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长链非编码RNA ARTA及其在植物耐旱性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96089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781949.4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nventor: 王东 贺热情 杨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拟南芥长链非编码RNA ARTA及其在植物耐旱性的应用,所述的lncRNA ARTA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购买获得的lncRNA ARTA的T‑DNA插入突变体为材料,发现lncRNA ARTA功能缺失会使植物对ABA不敏感。随后,通过克隆ARTA全长构建过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浸花法获得突变体背景下的ARTA过表达转基因材料。在土壤干旱表型实验中,过表达ARTA植物表现出更强的耐旱性,ARTA功能缺失突变体则对干旱敏感。在植物离体叶片失水速率测定中发现,lncRNA ARTA功能缺失突变体表现出更快的失水速率,进一步验证了土壤干旱的结果。这表明lncRNA ARTA在植物对干旱适应过程中起积极作用,即lncRNA ARTA能增强植物对干旱的耐受性。

    一种食品基的pH敏感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5562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111118077.5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基的pH敏感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从凉粉草中提取凉粉草多糖粉末;(2)壳聚糖通过剧烈摇晃分散在超纯水中,并立即加入2.0%乙酸溶液,使壳聚糖快速彻底溶解;(3)适量的凉粉草多糖在超纯水中溶解;在持续搅拌下,将凉粉草多糖溶液缓慢注射到壳聚糖‑乙酸储备溶液中,剧烈搅拌后,在室温下放置30min形成水凝胶。本发明水凝胶具有较好的粘弹性,合适的硬度,持水性,无毒,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pH敏感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的水凝胶的细胞毒性,天然活性物质口服利用率低等问题。本发明水凝胶还具备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好,易降解等特性,可运用于食品或生物医学领域中天然营养素或小分子活性物质的递送。

    一种食品基的pH敏感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55622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18077.5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基的pH敏感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从凉粉草中提取凉粉草多糖粉末;(2)壳聚糖通过剧烈摇晃分散在超纯水中,并立即加入2.0%乙酸溶液,使壳聚糖快速彻底溶解;(3)适量的凉粉草多糖在超纯水中溶解;在持续搅拌下,将凉粉草多糖溶液缓慢注射到壳聚糖‑乙酸储备溶液中,剧烈搅拌后,在室温下放置30min形成水凝胶。本发明水凝胶具有较好的粘弹性,合适的硬度,持水性,无毒,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pH敏感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的水凝胶的细胞毒性,天然活性物质口服利用率低等问题。本发明水凝胶还具备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好,易降解等特性,可运用于食品或生物医学领域中天然营养素或小分子活性物质的递送。

    一种结肠靶向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29708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77271.7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肠靶向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可以明显改善蛋白基递送体系在胃肠道环境下的稳定性,提供一种稳定的结肠靶向递送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可应用于高效共负载姜黄素和白藜芦醇,并靶向递送至结肠;同时解决食品功能因子如姜黄素和白藜芦醇的口服时生物可利用度低,结肠炎治疗中产生药物副作用等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纳米颗粒具有光滑、均一、分散的球形结构,同时具有粒径小,胃肠道稳定性强,无毒,生物相容性良好,结肠靶向并能够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等特性;可用于食品领域中食品功能因子的共递送和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新策略。

    一种新型壳核结构的食品基的纳米颗粒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7596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11007.7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壳核结构的食品基的纳米颗粒及其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1)适量的凉粉草多糖溶于超纯水中形成凉粉草多糖溶液;(2)玉米醇溶蛋白溶于80%乙醇中形成玉米醇溶蛋白溶液;(3)将玉米醇溶蛋白溶液用注射器以固定速度在不断的搅拌下缓慢注入到凉粉草多糖溶液中在强疏水作用力和静电相互作用力下形成复合纳米颗粒溶液;(4)复合纳米颗粒溶液采用旋蒸法除去溶液中含有的部分乙醇,而后过0.22μm水系滤膜以除去少量大分子颗粒,加超纯水补足至固定体积。本发明凉粉草多糖‑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可以提升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增加对姜黄素的包载效率,提高姜黄素的抗氧化活性,改善姜黄素的口服生物可利用度。

