目标,并考虑发动机稳定安全的运行条件的滚动优化问题,并将求解得到的控制量序列的第一项作为当前输入的直升机控制量。本发明还公开了直升机非线性预测控制装置。本发明可有效地缩短自旋恢复阶段的时间延迟并减小旋翼转速瞬态下滑。
-
公开(公告)号:CN105184021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84101.X
申请日:2015-10-2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9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扭振动态特性的直升机/发动机综合系统模型,属于直升机系统控制与仿真技术领域。综合系统模型,系统模型中的发动机输出轴转速ΩEI根据下式确定:其中,Ω为定常旋翼转速;N为发动机转速与旋翼转速的齿轮传动比;表示发动机自由度扭转相对角度位移ψE关于时间的一阶导数,所述发动机自由度扭转相对角度位移ψE通过求解以下直升机/发动机综合扭振模型得到: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上述直升机/发动机综合系统模型构建的直升机/发动机综合控制系统。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充分考虑了直升机/发动机综合系统的扭振动态特性,模型更简单,同时更符合实际飞行条件下的直升机/发动机扭振情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