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织物的双气压式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4253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21210.X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状织物的双气压式复合方法,包括:S1:将外膜放置在平面上,将第一气压从第一开口充入外膜内,外膜被撑起来;S2:将内膜先塞入柔性管状织物中,从第一开口将柔性管状织物塞入外膜内;S3:将第二气压从第二开口充入内膜中,内膜被撑起来,此时外膜和内膜紧紧包覆在柔性管状织物的表面;S4:撤掉第一气压,第二气压持续输入;S5:采用加热装置在外膜外部对整个模型进行加热,直至外膜内层和内膜外层熔融,浸润柔性管状织物;S6:从第一开口充入树脂,同时从第三开口抽真空,使得树脂浸入柔性管状织物内部。本发明基于双气压法将柔性管状织物一次性复合完成,减少了翻管的步骤,具有更好的使用安全性能。

    一种管状多层间隔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9350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0394463.0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状多层间隔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由一体成型管状间隔织物与混凝土复合而成,各层织物由螺旋交织的轴向纱线和圆周方向纱线按照一定规律交织形成;圆周方向纱线穿过每组轴向纱线的螺旋交织孔,沿z向螺旋上升;间隔丝交替穿过各层交织孔,沿z向螺旋上升。该种管状间隔织物为一体成型,层间有长丝连续连接,形成具有一定壁厚的三维一体管状结构织物,混凝土浇筑于管状织物层间,织物可起到约束增强混凝土的作用,其增强混凝土管的承载承压能力很强,可有效提高承载承压能力50%以上,且不易开裂解体,安全系数更高。另外,管状间隔织物可以起到抑制开裂,减少裂纹扩展,可提高混凝土管的使用寿命。

    一种管状多层间隔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9350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394463.0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状多层间隔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由一体成型管状间隔织物与混凝土复合而成,各层织物由螺旋交织的轴向纱线和圆周方向纱线按照一定规律交织形成;圆周方向纱线穿过每组轴向纱线的螺旋交织孔,沿z向螺旋上升;间隔丝交替穿过各层交织孔,沿z向螺旋上升。该种管状间隔织物为一体成型,层间有长丝连续连接,形成具有一定壁厚的三维一体管状结构织物,混凝土浇筑于管状织物层间,织物可起到约束增强混凝土的作用,其增强混凝土管的承载承压能力很强,可有效提高承载承压能力50%以上,且不易开裂解体,安全系数更高。另外,管状间隔织物可以起到抑制开裂,减少裂纹扩展,可提高混凝土管的使用寿命。

    一种用于三维中空织物成型的引纬打纬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2358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142226.6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三维中空织物成型的引纬打纬装置,包括:综框、钢筘组件和投梭装置,钢筘组件包括钢筘面板、伸缩连杆和内模箱,钢筘面板与综框平行设置,钢筘面板与伸缩连杆垂直连接且伸缩连杆滑动设置于内模箱中,投梭装置位于钢筘面板与伸缩连杆的连接的一侧;其中,综框中通过的纱线连接包贴在内模箱四周的织物,部分纱线交叉穿过伸缩连杆。本申请通过纱线穿过综框、钢筘面板以及伸缩连杆连接包贴在内模箱四周的织物,纱线中间不会受到器械阻挡干扰,保证纱线张力控制均匀,中空结构的尺寸不会出现变化,再通过钢筘面板上的投梭装置进行来回引纬,以使得交织成密度均匀一致的圆形、椭圆形、方形等中空结构织物,保证产品质量。

    一种管状织物的双气压式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42536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321210.X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状织物的双气压式复合方法,包括:S1:将外膜放置在平面上,将第一气压从第一开口充入外膜内,外膜被撑起来;S2:将内膜先塞入柔性管状织物中,从第一开口将柔性管状织物塞入外膜内;S3:将第二气压从第二开口充入内膜中,内膜被撑起来,此时外膜和内膜紧紧包覆在柔性管状织物的表面;S4:撤掉第一气压,第二气压持续输入;S5:采用加热装置在外膜外部对整个模型进行加热,直至外膜内层和内膜外层熔融,浸润柔性管状织物;S6:从第一开口充入树脂,同时从第三开口抽真空,使得树脂浸入柔性管状织物内部。本发明基于双气压法将柔性管状织物一次性复合完成,减少了翻管的步骤,具有更好的使用安全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