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917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80252.8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参数调整电流环及其电流调节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电流环领域,包括d轴PI调节模块、q轴PI调节模块、d轴耦合相确定模块、q轴耦合相确定模块、d轴耦合模块、q轴耦合模块和PWM调制模块;各PI调节模块均包括正常PI调节单元和故障PI调节单元;d轴正常PI调节单元、d轴故障PI调节单元和q轴耦合相确定模块均与d轴耦合模块连接;q轴正常PI调节单元、q轴故障PI调节单元和d轴耦合相确定模块均与q轴耦合模块连接;d轴耦合模块和q轴耦合模块均与PWM调制模块连接。本申请能够使电流实际值快速达到稳定,提高暂态同步速度,使故障后能更加平稳快速达到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99558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52427.4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锁相环控制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电子电路领域,该方法包括:检测功角变化,当功角导数在第一设定时间内波动均不超过第一设定值时判定为稳定,锁定公共连接点d轴电压作为第一基值,根据第一基值执行反馈控制;检测功角,当功角导数在第二设定时间内波动均超过第二设定值时,判定为发生故障,继续保持第一基值;检测功角,当功角经历一次波峰和一次波谷后,切换为传统锁相环形式,解除反馈控制;待再次稳定时,锁定含反馈的公共连接点d轴电压作为第二基值,根据第二基值重新执行反馈控制。本申请通过实时监测功角变化以识别故障是否发生,根据工况变化调整并恢复锁相环控制参数,能够增强稳态稳定性和暂态同步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5750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53560.9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海上风电直流并网故障阻断的二极管钳位式串联混合子模块及DC/DC变换器,涉及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领域。该子模块包括:半桥子模块设置有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和第一电容;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正向串联后与第一电容并联;逆阻型半桥子模块设置有逆阻型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和第二电容;逆阻型开关单元和第三开关单元串联后与第二电容并联;逆阻型开关单元包括第五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第五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反向并联;半桥子模块与逆阻型半桥子模块连接;钳位二极管的一端与半桥子模块连接;钳位二极管的另一端与逆阻型半桥子模块连接。当高压直流侧发生双极短路故障时,本发明能够切断故障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844920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11018.4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瞬态电流的风电机组同步稳定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涉及风电机组控制策略领域。该策略包括:获取当前时刻电网电压;根据与预设电网电压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电网检测信号;当电网检测信号为电网正常信号时,应用电流环PI调节器和锁相环PI调节器对风电机组的锁相环输出相位和输出电流进行控制;当电网检测信号为电网故障信号时得到当前时刻电压扰动信号;构建基于电压扰动信号的锁相环补偿环节;应用锁相环PI调节器和基于电压扰动信号的锁相环补偿环节对风电机组的锁相环输出相位进行控制,得到补偿后的锁相环输出相位;应用电流环PI调节器对风电机组的输出电流进行控制。本发明能够增强故障期间风电机组的同步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4957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10947560.2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相位跳变的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暂态过电压抑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抑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电流调节函数生成转子侧变流器q轴电流调节指令值和转子侧变流器d轴电流调节指令值;获取网侧变流器q轴电流调节指令值和网侧变流器d轴电流调节指令值;基于故障穿越阶段的相位跳变量,对锁相环跟踪的相位进行补偿,获得补偿后的相位;结合补偿后的相位,获得转子侧变流器三相电压调节指令值和网侧变流器三相电压调节指令值,进而对转子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进行控制。本发明在生成转子侧变流器电流调节指令值的过程中考虑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耦合现象,基于相位跳变对锁相环跟踪的相位进行补偿,实现了对暂态过电压的主动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00638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1402110.7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支路阻抗的自适应频率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及系统,属于双馈风电机组领域,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双馈风电机组系统进行仿真求解,获得每个控制条件对应的振荡频率下机侧变流器的控制参数,构建基于模糊控制规则的模糊控制器,将出现次同步振荡时双馈风电机组系统的实时振荡频率输入基于模糊控制规则的模糊控制器中,输出机侧变流器实时的控制参数,对控制参数采用模糊控制,实现自适应频率的抑制效果,使得在每一振荡频率下都能达到最优的抑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75980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577927.6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ZVZCS全桥三电平DCDC变换器,所述变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全桥三电平逆变电路、变压器模块和整流滤波电路;所述全桥三电平逆变电路中的每个开关管上均并联有开关电容;所述变压器模块中的变压器的原边侧串联有电感Lr。本发明在变换器的开关管上并联开关电容,在变压器的原边侧串联电感Lr,电感Lr和变压器漏感一起形成谐振电感,利用谐振电感和开关电容使变换器能实现软开关,形成的零电压零电流开关的变换器结构,可减少开关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96505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414214.X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H02M1/088 , H02M3/335 , H02M7/487 , H02M7/5387 , H02J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DC/DC变换器双占空比调制方法及功率特性分析方法,属于直流电网技术领域,通过分析开关管导通组合对中点电位的影响,选取五种满足单相全桥三电平逆变器工作原理的开关管导通组合,对选取的五种开关管导通组合制定双占空比调制方案,该双占空比调制方案有效抑制中点电位的偏移;将采用双占空比调制方法的DC/DC变换器的工作模式分为连续导通模式和非连续导通模式,根据连续导通模式和非连续导通模式下DC/DC变换器在一个工作周期内的平均传输功率表达式,分析获得DC/DC变换器的功率传输特性,得到影响变换器传输功率的各个因素,为变换器中的中频变压器漏感提供设计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412163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11454750.0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散式风电接入配电网的精确潮流计算方法,包括:S1、采集电网数据和风电机组数据以及风电场风向和风速数据;S2、根据FPI反演大气风速和温度基本原理确定风向和风速与温度的确定关系对电阻进行修正;S3、引入风向和风速的概率密度模型;S4、利用修正后的电阻值进行精确潮流计算,将风向和风速的概率密度模型应用于潮流分布计算。本发明提供了分散式风电接入配电网的精确概率潮流计算,考虑分散式风电的接入特点,通过获得风电场风速与风向的数据及概率密度模型进而实现分散式风电接入配电网的精确概率潮流算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速不确定性问题,实现潮流分布的精确计算,提高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245177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11460659.X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FIG的双模柔性切换控制方法,通过对环境风速是否高于0.7倍的额定风速进行判断,并采用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将模式切换平稳过渡。本发明通过对DFIG与SSC模式之间的双模柔性切换控制,填补了双模控制中动态过程研究的空缺,考虑了模式切换过程时间短、冲击大、影响久等特点,分双向切换机组运行模式进行研究,解决了DFIG在低风速下无法并网运行的问题,特别是位于负荷中心附近、通常环境风速不满足DFIG运行条件的风电场,提高了机组发电效率;另外,本发明只需借助电阻元件及MSC控制即可在提高DFIG发电效率的同时实现两种模式的快速、柔性切换,避免了冲击对电网和机组本身的影响,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