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0031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94656.6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接型IGBT半桥组件,涉及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包括压接装置和依次连接的第一加热装置、第一压接IGBT器件、第一散热装置、第二压接IGBT器件、第二加热装置、第一二极管、第二散热装置、第二二极管和第三散热装置,压接装置包括压头,压头用于与第一加热装置远离第一压接IGBT器件的一端接触并向第一加热装置施加压力。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电平换流器,设置有的压接型IGBT半桥组件。本发明的压接型IGBT半桥组件能够减小或避免由于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而导致的IGBT器件的性能降低的问题的发生几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6762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15746.7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的换流阀基准调制比调节方法,在对换流阀基准调制比进行调节时,可以先获取换流站中变压器的短路抗阻百分比、换流阀每一相位最大传输的视在功率、线路等效阻抗以及直流电压,以得到基准调制比调节的数据基础,接着可以根据短路阻抗百分比、视在功率、线路等效阻抗和直流电压,确定换流站的调节参数阈值,以此可以基于该参数阈值采用相应的方法来对基准调制比进行调节,最后可以预设调节策略和调节参数阈值对换流站的基准调制比进行调节,通过这种方式对基准调制比进行调节,可以平衡基准调制比与换流器的电气应力之间的影响,使得换流器的电气应力对换流站的影响降到最低,减少换流站的投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9340638U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21859250.0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IPC: F16K4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线更换主泵的换流阀阀冷系统,该系统包括内冷水系统和外冷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量控制单元,其中,内冷水系统中第一进水电动调节阀、第一水流量传感器、第一主循环泵、第一排气阀及第一出水电动调节阀依次连接,第二进水电动调节阀、第二水流量传感器、第二主循环泵、第二排气阀及第二出水电动调节阀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电动调节阀及所述第二进水电动调节阀均与主泵注水阀门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电动调节阀及所述第二出水电动调节阀与所述外冷水系统连接,电动调节阀及水流量传感器均与所述流量控制单元连接。该系统能够检修主泵时不中断电力的输送、不退出泄漏保护的同时完成在线更换主泵。
-
公开(公告)号:CN11824622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88042.0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特变电工西安柔性输配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海拔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阀塔的设计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设计方法包括设计阶段及评估阶段:所述设计阶段包括:根据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阀塔的电气性要求计算空气净距及爬距;根据高海拔高抗震环境的要求,获取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阀抗震薄弱点;基于空气净距及爬距、以及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阀抗震薄弱点,进行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阀塔的整体结构布局设计;所述评估阶段包括:根据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阀塔的整体结构布局设计,进行高海拔高地震烈度环境下阀塔评估。本发明根据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阀设计的全要素要求,进行设计及评估,使得所设计出的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阀塔满足高海拔电力抗震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313249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0416344.4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电力科研院
IPC: G06F30/27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8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模型训练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预测杆塔的仿真模型,并根据仿真模型,对待预测杆塔进行空气间隙雷电冲击闪络过程的仿真,得到针对待预测高海拔杆塔的仿真结果;采用遗传算法模型和仿真结果,预训练初始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模型,得到候选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模型;根据仿真结果,训练候选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模型,得到目标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模型。采用本方法能够得到更准确的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31324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16344.4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电力科研院
IPC: G06F30/27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8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模型训练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预测杆塔的仿真模型,并根据仿真模型,对待预测杆塔进行空气间隙雷电冲击闪络过程的仿真,得到针对待预测高海拔杆塔的仿真结果;采用遗传算法模型和仿真结果,预训练初始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模型,得到候选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模型;根据仿真结果,训练候选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模型,得到目标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模型。采用本方法能够得到更准确的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93608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08761.2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点云数据渲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输电线路的原始点云数据;将原始点云数据按照第一预设树状结构进行划分,生成至少一级第一划分结果;将第一划分结果按照第二预设树状结构进行划分,生成至少一级第二划分结果;第一划分结果和第二划分结果中包括多个点云数据集合,点云数据集合包括多个点云数据;第二预设树状结构的节点数目大于第一预设树状结构的节点数目;根据至少一级第一划分结果及第一划分结果中点云数据集合的编码、至少一级第二划分结果以及第二划分结果中点云数据集合的编码,逐级对点云数据集合中的点云数据进行渲染。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对点云数据的渲染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31523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663154.9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 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保护系统,包括极控集成装置;极控集成装置包括主控制板、第一时钟板、极控测量值接收板、第一极控通信接口板、站控测量值接收板和站控通信接口板;站控测量值接收板和极控测量值接收板均连接有外部测量装置,站控通信接口板和第一极控通信接口板连接,第一时钟板的输出端口与自身接收端口连接,主控制板与第一极控通信接口板和站控通信接口板均连接,主控制板包含站控逻辑处理模块和极控逻辑处理模块。如有需要,可增配极控装置,并与极控集成装置进行组合。在保证系统满足功能与性能要求及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将之前独立的站控与极控装置进行集成,进而降低产品的规模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48993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19796.1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 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山东输变电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冷却装置支撑结构,包括:可直接落地起支撑作用的支撑底座,与支撑底座固定连接的风冷器支撑支架,所述的风冷器支撑支架为上下分体式结构;在风冷器支撑支架的上部设置上部汇流母管、在风冷器支撑支架的下部设置下部汇流母管,上部汇流母管、下部汇流母管分别与变压器油箱和风冷器连接。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便于节省工位的独立组装多组风冷器的变压器冷却装置支撑结构,用于冷却装置的独立安装,使冷却装置的安装不再受限于安装环境和工位,将冷却装置整体安装到变压器本体上,节省了安装工位和时间;本发明的冷却装置支撑结构,采用上、下分体结构,结构紧凑,满足运输尺寸的要求,保证该结构的可靠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8619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804235.6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图形化编程实时参数修改与保存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电力系统处于运行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电力系统的上位机确定电力系统中各控制元件的管脚标识信息;通过电力系统的上位机显示图形化编程界面,并响应于针对各控制元件中的目标控制元件的参数修改指令,生成目标控制元件对应的动态保存数据文件;图形化编程界面用于展示各控制元件的元件参数;通过电力系统的上位机将目标控制元件对应的动态保存数据文件发送至电力系统的下位机;通过电力系统的下位机根据下位机的应用文件和目标控制元件对应的动态保存数据文件更新电力系统。采用本方法能够减少参数修改和保存所消耗的工作量和时间,提高系统中参数的修改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