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4233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45585.4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微搅拌自热陶瓷型芯烧结炉及后处理方法,以钼丝构成的加热电阻片对烧结环境进行预升温,在烧结环境温度达到烧结温度的70%~80%后对磁感应线圈通高压交流电,利用自热氧化铝/氧化锆材料随温度提升,导电率提升的特点,使陶瓷型芯能够自发热加速脱脂烧结的同时,型芯内部呈一定流动性,脱脂烧结结束后,加热电阻片先停止工作,仅由磁感应线圈继续工作保持陶瓷型芯温度,随着烧结环境温度的不断下降,陶瓷型芯的电阻率不断提升,磁感应线圈逐渐对陶瓷型芯失去加热作用,随着陶瓷型芯可控的缓慢降温,最终完成脱脂烧结。通过优化的烧结炉结构及流程,能够实现陶瓷型芯的高效可控脱脂烧结和精确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1649434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08377.X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陶瓷增材制造光固化多材料成形装置及方法,能够克服光固化陶瓷多材料打印过程中,材料互相污染,或仅能在纵向实现多材料光固化打印的缺点。采用新协同复合成形策略,配合梯度温控装置保持材料打印过程中的流动性,能够实现液态光敏陶瓷材料的高精度、高效率多材料成形。本发明采用三轴运动的机械结构,在单层陶瓷浆料打印中,基于上位机软件的切片算法和支撑处理,以数字光处理光源实现目标件主要陶瓷材料切片及下一层支撑的打印,同时配合X轴上的直写式打印喷头,定点、定量挤出其他材料,结合光源的二次固化,实现光固化工艺的单层多材料打印,最终层层堆积,完成目标件的高质量、一体化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1979426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96767.7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色化高效能多材料复合增材制造成形装置,框架上设置X向铺砂打印模组和X向落砂打印模组,通过Y向水性喷头打印模组和X向铺砂打印模组两个方向上的运动,实现每一层的铺砂打印,通过振动电机的振动和运动气缸的伸缩,实现落砂盒的开关与定量落砂;第二横梁上通过Y向树脂喷头模组设置树脂喷墨机构,第三横梁上通过Y向定量落砂模组设置定量落粉装置,定量落粉装置上设置超声波振动器,第四横梁上通过Y向吸砂模组设置负压吸砂装置和高温激光头,实现局部区域的树脂打印成型;低温成形室由内嵌冷凝管的砂箱和升降系统组成。本发明可以根据切片信息快速识别细分实现多材料复合砂型打印成形,优化打印零部件工序,提高打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8456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754365.9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冷冻砂型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工业级短流程粒子流调压冷冻复合成形方法与装置。该装置包括原料存放装置,混合装置,冷冻装置,气压控制装置,负压装置,模具装置,电磁振动装置等。该方法将均匀混合的型砂形成粒子流转移到压力控制腔体中,通过参考不同型砂材料、目数的型砂阻力,调控腔体内部空间的高压气墙不同部位气体压力的强度,针对型砂成形平面,气体压强分布近似形成成形模具的形式,将松散型砂表面初步夯实,制造出具有一定强度的含水砂型,之后通过电磁振动对砂型进行紧实结合,使型砂粒子和水水溶液在内部均匀分布,对具有一定湿度和粘度的砂型,根据所需强度设置制冷温度冻结,缩短成形时间,加快成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847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74447.1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18/22 , G06F16/2455 , G06Q10/04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基于砂型增材制造集成化系统的工艺数据确定方法,涉及砂型增材制造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输入高质量砂型的工艺特征参数获取工艺参数数据,工艺参数数据为与砂型制造流程关联的参数数据;将所需高质量砂型制备的特征参数数据输入工艺参数匹配模型,输出工艺参数数据匹配结果;响应于砂型物性参数数据匹配结果指示不存在相近匹配结果,将砂型物性工艺参数数据输入工艺参数优化模型中,输出得到所需制备高质量砂型的工艺参数优化结果。