    一种气瓶运输及存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05442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23660.7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B3/02 B62B3/104 B62B2202/022 B62B2203/44

    Abstract: 一种气瓶运输及存放装置,所述装置由车架、调节支撑柱和调节模块组成;所述车架后挡板上部设有把手,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车轮;所述调节支撑柱上设有齿条、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所述调节模块设置在所述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之间,并通过调节模块里的齿轮与调节支撑柱上的齿条进行啮合对调节模块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跟气瓶高度相适应,调节模块内还设有夹紧装置,并通过双头螺纹杆对左、右夹紧装置之间的宽度进行调节,从而跟气瓶的直径相适应。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气瓶运输及存放装置能够有效地根据气瓶的实际规格对该装置进行相应的调节,扩大其适用性,增加了运输及存放的安全性与便捷性。

    一种带T管出院患者的夹管及引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258475U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22509790.4

    申请日:2021-1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T管出院患者的夹管及引流装置,包括保护袋、塞块和塞盖;所述保护袋设有粘胶层和塑料体袋,保护袋的中段设有硅胶子母扣,保护袋的下端设有一硅胶圆管口;所述塞块为中空管状结构,上端为楔形螺纹结构,便于连接留置T管,下端为中空圆柱状结构,与保护袋下端的硅胶圆管直径一致,并且内侧具有螺纹结构;所述塞盖与塞块下端连接,连接的塞块塞盖装置插入留置T管,通过保护袋粘胶层的圆孔中,塞块下端与保护袋下端圆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患者出院留置T管时,保持留置T管的相对无菌,提供夹闭T管,在患者因夹闭T管感不适时,提供胆汁引流。便于患者留置T管的护理,减少术后胆道感染。

    一种既能制冷也能制热的舒适型智能电动车手套

    公开(公告)号:CN210761102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0781412.1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既能制冷也能制热的舒适型智能电动车手套。所述电动车手套体为前后贯穿的套体结构,所述挡风套盖合在电动车手套体的前端,电动车手套体的内腔设置有内层,所述电动车手套体一侧设置有贯穿的电动车把手插口,该所述电动车手套体的内层前端设置有通风网,所述电动车手套体的内层设置多根有毛细水管,所述毛细水管均匀贴附在通风网上,所述毛细水管一端通过总管道依次与帕尔贴半导体以及微型水箱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制冷也能制热的舒适型智能电动车手套。

    一种气瓶运输及存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734346U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20510778.6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气瓶运输及存放装置,所述装置由车架、调节支撑柱和调节模块组成;所述车架后挡板上部设有把手,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车轮;所述调节支撑柱上设有齿条、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所述调节模块设置在所述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之间,并通过调节模块里的齿轮与调节支撑柱上的齿条进行啮合对调节模块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跟气瓶高度相适应,调节模块内还设有夹紧装置,并通过双头螺纹杆对左、右夹紧装置之间的宽度进行调节,从而跟气瓶的直径相适应。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瓶运输及存放装置能够有效地根据气瓶的实际规格对该装置进行相应的调节,扩大其适用性,增加了运输及存放的安全性与便捷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螺蛳自动剪尾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476854U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21307200.7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蛳自动剪尾装置,包括底座、电机和传送带,底座上依次固定设有对称设置的四组撑杆,第一支撑杆上连接有第一辊轴,第二支撑杆上连接有第二辊轴,第三支撑杆上连接有旋转刀片,第四支撑杆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第二级齿轮、第三级齿轮、第四级齿轮和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连接主转动圆盘,主转动圆盘顶部、旋转刀片顶部和第二辊轴在同一水平线上,传送带依次缠绕第一辊轴、第二辊轴、旋转刀片和主转动圆盘,传送带布满小孔,上方设有金属压片;电机固定于底座上,电机连接有第一级齿轮,第一级齿轮通过轮齿连接第二级齿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可保证每个螺蛳都进孔完成切尾,避免后期的分拣工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