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肽的筛选模型及其应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4161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26469.9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抗菌肽的筛选模型及其应用,该筛选模型通过如下步骤构建:模型特征参数识别,提取七个影响抗菌肽序列抗菌活性的特征,七个特征分别为序列长度、电荷、疏水性、α螺旋倾向性、两性、疏水矩和L型氨基酸比例;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和设定的阈值,对具有抗菌活性的抗菌肽序列进行筛选,当七个特征的综合评分大于设定的阈值时,判定抗菌肽序列具有抗菌活性。将该筛选模型应用于具有抗菌/抑菌活性益生菌菌株的筛选上,能够成功地筛选出具有抗菌/抑菌活性的益生菌菌株,有望在益生菌的研究和开发领域取得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卓越的商业价值。

    一种空心多孔吸附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2563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75093.9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nventor: 刘敬民 王硕 杨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心多孔吸附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原位生长法在金属有机框架表面成功生长共价有机框架形成核‑壳结构复合材料,再利用酸刻蚀金属有机框架,制备得到空心多孔吸附材料;制备的空心多孔吸附材料具有良好的粒径均一度,对目标污染物有显著高效的吸附能力,并且材料的空心结构大大提高了吸附速度和吸附量,能够用于食品中污染物富集;空心多孔吸附材料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多种有机溶剂中稳定存在,适用于复杂基质的样品前处理。

    一种用于贫血标志物高灵敏检测的集成化纸基微流控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15920984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563194.7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贫血标志物高灵敏检测的集成化纸基微流控芯片,包括血红蛋白检测层、加样层与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检测层组,所述的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检测层组包括荧光层与富集层,血红蛋白检测层、加样层与荧光层上均设置有亲水区,所述的荧光层上设置有若干的荧光增强检测区,所述的荧光增强检测区均与所述的荧光层的亲水区相连,所述的富集层上设置有若干的识别富集区与若干的废液区,所述的识别富集区与对应的废液区相连。本发明所述的用于贫血标志物高灵敏检测的集成化纸基微流控芯片用于全血中多种贫血标志物(血红蛋白、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高灵敏快速检测。

    一种食源性益生菌胞内荧光标记方法及其体内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939244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144172.9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nventor: 刘敬民 王硕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源性益生菌的胞内荧光标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DNA修饰长余辉纳米发光材料;(b)制备益生菌感受态;(c)将DNA包覆的纳米荧光探针电转至益生菌;(d)口服进入小鼠体内成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首次实现了发光纳米材料用于益生菌胞内荧光标记的方法,无需复杂的荧光材料表面功能化和抗体修饰,步骤简便,成本较低,相比于表面标记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标记重现性。(2)本发明所开发的近红外荧光标记益生菌体内生物成像技术,可以借助菌体内部的长余辉纳米发光性质,实现原位无损的实时监控益生菌体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行为和分布状况,为食源性益生菌的功能位点及营养学提供了创新研究手段。

    一种食源性益生菌的特异性荧光标记方法及其体内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524953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80388.0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nventor: 刘敬民 王硕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源性益生菌的特异性荧光标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溶剂热-高温煅烧法,制备具备近红外荧光和超长余辉性质的Cr3+掺杂镓锗酸锌长余辉荧光纳米探针;(b)通过抗体表面功能化,实现纳米探针对于目标益生菌的特异性荧光标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所制备的镓锗酸锌长余辉纳米探针具有超强近红外发光和超长余辉寿命、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结构稳定性、良好的粒径均一度和低毒性。(2)本发明所开发的近红外荧光标记益生菌体内生物成像技术,可实现无损可视化地示踪益生菌体进入生物体后的分布状况,对于开辟创新型的食源性益生菌的功能位点及营养学研究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增强能量转移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6139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10353558.9

    申请日:2012-09-2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nventor: 严秀平 刘敬民

    Abstract: 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增强能量转移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方法,步骤如下:1)制备蛋白质包覆的荧光金纳米团簇;2)制备巯基乙胺修饰的金纳米粒子;3)构建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增强能量转移生物传感器的实验体系。本发明的优点是:该构建方法引入蛋白质包覆的金纳米团簇和巯基乙胺修饰的金纳米粒子分别作为能量转移的供体和受体,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增强能量转移的理念实现了对于目标物肝素钠的快速、准确和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定量;该方法所涉及的纳米材料的合成,步骤简单,不需要苛刻的设备、条件,操作安全简便,毒性小、成本低,所用合成和检测仪器设备均为普通设备,反应条件简单,室温或者37℃水浴反应即可。

    长双歧杆菌亚种FB1-1及其应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851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1194913.7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双歧杆菌亚种FB1‑1,所述长双歧杆菌亚种(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longum)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No.63774,保藏日期2023年9月7日。本发明所述的长双歧杆菌亚种FB1‑1能够抑制耐碳青霉烯酶的菌耐药性功能,所述菌株分离自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中,是公认可食用菌种,该菌株尤其对耐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生长、耐药基因的表达及耐药质粒的水平转移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一种分子印迹复合核壳吸附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256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75095.8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印迹复合核壳吸附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分子印迹复合核壳吸附材料以共价有机框架材料为内核,以杂色曲霉毒素作为模板分子,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外壳;制备得到的分子印迹复合核壳吸附材料呈均匀的球形形貌,有利于批量合成且重现性更好,并且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以及高特异选择性;制备得到的分子印迹复合核壳吸附材料具有特异性的杂色曲霉毒素印迹孔穴,可以实现对杂色曲霉毒素的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地吸附与富集。

    一种空心异孔吸附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256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75494.4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nventor: 王硕 刘敬民 杨璐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空心异孔吸附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引入了共价有机框架材料,采用原位生长法,制备吸附性强、比表面积大的核‑壳结构新型复合异孔材料,再通过牺牲模板法,刻蚀核壳复合框架材料得到空心结构,合成空心异孔吸附材料,该材料能够用于实现对于光敏色素的选择性吸附与高效富集,净化复杂的样品基质,从而对基质中的化学危害物进行非靶向性筛查。制备的空心异孔吸附材料具有特定的孔径,较高的比较面积,对目标污染物有显著高效的吸附能力,并且材料的空心结构大大提高了吸附速度和吸附量。同时,空心异孔吸附材料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酸性、碱性及有机溶剂中稳定存在,适用于复杂基质的样品前处理。

    一种空心结构微孔网络吸附材料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5403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017840.3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nventor: 王硕 刘敬民 杨璐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心结构微孔网络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原位生长法,制备吸附性强、比表面积大的磁性多孔有机骨架材料;(b)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核‑壳结构新型复合多孔网络吸附材料;(c)通过硬模板法,制备空心微孔网络吸附材料,实现对于食品及环境污染物的选择性吸附与高效富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制备的空心微孔网络吸附材料具有良好的粒径均一度,对目标污染物有显著高效的吸附能力,并且材料的空心结构大大提高了内部孔隙的利用率,缩短了目标物的吸附路径,因此提高了吸附效率。同时,空心微孔有机材料增强了材料表面和内部的疏水性,使其在潮湿环境中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在有机溶剂中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适用于多种食品污染物的吸附与富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