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4141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34748.2

    申请日:2021-04-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发光器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一发光层、第二电极、第二发光层和第三电极,其中,第二电极中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第一发光层产生第一基色与第二基色的混合光束,通过第一电极、第三电极分别与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相互作用,第一发光层与第二发光层交替轮流发光,且第一发光层产生的混合光束可被转换为第一基色和第二基色的光,从而得到独立可控的第一基色、第二基色与第三基色的光,避免了对发光层进行图形化对量子点带来的损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全彩显示效果均不理想的技术问题,从而达到了提高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全彩显示的技术效果。

    叠层Q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04610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033647.8

    申请日:2017-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44 H01L51/502 H01L51/5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叠层Q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叠层QLED器件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量子点发光层;中间连接层,该中间连接层设置在相邻两个量子点发光层之间;其中,中间连接层包括层叠的空穴产生亚层和电子产生亚层。本发明所提出的叠层QLED器件,具有空穴产生亚层/电子产生亚层结构的中间连接层,该中间连接层在电压驱动下可以向相邻的量子点发光层提供电子和空穴,从而提高多个量子点发光层之间的导电性,进而可有效地提高叠层QLED器件整体的导电效率,并在相同的发光亮度下还能降低电流密度,从而降低器件的热损耗,提高叠层QLED器件的使用寿命。

    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241415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434748.2

    申请日:2021-04-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发光器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一发光层、第二电极、第二发光层和第三电极,其中,第二电极中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第一发光层产生第一基色与第二基色的混合光束,通过第一电极、第三电极分别与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相互作用,第一发光层与第二发光层交替轮流发光,且第一发光层产生的混合光束可被转换为第一基色和第二基色的光,从而得到独立可控的第一基色、第二基色与第三基色的光,避免了对发光层进行图形化对量子点带来的损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全彩显示效果均不理想的技术问题,从而达到了提高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全彩显示的技术效果。

    发光器件及其发光颜色调节方法、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5481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43921.3

    申请日:2020-04-27

    Inventor: 陈树明 张恒 苏强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光器件及其发光颜色调节方法、显示装置,包括基底、第一电极、第一发光单元、第二电极、第二发光单元以及第三电极。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中的一个为颜色变化单元,另一个为颜色固定单元,颜色变化单元的发光颜色随驱动电压参数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改变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及第三电极与电源的连接方式,能够使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同时工作,随着驱动电压参数的改变发光器件实现高效率、高亮度白光发射;或者使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轮流工作,随着驱动电压参数的改变,使发光器件具有全色可调的发光颜色。同时,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的发光层均不需要进行图形化处理,易于实现高分辨率和大面积显示。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屏

    公开(公告)号:CN110265564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1910392511.5

    申请日:2019-05-09

    Inventor: 陈树明 张恒 苏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屏。上述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包括基底、底电极、发光功能层、缓冲层和顶电极;其中:底电极层叠在基底上;发光功能层层叠在底电极远离基底的一侧,发光功能层包括量子点发光层;缓冲层层叠在发光功能层远离底电极的一侧,缓冲层的材料为质量比为1∶0.1~1∶1的ZnO基纳米粒子与聚合物的混合物;或者,缓冲层包括依次层叠在发光功能层远离底电极一侧的纳米粒子层、金属层及氧化物层,纳米粒子层的材料为ZnO基纳米粒子,氧化物层的功函大于5eV;顶电极层叠在缓冲层远离发光功能层的一侧,顶电极为透明电极。上述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具有透明顶电极,且光电性能较好。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屏

    公开(公告)号:CN11026556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392511.5

    申请日:2019-05-09

    Inventor: 陈树明 张恒 苏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屏。上述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包括基底、底电极、发光功能层、缓冲层和顶电极;其中:底电极层叠在基底上;发光功能层层叠在底电极远离基底的一侧,发光功能层包括量子点发光层;缓冲层层叠在发光功能层远离底电极的一侧,缓冲层的材料为质量比为1∶0.1~1∶1的ZnO基纳米粒子与聚合物的混合物;或者,缓冲层包括依次层叠在发光功能层远离底电极一侧的纳米粒子层、金属层及氧化物层,纳米粒子层的材料为ZnO基纳米粒子,氧化物层的功函大于5eV;顶电极层叠在缓冲层远离发光功能层的一侧,顶电极为透明电极。上述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具有透明顶电极,且光电性能较好。

    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346752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046972.2

    申请日:2018-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2 H01L51/0026 H01L51/5225 H01L51/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基底,在所述基底表面制备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电极表面上制备发光功能层,所述发光功能层至少包括量子点发光层;在所述发光功能层上制备第二电极,得到初始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将所述初始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整体进行退火处理,得到量子点发光二极管。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用于工业化生产,制得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具有很高的发光效率,以及出色的发光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了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应用。

    发光器件及其发光颜色调节方法、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5481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010343921.3

    申请日:2020-04-27

    Inventor: 陈树明 张恒 苏强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光器件及其发光颜色调节方法、显示装置,包括基底、第一电极、第一发光单元、第二电极、第二发光单元以及第三电极。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中的一个为颜色变化单元,另一个为颜色固定单元,颜色变化单元的发光颜色随驱动电压参数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改变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及第三电极与电源的连接方式,能够使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同时工作,随着驱动电压参数的改变发光器件实现高效率、高亮度白光发射;或者使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轮流工作,随着驱动电压参数的改变,使发光器件具有全色可调的发光颜色。同时,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的发光层均不需要进行图形化处理,易于实现高分辨率和大面积显示。

    发光器件、显示装置和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41414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34747.8

    申请日:2021-04-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光器件、显示装置和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发光层和透光相位调节层。发光层产生第一基色、第二基色和第三基色的混合光束,第一电极中的各子电极独立工作,各透光相位调节层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谐振腔的谐振波长调节为不同基色的光的波长,以将混合光束转换为不同基色的光。各基色的量子点之间的能量不同,可以进行能量转移,在发光时可以相互进行能量上的补充与促进,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谐振腔加速谐振光的激子的辐射复合,即增强各量子点发光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全彩显示效果均不理想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全彩显示的技术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