在确定与砂型制造流程相关联的工艺参数数据以后,通过工艺参数匹配模型进行理想工艺参数的匹配,使得将得到应用的工艺参数数据快速优化处理,适配制备高质量砂型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7943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27554.9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梯度复合成形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包括制作待打印的三维模型,对待打印的三维模型进行分型处理,得到分型后的三维模型;对分型后的三维模型进行加载和识别,并进行切片处理,得到每层砂型的二维轮廓数据,生成对应层级的打印砂型的图案;将预定质量的多种类、多目数粉末材料与预定量的固化剂通过预处理工艺进行均匀搅拌;将固化剂的型砂颗粒输送至多材料铺设系统中;控制多材料铺设系统在成形平台上进行不同粉末材料的铺设,得到铺设层;控制打印系统在当前的铺设层完成喷墨打印,重复铺设步骤与打印步骤,直至完成整个模型的打印成形。有效解决不同复杂结构,不同壁厚合金铸件形性精确调控难、原材料浪费、成本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0037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752522.2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材料体素共面成形增材制造方法与装置,包括打印机壳体、打印机支架、铺砂器、储砂罐、铺砂臂、铺砂笔、铺砂笔库、多材质回收槽等部件。本发明通过对设计铸型进行多区域划分,切片后赋予不同材料标识。铺粉时,首先由铺砂器在打印平台上铺满一层作为主要材料的型砂;然后由铺砂臂带动铺砂笔在第二材料区域吸除多余材料型砂,铺放所需材料型砂;第二材料区域吸排结束后,将铺砂笔及其管路中的多余材料排放干净,铺砂臂带动铺砂笔进行第三材料区域的吸排;以此类推,完成打印区域材料的铺放。本发明装置及方法可实现多材料砂型(芯)快速、一体化成形,完成多功能、多梯度、高性能砂型(芯)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750709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56044.8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陶瓷3D打印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复合熔融工艺多材质陶瓷联合打印成形方法和装置。该装置包括可切换的光固化系统和FDM喷头系统、可移动的双料槽以及加工平台。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采用两种及以上的陶瓷浆料型芯梯度联合成形,合理利用不同配比的陶瓷浆料的特性,提高陶瓷型芯的打印效率和打印质量。同时利用FDM技术,在复杂陶瓷型芯的薄弱部位的内部增加支撑,减少后续烧结过程的收缩率,最终实现高温合金单晶叶片的高性能成形。该装置及方法可解决目前3D打印复杂陶瓷型芯烧结收缩率高、尺寸精度低等问题,对于提高陶瓷3D打印的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79832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57019.6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化动态调整多材料精准铺砂方法与装置,该装置采用振动落砂实现型砂下落,通过开口挡板上不同型砂开口大小实现不同材料型砂落砂量相等,动态调节整体移动速度实现多区域定量铺砂,再控制气缸闭合调节铺砂区域,最后使用板压压平机构进行铺砂表面压平处理。该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振动槽中存在的型砂颗粒粘结成团导致刮砂过程存在刮痕问题,实现铺砂槽不同材料型砂定量均匀定区域落砂,解决了铺砂表面平整度不高等问题,有效推动砂型3D打印多材料化发展,为实现结构复杂薄壁铸件浇注所需多材料砂型制造创造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5916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912337.X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41M5/00 , B41J3/407 , B41J2/01 , B41J29/3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面多自由度阵列喷墨成形位置精度检测与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曲面多自由度喷墨成形系统在粘连有柔性材料的承印基材上成形目标图案,后将该柔性材料铺展用于检测系统拾取目标图像并进行图像处理与关键点标注,进而计算关键点位置精度是否满足阈值要求并对根据检测所得图像对输入图像进行重构以输出或进行再次成形检测。该方法可有效解决现阶段曲面多自由度阵列喷墨成形装置由于多轴运动装置进给速度波动、运动振动、打印倾角变化、墨路系统压力变化等多因素耦合影响造成的打印输入图案和实际成形所得图案偏差较大的问题;大大提升了打印效率,为实现一定幅宽的曲面多自由度高效高精度电子打印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技术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