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应用安全防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2059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763140.2

    申请日:2018-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应用安全防护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恶意代码特征库,特征库连接模块、数据解析模块、恶意代码检测模块,所述特征库连接模块和数据解析模块分别与所述恶意代码检测模块相连接,所述恶意代码特征库用于存储用于作为恶意代码标识的特征码;所述特征库连接模块用于连接恶意代码特征库并将其载入程序内存,获取恶意代码特征码;所述数据解析模块用于对移动应用数据进行文件类型的判断和解析;所述恶意代码检测模块用于对经过解析的移动应用进行恶意代码检测并与恶意代码特征码进行匹配,所述系统可以对移动应用文件进行多种类型检测以防止带有恶意代码的移动应用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

    一种移动应用的恶意代码入侵检测与防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0271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763993.6

    申请日:2018-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应用的恶意代码入侵检测与防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动态污点传播分析恶意代码样本执行流程,识别并记录流程中的调用信息及与污点数据相关的指令信息;根据调用信息及指令信息,构建恶意代码行为依赖图;对恶意代码样本行为进行分析以对行为依赖图进行抗混淆处理,识别并处理语义调用,得到恶意代码行为特征图;根据行为特征图对恶意代码进行检测,根据行为敏感度对图中节点和边赋值,设定加权特征值计算方式及检测阈值;对目标检测代码进行污点传播分析,根据调用信息与特征的匹配情况计算特征值,比对特征值与检测阈值判定恶意代码,所述方法可从恶意代码敏感行为对待测目标进行检测,检测准确率高、性能好、误报率低。

    一种移动应用APK防篡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23910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63998.9

    申请日:2018-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应用APK防篡改的方法,首先获取移动应用APK的数字签名与循环冗余校验码,加密后保存在服务器中,将移动应用APK发布到网络上供用户下载并安装使用后,客户端每次网络访问请求都需要发送与服务器采用同样加密方式加密的数字签名与循环冗余校验码,验证通过后服务器与客户端才能通过网络连接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移动应用APK防篡改的方法,通过在客户端每次进行网络访问时与服务器校验APK经过加密的数字签名与循环冗余校验码,为移动应用APK防篡改提供了一种全新且简便快捷的方式,可有效避免APK被篡改放入恶意代码,更好地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与自身利益。

    一种移动应用APK防篡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2391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810763998.9

    申请日:2018-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应用APK防篡改的方法,首先获取移动应用APK的数字签名与循环冗余校验码,加密后保存在服务器中,将移动应用APK发布到网络上供用户下载并安装使用后,客户端每次网络访问请求都需要发送与服务器采用同样加密方式加密的数字签名与循环冗余校验码,验证通过后服务器与客户端才能通过网络连接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移动应用APK防篡改的方法,通过在客户端每次进行网络访问时与服务器校验APK经过加密的数字签名与循环冗余校验码,为移动应用APK防篡改提供了一种全新且简便快捷的方式,可有效避免APK被篡改放入恶意代码,更好地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与自身利益。

    一种移动应用检测云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881001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763997.4

    申请日:2018-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应用检测云平台,所述平台包括检测云平台与移动安全应用前端,所述移动安全应用前端安装在用户或企业的智能终端上,所述检测云平台部署在分布式计算机集群上,移动安全应用前端通过网络与所述检测云平台建立连接以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移动安全应用前端用于监控智能终端移动应用、采集移动应用数据信息发送至检测云平台进行检测、向用户推送安全威胁信息、对威胁源进行定位与控制;所述检测云平台用于监测智能终端安全情况、审计移动应用源代码、测评移动应用安全情况、移动应用功能测试,所述平台可将前端采集的应用数据信息在云端进行检测监控、向用户推送相关威胁情报、定位并控制威胁源,保障用户的信息数据安全。

    一种传输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459703U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21188909.4

    申请日:2018-07-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输装置,包括沿发送端到接收端的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偏振元件、磁光介质和第二偏振元件,第一偏振元件和第二偏振元件分别用于将传播光转换为线偏振光,磁光介质用于将经过第一偏振元件后光的偏振方向旋转为与第二偏振元件的偏振方向一致,以及将经过第二偏振元件后光的偏振方向旋转为与第一偏振元件的偏振方向相垂直。在激光单向传输方案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光路上设置传输装置,保证了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单向地传输数据。而本传输装置基于光学原理工作,不通电,对电信号具有隔离作用,能够避免出现由于电压过载而引起“反向击穿”的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