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55837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167147.4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2F9/04 , C02F1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碱盐脱除木素所得废液的循环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植物纤维原料、弱碱盐和水混合后置于反应釜内,用氧气置换反应釜内的空气,于150-160℃反应,反应结束后获得综纤维素浆和废液;(2)在上述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氧化钙沉淀,再加入适量聚丙烯酰胺PAM絮凝,经过也分离得上清液;(3)向上述上清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以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再补加适量弱碱盐至pH=12-13,接着固液分离得清液;(4)将步骤(3)所得的清液返回步骤(1)以代替上述弱碱盐和水进行反应;(5)重复步骤(1)至(4),最后一次步骤(3)所得的清液进行烘干和煅烧,得碱性固体,该碱性固体可返回步骤(1)代替上述弱碱盐。
-
公开(公告)号:CN107382696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17891.9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浆废液氧化制备乙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植物纤维经蒸煮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制浆废液和废液;(2)将上述制浆废液与氢氧化钠及氧化剂混合后,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加热至140~250℃反应2~60min;(3)将步骤(2)所得的反应产物经离心、洗涤和过滤,得滤液;(4)将上述滤液用10~75%的硫酸进行酸化处理,再经减压蒸馏纯化,得到目的产物乙酸。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简单有效,可实现废液全组分利用,实现零排放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9455837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811167147.4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2F9/04 , C02F1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碱盐脱除木素所得废液的循环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植物纤维原料、弱碱盐和水混合后置于反应釜内,用氧气置换反应釜内的空气,于150‑160℃反应,反应结束后获得综纤维素浆和废液;(2)在上述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氧化钙沉淀,再加入适量聚丙烯酰胺PAM絮凝,经过也分离得上清液;(3)向上述上清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以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再补加适量弱碱盐至pH=12‑13,接着固液分离得清液;(4)将步骤(3)所得的清液返回步骤(1)以代替上述弱碱盐和水进行反应;(5)重复步骤(1)至(4),最后一次步骤(3)所得的清液进行烘干和煅烧,得碱性固体,该碱性固体可返回步骤(1)代替上述弱碱盐。
-
公开(公告)号:CN105332309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648688.9
申请日:2015-10-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21C11/0007 , D21C5/00 , D21C11/04
Abstract: 从固体碱制浆废液同步分离木质素和回收固体碱的方法,涉及制浆废液的回收利用。1)纤维植物经固体碱制浆方法蒸煮后,固液分离得浆粕和废液;2)将步骤1)中所得废液用碱调节pH至10~14,产生沉淀,固液分离得固形物Ⅰ;3)将步骤2)中所得固形物Ⅰ进行燃烧供热,残渣为固形物Ⅱ;或将步骤2)所得固形物Ⅰ分散在酸溶液或二氧化碳水溶液中,维持体系pH为4~8,将木质素溶出,固液分离得木质素溶液和固形物Ⅲ;4)将步骤3)中所得木质素溶液,浓缩、干燥,得粗木质素;或将步骤3)所得木质素溶液调至pH小于3,固液分离得到高纯度的酸析木质素;5)将步骤3)所得固形物Ⅱ或固形物Ⅲ,经除杂、干燥、焙烧,得回收的固体碱。
-
公开(公告)号:CN106592312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90506.9
申请日:2016-12-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21C11/04 , C01B25/451 , C05B7/00 , C05G3/00 , D21C11/0007 , C05C3/00
