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锌基配位聚合物及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荧光检测金雀花碱

    公开(公告)号:CN11705032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64098.1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锌基配位聚合物及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荧光检测金雀花碱。聚合物为三维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该框架由双核锌和有机配体连接而成具有一维孔道,化学式为{NH2(CH3)2·[Zn(TDA)]·DMF·3C2H5OH}n;在400nm处具有荧光发射峰。由碘化锌和4,4'‑(1H‑1,2,4‑三唑‑3,5‑二基)二苯甲酸在DMF和乙醇混合溶剂中,添加醋酸为调节剂,通过水热反应制得。本发明制备的锌基配位聚合物及膜具有特异性荧光识别功能,能快速便捷的检测水及其他溶液中金雀花碱,检测限低达5.26×10‑6M,灵敏度高且可以循环使用。并且制备工艺简单、应用便携、不依赖昂贵设备。

    有荧光检测功能的三维镓金属有机框架及合成和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0408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1597767.8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有荧光检测功能的三维镓金属有机框架及合成和应用方法。一种具有荧光识别功能的镓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3)2(NH2)Ga(PPTA)]·0.5DMF}n。该镓金属有机框架化学物的制备方法,将硝酸镓与4,4',4”,4”'‑(4,4'‑(1,4‑亚苯基)双(吡啶‑6,4,2‑三基))四苯甲酸(PPTA)、油酸加入到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恒温加热后得到红色块状晶体,即为具有荧光识别功能的镓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应用于检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其荧光性质来源于配体发光,构建的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显示出与配体不同的荧光性质,能够对阿米卡星有特异性的荧光识别功能,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抗干扰以及可循环性。

    一种Co-MOF负载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76468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16130.1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o‑MOF负载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结构单元化学式为{[Co2(L)(μ3‑F)(H2O)3]·H2O}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o‑MOF结构中L为有机配体1,3‑双(3,5‑二羧酸苯基)咪唑,该框架由四个金属离子Co(II)和两个配位阴离子μ3‑F相连接形成[Co4]簇,以该簇为核心分别与八个配体的羧基氧和水配位,每一个二价钴均为六配位的配位模式最终构成一个三维长程有序的框架结构。Cu@Co‑MOF催化剂具有铜纳米粒子和Co(II)两种催化活性中心,在四氢异喹啉催化氧化过程中生成的3,4‑二氢异喹啉产率高达95%,该催化剂避也免了贵金属的使用节约成本。

    硅稠环萘并吡喃光致变色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014886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67289.7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稠环萘并吡喃光致变色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分子式如式I所示,式中R1和R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表示氢、含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含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苯基或取代苯基或卤素,R3表示含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光致变色化合物I的呈色体为黄色或橘黄色,具有色率高、褪色快且无残留色、耐疲劳性能优异等特点。

    高穿插稀土金属有机框架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在检测压力标志物皮质醇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85196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92365.1

    申请日:2021-01-2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nventor: 赵斌 唐孟华 徐航

    Abstract: 一种高穿插稀土金属有机框架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在检测压力标志物皮质醇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溶剂热技术,制备了第一例四重穿插的Ln‑MOFs材料,其化学式为{[Ln(BTB)(H2O)3]·1.5DMA·5H2O}。该Ln‑MOFs材料可作为荧光探针实现对汗液中皮质醇的高灵敏度检测,检测范围超出人体汗液正常的皮质醇分泌范围,并对汗液中的其它共存成分表现出了很高的选择性和抗干扰性。该荧光探针可通过离心洗涤的方式进行便捷地回收,且回收后仍能保持很高的荧光强度和对皮质醇的识别能力,重复利用性至少可达20次。

    一种非均相三维双价态Cu-MOF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16024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508560.0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非均相三维双价态Cu-MOF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领域。在溶剂热条件下有机配体5-氨基烟酸与五水合硝酸铜以及碘化亚铜在DMA和乙腈混合溶剂中,通过加入少量甲酸经溶剂热反应得到以5-氨基烟酸构筑的CuI6I5-CuII2双价态MOF材料{[Cu9I5L6·3DMA]·(NO3)·9DMA}n。该MOF材料带有正电荷具有三维stp拓扑结构,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制备工艺简单所得材料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其结构中不仅同时含有两种不同价态的铜离子,且配体上存在大量未配位的裸露的氨基,可以协同催化末端炔胺与CO2的环加成反应,且多次循环利用后其催化活性仍可保持较高水平。

    共表达周期昼夜节律的转录组学在药物作用机制发现中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919225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959303.4

    申请日:2018-08-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表达周期昼夜节律的转录组学发掘药物作用机制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深度测序昼夜时间序列转录组数据,结合生物信息学、共表达分析、机器学习和数据可视化技术成功的鉴定出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利用mRNA表达数据构建mRNA表达网络并划分模块,利用超几何分布对各模块进行GO和KEGG的功能富集分析,提取克服自身周期节律的模块作为相应药物处理相关生物表型改变的内在分子机制的主要解释,综合药物处理后表型变化和功能分析,利用数据可视化全面解释和评估药物对相应生物表象的生理功能的分子机制。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方法在寻找冠菌素抑制生长促进防御的作用机制及发掘农药、医药、兽药、水产用药作用机制及其毒副作用机制中的用途。

    Eu(III)-Fe(II)发光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1100603A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710058149.5

    申请日:2007-07-1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nventor: 程鹏 赵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Eu(III)-Fe(II)发光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它具有稳定的三维纳米管状结构,并且可以作为镁离子的荧光标记。它是下述化学式的化合物:[Eu(PDA)3Fe1.5(H2O)3]·1.5H2O,其中PDA=2,6-吡啶二酸配体。本发明选用2,6-吡啶二酸配体合成了具有三维纳米孔洞结构的Eu(III)-Fe(II)纳米发光材料。当在配合物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加入MgCl2时,荧光发射峰的位置不变,发射峰的强度随着Mg2+离子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强。因此这种配位聚合物可以作为Mg2+离子的荧光标记,应用在生物分子识别中,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