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3106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331144.4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电解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属于固态锂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固态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刚性链段聚合物、柔性链段聚合物、微/纳米颗粒、锂盐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得到固态电解质浆料;将所述固态电解质浆料进行涂敷后干燥,得到固态电解质薄膜,所述涂敷的厚度为50~80μm。本发明通过在固态电解质中引入微/纳米颗粒,构建微纳米颗粒与有机聚合物的界面,通过引入界面,提高电解质薄膜的锂离子传输效率,使其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充放电容量。实施例结果显示,本发明所制备的固态电解质薄膜组装的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克容量可达150mA·h/g。
-
公开(公告)号:CN11458324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59165.8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10/05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将调配好的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涂覆在光滑的集流体平面上形成极片层,然后将提前制备好的固态电解质浆料分别涂覆于正、负极极片表面形成固态电解质层,然后干燥后分别得到正、负极片/固态电解质复合膜,最后在空气或者惰性气氛下将正极极片/固态电解质复合膜和负极极片/固态电解质复合膜组装成固态锂离子电池。本发明将固态电解质物质直接在极片表面成型,有利于电极片与固态电解质物质的界面接触。且与现有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技术相比,工艺更简单,所制备的固态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1509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14351.7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42 , H01M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电解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锂氧电池,固态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隔膜基体在电解质浆料内浸润后干燥固化制得固态电解质薄膜;以质量份计所述电解质浆料包括4‑14份刚性链聚合物、1‑8份柔性链聚合物、1‑8份锂盐和35‑200份有机溶剂。本发明通过将隔膜基体在电解质浆料内浸润,使得刚性链聚合物、柔性链聚合物与锂盐进入隔膜基体内,并且在固化后能够在隔膜基体形成电解质层,能够有效提高固态电解质隔膜的机械性能,同时隔膜基体作为基础材料具有良好的隔气效果,并作为电解质层的载体,在获得高能量密度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5925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57909.4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65 , H01M10/05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将聚合物基体材料、锂盐、快离子导体颗粒加入到特定溶剂中得到溶胶状混合溶液,然后将固态电解质浆料按预设量滴定在纤维无纺布上,保证其充分浸润固态电解质浆料,然后进行干燥处理去除残余有机溶剂,最后进行碾压处理得到以纤维无纺布为基底的固态电解质膜。相比于在聚四氟乙烯模具或玻璃板上独立成型的固态电解质膜,工艺更简单且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另一方面,在有效抑制了锂枝晶生长的同时,保证了锂离子的高迁移率,并赋予了固态锂离子电池优异的循环性能和较高的保持容量,应用前景极佳。
-
公开(公告)号:CN11482417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60051.7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10/05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锂电池制备方法,具体为通过连续真空蒸镀工序,在第一蒸镀机构将集流体金属源蒸镀在基材薄膜层上形成集流体层,随后在第二蒸镀机构中,将锂源蒸镀在集流体层上形成锂层。最后将收卷机构中得到的负极极片与固态电解质物质、正极极片接触后进一步制备成固态锂电池。本发明一方面改善了集流体层与锂层良好的界面接触,另一方面,在连续蒸镀的过程中精确控制了集流体层以及锂层的厚度,避免了锂过量所带来的局部富锂以及热失控等安全隐患。与现有固态锂电池的制备技术相比,工艺更简单,且制备的固态锂电池展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75915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57914.5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4/04 , H01M10/058 , H01M10/0565 , H01M10/05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锂电池的制备方法,在卷绕式真空镀膜设备的第一真空镀膜室中,通过镀锂的方式,在正极/固态电解质膜卷的固态电解质层上形成一层厚度均匀的锂膜,该锂膜直接作为固态锂电池的锂金属负极,然后在第二真空镀膜室中,通过镀铜的方式,在锂膜表面上形成一层铜膜,该铜膜作为负极集流体,然后收卷得到正极/固态电解质/锂负极膜卷,在空气或者惰性气氛下将正极/固态电解质/锂负极膜组装成固态锂电池。本发明改善了固态电解质和锂负极的界面相容性,并且能够精准地控制锂膜厚度和均匀度,使锂金属负极厚度更薄,节省材料、提高安全性的同时还能够优化固态锂电池的性能,并且这可以显著提高固态锂电池的生产效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