Abstract: 回收制浆黄液固体碱联产有机铵速效肥和缓释肥的方法,纤维植物经固体碱制浆方法蒸煮后,反应产物经固液分离得纸浆和制浆黄液;将制浆黄液加热回流,分解碳酸氢盐,经固液分离得固形物I和液体I;向液体I中加入氨水,产生沉淀,固液分离后得固形物II和滤液II;向液体I中加入氨水至不再产生沉淀,固液分离后得固形物III和滤液III;将固形物I和固形物II或固形物III经除杂、干燥、焙烧,回收固体碱;向滤液II或滤液III中加入磷酸至pH为5~8,固液分离后得固形物IV和滤液IV;将固形物IV洗涤后干燥,即得缓释肥磷酸镁铵;将滤液IV用作复合液体肥料,或经浓缩、造粒、干燥后得木素铵盐和磷酸铵盐的复合肥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55079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655364.6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2F9/10 , C08H7/00 , C02F101/32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浆黄液中有机物高效分级分离的方法,包括步骤:1)纤维植物经固体碱活性氧制浆方法蒸煮后,得到浆料和制浆黄液;2)将步骤1)中的制浆黄液加入有机溶剂中,析出白色沉淀I;3)步骤2)中白色沉淀I通过过滤方式回收,滤液中有机溶剂通过精馏方式回收,馏出的有机溶剂回收反复利用;4)向步骤3)中釜液中加入酸类调节pH值至2.0及以下,析出淡黄色沉淀II;5)步骤2)中白色沉淀I用有机溶剂洗涤,用于进一步分离精制,步骤4)中淡黄色沉淀II用水洗涤,作为高纯木质素作后续使用。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对制浆黄液进行分级沉淀,达到良好的沉淀回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550797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655364.6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2F9/10 , C08H7/00 , C02F101/32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浆黄液中有机物高效分级分离的方法,包括步骤:1)纤维植物经固体碱活性氧制浆方法蒸煮后,得到浆料和制浆黄液;2)将步骤1)中的制浆黄液加入有机溶剂中,析出白色沉淀I;3)步骤2)中白色沉淀I通过过滤方式回收,滤液中有机溶剂通过精馏方式回收,馏出的有机溶剂回收反复利用;4)向步骤3)中釜液中加入酸类调节pH值至2.0及以下,析出淡黄色沉淀II;5)步骤2)中白色沉淀I用有机溶剂洗涤,用于进一步分离精制,步骤4)中淡黄色沉淀II用水洗涤,作为高纯木质素作后续使用。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对制浆黄液进行分级沉淀,达到良好的沉淀回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592312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611190506.9
申请日:2016-12-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回收制浆黄液固体碱联产有机铵速效肥和缓释肥的方法,纤维植物经固体碱制浆方法蒸煮后,反应产物经固液分离得纸浆和制浆黄液;将制浆黄液加热回流,分解碳酸氢盐,经固液分离得固形物I和液体I;向液体I中加入氨水,产生沉淀,固液分离后得固形物II和滤液II;向液体I中加入氨水至不再产生沉淀,固液分离后得固形物III和滤液III;将固形物I和固形物II或固形物III经除杂、干燥、焙烧,回收固体碱;向滤液II或滤液III中加入磷酸至pH为5~8,固液分离后得固形物IV和滤液IV;将固形物IV洗涤后干燥,即得缓释肥磷酸镁铵;将滤液IV用作复合液体肥料,或经浓缩、造粒、干燥后得木素铵盐和磷酸铵盐的复合肥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948207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95506.6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植物纤维的碱性盐溶液氧化体系蒸煮脱木素制浆方法,涉及植物纤维制浆。将纤维类植物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纤维类植物与碱性盐化合物水溶液混合后加入反应器内,以O2为氧化剂,反应器通氧气,保持反应器密封或保持目标氧压时连续通氧气,反应后的产物过筛,得浆状物。不会对人类和环境产生严重危险,反应清洁环保,能高效脱除植物纤维中的木质素,有利于分离得到较完整的纤维素,并保留较大部分的半纤维素成份,工艺方法简单,弱碱性化合物成本低,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清洁蒸煮制浆技术及分离后的植物纤维组分转化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15204577U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20565835.7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王亚军 , 李颖 , 郑迅航 , 厚小丹 , 刘冉 , 张梓洛 , 杨子欣 , 王唯旭 , 林特榕 , 尧文正 , 杨云阳 , 庄佳佳 , 黄斐桢 , 周伯雄 , 陈智鸿 , 杜思为 , 刘峻池 , 周倩 , 徐艺搏 , 丁宁
IPC: B60N2/9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按摩装置,包括颈部按摩器、背部按摩器和坐部按摩器,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可拆卸式连接以将颈部按摩器与背部按摩器进行可拆卸式连接且颈部按摩器靠抵在头枕部上,且通过第三连接部与靠垫部的可拆卸式连接以将背部按摩器与靠垫部进行可拆卸式连接;通过第四连接部与第五连接部的可拆卸式连接以将背部按摩器与坐部按摩器进行可拆卸式连接,通过第六连接部与座垫部的可拆卸式连接以将坐部按摩器与座垫部进行可拆卸式连接。三个按摩器均可单独使用,也可连接成一个整体使用,使用更加方便,安装拆卸也方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