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一致性配组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11692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493735.8

    申请日:2013-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一致性配组筛选方法。其步骤为:根据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性能参数对电池进行评定,将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初步筛选成组;之后进行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大电流测试,通过测试剔除电池组中电压异常的电池;最后进行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自放电率筛选测试,通过测试剔除电压下降的电池,筛选出一致性较好的电池。通过本方法可以实现磷酸铁锂电池组电池容量、静态内阻、开路电压等参数的一致性;同时可实现磷酸铁锂电池组在大电流放电过程中电化学极化的一致性;还可快速实现磷酸铁锂电池组电池自放电率的一致性。

    一种电池自放电率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87757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395979.2

    申请日:2013-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自放电率模拟方法。该方法针对目前电池的自放电率无法准确模拟,对电池性能参数的判定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模拟电池自放电率的方法。根据电池在不同电压情况下外接一个恒电阻即可模拟出该电池的自放电电流,从而计算出该电池的外接自放电率,加上电池本身的自放电率,可计算出电池的总自放电率,从而实现对电池不同自放电率的模拟。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不仅能得到电池在不同自放电率下的性能参数,而且同时在一个电池上就可实现不同自放电率下电池的性能模拟。

    一种自适应充电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645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17464.1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充电方法,涉及充电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储能设备的当前电量,根据当前电量确定对应的预设充电倍率及预设目标电量;以预设充电倍率对储能设备进行充电,并获取充电过程中的充电参数;获取储能设备的历史健康数据,根据历史健康数据确定健康系数;获取预设参数,并根据健康系数调整预设参数,得到目标参数;获取历史充电参数,并根据目标参数、历史充电参数及充电参数,确定修正系数;根据修正系数调整预设充电倍率得到目标充电倍率,根据修正系数调整预设目标电量得到目标电量;以目标充电倍率将储能设备充电至预设目标电量,或者以预设充电倍率将储能设备充电至目标电量。本发明提升了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

    一种基于质谱滴定的锂离子电池非活性锂定量检测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832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36877.X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质谱滴定的锂离子电池非活性锂定量检测方法及应用。检测方法包括采用载气单元,滴定反应单元和质谱仪,其中,所述的载气单元将滴定反应单元中的空气排空;待测样品放置于所述滴定反应单元中,滴定溶液和待测样品反应生成的气体被质谱仪检测,根据检测到的气体成分和含量计算得到非活性锂组分及其对应的非活性锂容量损失。本发明可实现实际电池体系多种非活性锂组分(包括失去电接触的“死锂”和固体电解质中间相)的定量分析和组分鉴定,从而能够对电池死锂组成和老化机制定量分析,有助于改进电池设计、优化电池性能、提升电池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储能器件、电动汽车、集成电网等领域的极具应用潜力。

    含Se=P双键有机化合物在制备二次电池电解液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0947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27723.7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杨勇 符昂 张忠如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Se=P双键有机化合物在制备二次电池电解液中的应用。本发明中的添加剂由于含有Se=P双键,在电解液中通过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方式,在正极和负极两侧参与构建形成稳定的界面保护层,达到稳定正、负极结构和降低电解液消耗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

    一种硅碳负极用非水电解液组合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670583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613381.2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负极用非水电解液组合物及其应用,包括六氟磷酸锂、碳酸酯类混合有机溶剂和全氟不饱和醚类添加剂。本发明使用特定的全氟不饱和醚类添加剂,能够有效地在硅碳负极界面生成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抑制电解液溶剂的分解,提高材料循环稳定性和放电性能,可以提高电解液的浸润性能,其全氟碳链尾端连接不饱和键可以有效提高其界面反应活性,降低循环过程中的极化现象。

    极片反应均匀性的检测方法以及比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4385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96873.6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极片反应均匀性的检测方法,包括:将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进行锂的固体核磁共振测试;计算核磁共振曲线拟合图中位于化学位移10~20ppm的特征峰和化学位移40~50ppm的特征峰的面积比。该检测方法结果客观、准确。本发明还公开了多个锂离子电池的电极片反应均匀性的比较方法,包括:将多个锂离子电池以相同的充电倍率充电至大于或等于50%的相同荷电状态后,取每个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片进行锂的固体核磁共振测试;计算每个负极片的核磁共振曲线拟合图中位于化学位移10~20ppm的特征峰和化学位移40~50ppm的特征峰的面积比;比较多组面积比值的大小。该方法比较结果更准确。

    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2355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383236.8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张忠如 杨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双氯磺酰亚胺通入无水氟化氢气体,制得双氟磺酰亚胺;(2)将上述双氟磺酰亚胺与第一有机溶剂混合后,加入除水剂,混合均匀后,再加入锂盐进行反应,反应完毕后进行过滤得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粗品;(3)将上述双氟磺酰亚胺锂盐粗品第二有机溶剂清洗,再加入第一有机溶剂进行提纯,得到双氟磺酰亚胺锂盐颗粒。本发明的氟化反应时采用氟化氢作为氟化试剂并兼作溶剂,省去溶剂费用及其回收等步骤,具有成本低、原料易获得的优点,且该反应生成的HCl气体只需要用碱液吸收即可,反应完毕后通过减压蒸馏的方式,即可得到纯度高的双氟磺酰亚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