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5911666U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20728205.6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覆冰观测架,涉及架空输电线路覆冰观测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覆冰观测装置不便携带,无法对整个架空输电线路的覆冰情况进行观测技术问题。该覆冰观测架包括:通过导线依次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可伸缩支架、第二可伸缩支架和第三可伸缩支架,所述第一可伸缩支架和所述第二可伸缩支架之间的导线的走向垂直于所述第二可伸缩支架与所述第三可伸缩支架之间的导线的走向。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覆冰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205910021U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20728203.7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IPC: G01N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冰装置,涉及架空输电线路覆冰观测领域,解决了使用现有的取冰装置进行取冰的过程中,覆冰损失严重,导致对输电线路的覆冰附着物的调查出现较大偏差的技术问题。该取冰装置包括两个能够对盒的箱体,每个所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箱顶板和箱底板,以及位于所述箱顶板和所述箱底板之间的可伸缩套设在一起的多个弧状箱壁,所述箱顶板至所述箱底板,所述弧状箱壁的直径递增,至少一个所述箱体的箱顶板和箱底板上设有用于承载覆冰附着物的开口。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架空输电线路覆冰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104146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264803.8
申请日:2014-06-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66 , Y02E60/723 , Y04S10/16 , Y04S20/2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电网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数据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变电站系统模型进行修改;2)各级监测主站接收各变电站系统模型,解析变电站系统模型中变电站编码与坐标信息;3)依据变电站编码与坐标信息,将单个变电站系统模型与区域电网的一次接线图中对应的变电站信息进行匹配;4)将变电站系统模型链接到对应区域电网一次接线图的变电站点,形成省级模型文件,形成版本号;5)当变电站系统模型发生改动后,形成新的变电站系统模型版本号,并发送至各级监测主站,通过步骤2)~步骤4)实现网级模型自动更新;6)由省级在线监测系统模型拼接成网级在线监测系统模型。本发明易于实现,可减少模型更新时间,提高在线监测模型应用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4104146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410264803.8
申请日:2014-06-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66 , Y02E60/723 , Y04S10/16 , Y04S20/2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电网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数据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变电站系统模型进行修改:2)各级监测主站接收各变电站系统模型,解析变电站系统模型中变电站编码与坐标信息;3)依据变电站编码与坐标信息,将单个变电站系统模型与区域电网的一次接线图中对应的变电站信息进行匹配;4)将变电站系统模型链接到对应区域电网一次接线图的变电站点,形成省级模型文件,形成版本号;5)当变电站系统模型发生改动后,形成新的变电站系统模型版本号,并发送至各级监测主站,通过步骤2)~步骤4)实现网级模型自动更新;6)由省级在线监测系统模型拼接成网级在线监测系统模型。本发明易
-
公开(公告)号:CN105740558B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610074877.4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高原微地形的输电线路覆冰实时绘制方法,它包括:步骤1、构建K.J模型,利用强降水、空气液体水含量、垂直导线的水平风速和气温值实时气象参数计算空间各站点的实时冰厚值;步骤2、计算各空间站点的标准冰厚;步骤3、克里金模型进行空间插值,得到克里金插值冰区分布图A;步骤4、根据历史观冰数据、地形因素和气象因素条件进行多年一遇冰区图区域划分;步骤5、建立不同覆冰相似区的海拔与冰厚分布模型;步骤6、获取冰区分布图B;步骤7、实时冰区分布模型研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输电线路覆冰研究模型在实时气象和高原微地形考虑不充分的缺陷,导致采用人工观冰成本高、效率低、风险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740558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74877.4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高原微地形的输电线路覆冰实时绘制方法,它包括:步骤1、构建K.J模型,利用强降水、空气液体水含量、垂直导线的水平风速和气温值实时气象参数计算空间各站点的实时冰厚值;步骤2、计算各空间站点的标准冰厚;步骤3、克里金模型进行空间插值,得到克里金插值冰区分布图A;步骤4、根据历史观冰数据、地形因素和气象因素条件进行多年一遇冰区图区域划分;步骤5、建立不同覆冰相似区的海拔与冰厚分布模型;步骤6、获取冰区分布图B;步骤7、实时冰区分布模型研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输电线路覆冰研究模型在实时气象和高原微地形考虑不充分的缺陷,导致采用人工观冰成本高、效率低、风险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808819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610089278.X
申请日:2016-02-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实时分布模型计算方法,它包括:实时气象数据筛选;实时气象数据识别;建立实时覆冰模型;计算各站点实时覆冰厚度;覆冰气候条件分区;建立覆冰趋势计算模型;确定模型重现期;覆冰厚度订正;建立覆冰实时分布模型;区域实时冰厚分布特征和覆冰实时冰厚推演最终的覆冰实时冰厚分布图;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输电线路覆冰趋势模型在实时气象考虑不充分,模型无法达到模拟实际覆冰情况所要求精度,无法实时掌控输电线路的覆冰信息,指导输电线路防冰减灾工作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80881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089278.X
申请日:2016-02-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覆冰实时分布模型计算方法,它包括:实时气象数据筛选;实时气象数据识别;建立实时覆冰模型;计算各站点实时覆冰厚度;覆冰气候条件分区;建立覆冰趋势计算模型;确定模型重现期;覆冰厚度订正;建立覆冰实时分布模型;区域实时冰厚分布特征和覆冰实时冰厚推演最终的覆冰实时冰厚分布图;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输电线路覆冰趋势模型在实时气象考虑不充分,模型无法达到模拟实际覆冰情况所要求精度,无法实时掌控输电线路的覆冰信息,指导输电线路防冰减灾工作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4855635U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20608886.8
申请日:2015-08-12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R19/16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接触式过电压传感器,包括导管、底座、两端分别与导管、底座连接的伸缩杆、置于导管内的感应导线、一端与感应导线连接的对地电容,对地电容的另一端接地,导管位于被测母线的正下方、并与被测母线平行设置。感应导线置于导管内、并与被测母线平行设置,感应导线的一端通过对地电容接地,用于平衡被测母线与感应导线之间的电压,通过获取感应导线上的电压信号,来间接求取被测母线上的过电压信号,通过测量母线上的过电压信号,对系统的故障进行有效地判断和分析,保证电压测量和故障分析的准确性。且导管位于被测母线的正下方,不用考虑接入系统后对一次设备和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能够适用于各等级电压系统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204882701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606107.0
申请日:2015-08-12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R19/16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接触式过电压传感器,包括导管、底座、两端分别与导管、底座连接的伸缩杆、置于导管内的感应导线、一端与感应导线连接的对地电容,对地电容的另一端接地,导管位于被测母线的正下方、并与被测母线平行设置。感应导线置于导管内、并与被测母线平行设置,感应导线的一端通过对地电容接地,用于平衡被测母线与感应导线之间的电压,通过获取感应导线上的电压信号,来间接求取被测母线上的过电压信号,通过测量母线上的过电压信号,对系统的故障进行有效地判断和分析,保证电压测量和故障分析的准确性。且导管位于被测母线的正下方,不用考虑接入系统后对一次设备和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能够适用于各等级电压系统的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