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同步向量信息的配电网馈线负荷实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3456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1910389013.5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分布式能源就地消纳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同步向量信息的配电网馈线负荷实时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配电网中负荷功率与母线电压之间耦合关系,建立电抗器的配电网馈线功率控制模型;步骤2、建立基于PMU测量信息的负荷控制模型;步骤3、通过设置死区以及计算增益系数实现配电网的反馈控制。该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配电网的快速调节能力,以应对高比例光伏的功率波动性,从而,提高配电网的光伏消纳能力。通过PMU量测信息对光伏的瞬变进行平抑,在控制对象中利用电压‑有功功率耦合特性进行控制,避免了对负荷的启停控制。

    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配电网馈线级负荷功率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8438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83781.X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负荷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配电网馈线级负荷功率控制方法,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建立负荷电压/有功功率的耦合特性模型,利用耦合特性模型建立基于DVR装置的馈线级负荷控制模型;建立基于预调度-实时控制框架的源荷跟踪模型;预调度中,根据下网点功率预测值判断DVR的启停状况,通过建立含多DVR的潮流优化模型对实时控制跟踪值进行计算;实时控制中,首先根据受控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对下网点功率进行超短期预测,再利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DVR的调压量进行滚动优化求解。该方法在控制过程中降低DVR对配电网的影响,且充分利用负荷的可调节能力,扩大了调节范围,为大比例光伏接入配电网提供了可能性。

    一种基于同步向量信息的配电网馈线负荷实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3456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89013.5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分布式能源就地消纳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同步向量信息的配电网馈线负荷实时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配电网中负荷功率与母线电压之间耦合关系,建立电抗器的配电网馈线功率控制模型;步骤2、建立基于PMU测量信息的负荷控制模型;步骤3、通过设置死区以及计算增益系数实现配电网的反馈控制。该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配电网的快速调节能力,以应对高比例光伏的功率波动性,从而,提高配电网的光伏消纳能力。通过PMU量测信息对光伏的瞬变进行平抑,在控制对象中利用电压-有功功率耦合特性进行控制,避免了对负荷的启停控制。

    一种具有智能调节功能的太阳能电能组合式热水器

    公开(公告)号:CN205481839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256414.5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nventor: 付昊博 徐业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能热水器智能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智能调节功能的太阳能电能组合式热水器,包括太阳能热水器系统、电热水器系统、冷水进水口阀门和总出水口;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和电热水器系统与冷水进水口阀门和总出水口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央控制系统、四通阀门、手持客户端、WiFi模块;太阳能热水器系统、电热水器系统、四通阀门均通过线路与中央控制系统连接;手持客户端通过WiFi模块与中央控制系统无线连接;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和电热水器系统通过四通阀门连接。该组合式热水器实现了电能和太阳能的智能分配,在保证用户使用质量的前提下,又更加环保,降低了电能的损耗,减少了电费。

    一种利用无线充电技术防止汽车亏电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489726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255707.1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nventor: 付昊博 杨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无线充电技术防止汽车亏电的装置,包括耦合连接的电源侧发射端和汽车蓄电池侧接收端;电源侧发射端包括顺序连接的发射端整流滤波电路、高频逆变电路、一次侧补偿电路和发射线圈,还包括分别与发射端整流滤波电路、高频逆变电路、一次侧补偿电路连接的发射端信号控制电路;汽车蓄电池侧接收端包括顺序连接的接收线圈、接收端整流滤波电路、功率调节电路和蓄电池,还包括分别与接收端整流滤波电路、功率调节电路、蓄电池连接的接收端信号控制电路。该装置避免了因车主离车时忘记关闭汽车内灯光等耗电装置,导致蓄电池亏电的现象发生,提高了汽车整体的安全性能和蓄电池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