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急冷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1187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32597.9

    申请日:2018-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J15/06 F28C3/08 F28F19/02 F28F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急冷器,包括筒体,它还包括冷却环、溢流槽;筒体的顶端设置有支撑环;支撑环的下端设置有冷却环;冷却环为设置在筒体内侧且开口向上的圆形通道;冷却环外侧的筒体上横向设置有第一冷却液入口;第一冷却液入口与冷却环相连接;筒体的下部设置有溢流槽;溢流槽的左侧横向设置有第二冷却液入口;溢流槽包括溢流盘、溢流管;溢流盘嵌置于溢流槽的底部;溢流盘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孔,溢流盘的圆孔内均竖直插置有溢流管;溢流管的入口处均设置有多个齿口。本发明结构紧凑体积小,解决了设备的防腐问题,可广泛适用于各与腐蚀物料直接接触的急冷器。

    一种碳化硅硫酸稀释冷却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9769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19645.3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硫酸稀释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化硅硫酸稀释冷却器,包括器体,所述器体内部设置有分布混合段、冷却段和搅拌混合段。本发明将稀释液沿切线方向排入混合室内与浓硫酸混合后,两种物料均呈螺旋状向下流动,类似于有搅拌桨进行搅拌,使混合更加充分;且浓硫酸和稀释液在混合室内的流体状态和流动的方向发生了多次变化,使混合更加均匀,热量释放更加迅速,有助于后端的降温冷却;避免造成冷却器因温度过高而损坏;通过设置多根可调节的溢流管,使溢流管上端面在同一水平线上,保证混合溶液在设备内不会出现偏流现象;使混合溶液进入冷却段更加均匀,每根换热管内混合溶液量基本一致,换热效果更好。

    一种化工设备用防爆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64049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34456.0

    申请日:2018-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F3/02 H01R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工设备用防爆结构,包括导电连接件、导线A;导电连接件的一端与化工设备的部件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A接地,化工设备部件上的静电通过导线A连接到地;导线A的一端与导电连接件相连接,导线A的另一端单独接地或连接有钢制件与钢制件联合接地;本发明适用于任何工况条件下的石墨设备及管道、钢衬设备及管道、塑料设备及管道,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能将化工设备中不相互导电的部件连成一个导电体,在介质易燃易爆时,能够将化工设备产生和积聚的静电全部连接到地从而避免静电造成危害,有效解决了化工设备中非导体的静电无法通过接地装置传到地面的问题,消除了爆炸隐患,能够有效地防止爆炸。

    一种多级石墨换热器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12305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811532559.3

    申请日:2018-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石墨换热器及方法,本装置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石墨热换块,石墨热换块的轴向通道形成腔体一、径向通道与内壳体的内部空间共同形成腔体二,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密封的空间形成腔体三;腔体二内设置有限流环,腔体三内设置有螺旋板。本方法为:腔体二内的流体二对腔体一内的流体一进行换热,腔体三内的流体三对腔体二内的流体二进行再次热换。本装置结构简单,具有多个腔体,工作效率高、热换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本方法操作简单,适和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盘式淋洒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79376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117616.6

    申请日:2019-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盘式淋洒器,包括设置在塔体内壁上的支撑件,分配盘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支撑件将分配盘置于塔体中心,分配盘上设置竖向进液管,竖向进液管与横向进液管连接,分配盘上、竖向进液管外周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溢流管,溢流管的顶部低于分配盘外边缘的高度,溢流管为液体淋洒到填料上的淋洒通道。本发明液体分布均匀,且相对集中于塔器中心,防止液体沿塔壁流动,即边流现象,提高设备的处理能力。

    一种甲醇汽化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0234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38848.2

    申请日:2023-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醇汽化器,涉及甲醇提取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碳化硅换热管、防冲击机构、弹簧阻尼减震器、弹性缓冲圈。本发明在高温气体进口设有防冲击机构,起到保护管板的作用;设备底部装有弹簧阻尼减震器,本发明中的换热管两端分别采用双道密封,能够有效防止两侧物料间的串漏;当物料进入设备时,在折流板的第三孔道中装有弹性缓冲圈,在换热管与折流板间起到缓冲作用,能够防止换热管抖动撞击到折流板而损伤;本发明设备上安装弹簧阻尼减震器和防腐液位变送器,能够有效降低设备由于振动而导致的损伤与损坏;安装防冲击机构和折流板处的弹性缓冲圈后能够使碳化硅甲醇汽化器运行更加稳定。

    一种多级石墨换热器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1230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32559.3

    申请日:2018-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08 F28F11/00 F28F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石墨换热器及方法,本装置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石墨热换块,石墨热换块的轴向通道形成腔体一、径向通道与内壳体的内部空间共同形成腔体二,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密封的空间形成腔体三;腔体二内设置有限流环,腔体三内设置有螺旋板。本方法为:腔体二内的流体二对腔体一内的流体一进行换热,腔体三内的流体三对腔体二内的流体二进行再次热换。本装置结构简单,具有多个腔体,工作效率高、热换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本方法操作简单,适和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一种新型反应釜内置石墨换热器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8212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532572.9

    申请日:2018-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0013 B01J19/0053 B01J2219/00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反应釜内置石墨换热器,包括换热管,还包括放空管、翅片管;换热管的上部、下部分别套置在夹套、石墨套管的内部,换热管与石墨套管、夹套之间设置有换热腔,换热腔的内部设置有翅片管,换热管的内部设置有放空管。本发明可直接安装在反应釜釜盖上,换热部分插入到釜身内,与物料直接接触换热;石墨套管内置螺旋式翅片管,冷却水强制螺旋流动,提高流速,增大面积,增强换热效率;反应釜的釜盖上可安装数台本发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换热面积,选择余地较大;外部石墨管采用不透性石墨制成,外部缠绕碳纤维,增强石墨套管强度;设备设置常开的放空管,使不凝性气体逸出,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一种圆块石墨换热器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12304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811532556.X

    申请日:2018-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块石墨换热器及方法,包括壳体,还包括石墨换热块、横折流板、竖折流板;横折流板呈半圆状且横折流板环向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横折流板包括一号横折流板、二号横折流板,两者之间夹设有横密封垫片,横密封垫片的内径与石墨换热块的外经大小一致;纵折流板包括一号纵折流板、二号纵折流板,两者之间夹设有纵折流垫片;纵折流板设置有两个,两个纵折流板分别位于横折流板的两端,且两个纵折流垫片之间的径向距离与石墨换热块的外经大小一致。本方法为:壳程介质强制按照纵折流板和横折流板的方向呈弓字状流通。本装置有效解决了偏流现象,保证了换热效果,减少了能耗。

    一种运用热塑性变形密封的管式换热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14646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82685.0

    申请日:2020-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热塑性变形密封的管式换热器结构,它包括换热器管、管板、密封组件、拧紧螺丝以及限位台阶,换热器管的一侧端部与限位台阶相连接,拧紧螺丝套置在限位台阶外,管板套置在换热器管、限位台阶和拧紧螺丝之外,管板与换热器管之间形成密封区,密封组件设置在密封区内,拧紧螺丝的一端与密封组件相连接,用于向密封区内挤压密封组件。本产品通过在一定温度下挤压密封组件产生的热塑性变形,使密封组件与换热器管紧密贴合达到密封,使密封面积大,密封效果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