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1908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1134155.5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便于排水的边坡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其中,支护结构,包括边坡、边沟、边坡绿色支护结构和边坡排水系统,边坡绿色支护结构包括锚网、锚固单元、有机基材层和植被层;锚固单元包括混凝土垫墩和排水锚杆组件,排水锚杆组件包括中空且带透水孔的排水锚杆和膨胀锚头,排水锚杆前端通过膨胀锚头斜向上呈一定锚固角度锚固于坡体内,排水锚杆的杆身锚固于混凝土垫墩上;边坡排水系统包括横向导水管和斜向出水管,排水锚杆中的水通过横向导水管汇入斜向出水管后经边沟排出。本发明绿色节能、大大提高了排水锚杆的锚固力,增强了边坡的安全性,降低了施工成本且高效便捷,缩短工期,整体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7745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55261.9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C01B32/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负载于含铁废渣表面的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申请通过将含铁废渣磁化处理,破碎、碾磨后,与二茂铁或其衍生物混合,同时,掺入额外的碳源和电弧诱导剂,再微波处理,电弧诱导剂在微波作用下产生电弧效应,使体系中的温度瞬间高达1000℃,二茂铁或其衍生物在高温下分解成纳米铁原子和碳氢类化合物,纳米铁原子在磁力作用下吸附在含铁废渣表面并生成铁碳相,催化碳氢类化合物生成多壁碳纳米管,并负载于磁化后的含铁废渣微粉表面,额外的碳源的引入一定程度上促进生长出的多壁碳纳米管质量更均匀。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且在水泥基材料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可大规模用于土木工程等行业。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35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467482.1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体宏细观拉伸特性围压加载装置,包括底座、试验台、图像采集机构、移动平台、固定平台和加载仓,试验台上设置有导向机构,固定平台和移动平台左右间隔设置在导向机构上,且能在导向机构上左右滑动,加载仓位于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之间,加载仓的左右两端敞开供试样穿过,且其上侧面上设置有透明窗口,加载仓的前后上下侧面内均设置有薄膜,薄膜与气压加载机构连通,图像采集机构位于透明窗口的上方,且通过支架固定在试验台或底座上;还公开了一种土体宏细观拉伸特性围压试验试验测试方法。分为多次加载,使得整个加载过程均衡稳定,且在围压加载时,整个加载力通过薄膜作用在试样的中间段,能有效避免试样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35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467473.2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体宏细观拉伸特性试验装置,包括底座、试验台、图像采集机构、加载机构、加载平台和固定平台,试验台水平设置在底座上,所述试验台上设置有导向机构,固定平台和加载平台左右水平设置在导向机构上,固定平台能固定在导向机构上,加载平台的右端设置有加载机构,加载机构能带动加载平台在导向机构上左右移动,图像采集机构位于加载平台和固定平台之间的上方,且通过支架固定在试验台或底座上;还公开了一种土体宏细观拉伸特性试验测试方法。不仅能采集到宏观拉应力和拉伸位移的数据,还能得到土体细观结构图像,将两者结合分析,能有效得到土体在拉力作用下的变形机理;同时分为多次加载,使得整个加载过程较为均衡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02910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598437.0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BIM基坑支护结构受力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开挖的基坑深度和基坑面积进行测算,计算相应的支护结构预测参数,同时获取土层压力数据和开挖深度相对应的边坡力学数据;S2,根据土层成分计算对应的力学强度数据,并根据力学强度数据判断支护结构的受力范围;S3,根据基坑立面支护结构的受力范围,进行基坑数据采样从而在BIM设计过程中提供数据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541908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34155.5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便于排水的边坡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其中,支护结构,包括边坡、边沟、边坡绿色支护结构和边坡排水系统,边坡绿色支护结构包括锚网、锚固单元、有机基材层和植被层;锚固单元包括混凝土垫墩和排水锚杆组件,排水锚杆组件包括中空且带透水孔的排水锚杆和膨胀锚头,排水锚杆前端通过膨胀锚头斜向上呈一定锚固角度锚固于坡体内,排水锚杆的杆身锚固于混凝土垫墩上;边坡排水系统包括横向导水管和斜向出水管,排水锚杆中的水通过横向导水管汇入斜向出水管后经边沟排出。本发明绿色节能、大大提高了排水锚杆的锚固力,增强了边坡的安全性,降低了施工成本且高效便捷,缩短工期,整体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66367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13278.0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新旧结构接缝处注浆设备及其注浆方法,设备包括:预埋注浆管;注浆接头,注浆接头可拆卸地连接预埋注浆管的第一端管口,通过活动预埋注浆管可将预埋注浆管自注浆接头上取下;管口盖,可开合地连接于预埋注浆管的第二端管口。本发明的注浆设备结构简单,将注浆接头固定在新建结构与旧有结构接缝处,预埋注浆管埋设在新建结构内,预埋注浆管的第二端管口露出在混凝土外,通过预埋注浆管和注浆接头向新建结构与旧有结构之间的接缝处进行注浆封堵。当后期接缝处出现裂缝时,取出预埋注浆管,疏通后重新连接于注浆接头,向裂缝进行注浆封堵,能够重复使用,很好地解决了后期使用过程中新旧结构间反复出现裂缝漏水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62757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92459.X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流动性软土区域低净空下后建地下室的施工方法和设备,方法包括:在需要新建地下室的区域破除已有结构底板,露出下方土体,在区域设置用于挡土支护的钢板墙;于钢板墙上方的已有结构楼板上固定连接用于向下顶进钢板墙的千斤顶;利用土体切削装置对钢板桩内部土体进行切削挖除,同时利用千斤顶顶进钢板墙,将钢板墙插入下方土体中;当土体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停止挖土和顶进钢板墙,完成新建地下室的开挖和围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更安全、可靠、节约、方便的软土区域低净空条件下的新建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填补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212007605U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20845824.X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围岩应力测量装置,其中,托盘、排气管、注浆钢管为一体结构,排气管的一端安装有排气管开关阀,注浆钢管一端安装有注浆钢管开关阀,注浆钢管另一端通过连接钢管与延伸钢管一端连接,延伸钢管另一端轴向密闭并贯通杆体穿出后顶住注浆孔洞最顶端的围岩,同时在延伸钢管密闭端法向开有圆孔,密封孔塞嵌套在注浆钢管与排气管上;杆体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每个凹槽内黏贴固定有光纤光栅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光纤与光纤光栅解调仪连接,光纤光栅解调仪与计算机连接;定位组件一端接触围岩,定位组件另一端与光纤光栅传感器连接;通过加压注浆,使得围岩、杆体与光纤光栅传感器贴合更紧密,测得数据更加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08171842U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20867009.6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南昌工程学院
IPC: G01N19/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壤含水率测试装置,属于土工试验测试方法技术领域。一种土壤含水率测试装置,包括装纳盒、吸水材料、传感元件测量装置;所述装纳盒为六面体,在装纳盒上设置有通孔,用于水分的进入;吸水材料放置于装纳盒内;所述传感元件测量装置设置于装纳盒的外部,通过光纤耦合器与外部的光纤光栅解调仪连接,用于测量装纳盒的应变量和温度变化量。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装置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体积小,携带方便,可以监测不同深度土体内部的含水率变化情况。2、本装置操作效率高,大部分施工员均可正确操作,仅需记录监测数据。3、本装置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优势,无需电源驱动,简化了装置的构造,且其传输损耗小,并可实现远距离的遥控监测。4、本装置使用的吸水橡胶可重复利用,制作成本低,具有较强的推广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