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rgo浮标投放装置及投放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02686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223024.9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Argo浮标投放装置及投放方法,包括基座,基座上滑动连接有滑动部,滑动部朝外的一侧枢接于翻转部的中部,翻转部设有用于放置Argo浮标的容置槽,容置槽的末端设有阻挡组件;还包括控制部,阻挡组件电连接与控制部,当翻转部翻转到位后,通过控制部打开阻挡组件,从而释放所述Argo浮标。因此,在浮标的投放过程中,仅需一人即可完成浮标投放,操作人员位于安全线内,通过控制部即可使得浮标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容置槽滑入水中,避免与船体尾部甲板发生碰撞,船体无需停止运行。使用过程中,翻转部翻转到位后,浮标末端距离水面距离小于100cm,减小投放过程因入水冲击力对浮标造成的损害。

    一种漂浮式锚链可拓展沉降颗粒捕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59855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1036487.3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浮式锚链可拓展沉降颗粒捕获装置,包括漂浮系统、海上警示与定位系统、锚链系统和配重系统;所述锚链系统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拓展单元,所述拓展单元包括拓展管臂和拓展装置;所述拓展管臂包括支架、支环和环形扣;所述支架包括一中空的立柱和支臂,所述立柱外套设有至少一支环,所述支环与立柱间通过支臂连接,所述支环上设若干环形扣,所述环形扣环绕支环外壁对称设置;所述拓展装置设置于环形扣,包括沉积物捕获器、图像采集装置和培养装置,主要用于沉降颗粒收集,现场原位培养和数据采集测定等,在全球海洋碳循环和生物泵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基于科考船的海洋航次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51461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710104605.9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航次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科考船的海洋航次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由若干个航次角色及各个航次角色之间的组织关系形成的海洋航次数据矩阵体系,以及基于所述海洋航次数据矩阵体系对航次业务过程进行管理的菜单界面;海洋航次数据矩阵体系包括横向坐标项和纵向坐标项,菜单界面包括海上作业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应用单元以及系统管理单元,通过该基于科考船的海洋航次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业务元数据和实体数据的统一控制,解决了多学科交叉难的问题,同时也实现各组织各层级的协同管理。

    一种漂浮式锚链可拓展沉降颗粒捕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5985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036487.3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浮式锚链可拓展沉降颗粒捕获装置,包括漂浮系统、海上警示与定位系统、锚链系统和配重系统;所述锚链系统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拓展单元,所述拓展单元包括拓展管臂和拓展装置;所述拓展管臂包括支架、支环和环形扣;所述支架包括一中空的立柱和支臂,所述立柱外套设有至少一支环,所述支环与立柱间通过支臂连接,所述支环上设若干环形扣,所述环形扣环绕支环外壁对称设置;所述拓展装置设置于环形扣,包括沉积物捕获器、图像采集装置和培养装置,主要用于沉降颗粒收集,现场原位培养和数据采集测定等,在全球海洋碳循环和生物泵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基于科考船的海洋航次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51461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04605.9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航次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科考船的海洋航次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由若干个航次角色及各个航次角色之间的组织关系形成的海洋航次数据矩阵体系,以及基于所述海洋航次数据矩阵体系对航次业务过程进行管理的菜单界面;海洋航次数据矩阵体系包括横向坐标项和纵向坐标项,菜单界面包括海上作业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应用单元以及系统管理单元,通过该基于科考船的海洋航次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对业务元数据和实体数据的统一控制,解决了多学科交叉难的问题,同时也实现各组织各层级的协同管理。

    锚系缆绳收放工具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471577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2837982.8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锚系缆绳收放工具,包括底座及支撑杆,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为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可拆卸连接组件及第二可拆卸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所述支撑杆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之间设置有缆盘,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上这种有限位件,所述第一夹持件移动至使用位置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限位固定。应用本技术方案可解决锚系作业过程中出现缆绳混乱问题,大大减少了作业失败的风险和设备丢失的严重事故,更加节省了作业时间,减少了作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船载海洋生物实验样品培养箱

    公开(公告)号:CN215877979U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22445967.9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船载海洋生物实验样品培养箱,包括箱体和连接在箱体上端的遮光盖板,箱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多对竖向插槽,通过在竖向插槽插入隔板使在箱体内形成一用于放置实验样品瓶的培养槽和溢水缓冲槽,通过在形成于培养槽内的各竖向插槽上插入隔板能调节培养槽的尺寸大小以适配不同大小的实验样品瓶,且箱体侧壁的上部开设有至少一个能与培养槽相连通的进水口使培养槽能形成高位进水,溢水缓冲槽能接收集从培养槽中摇晃溢出的水,溢水缓冲槽的下部开设有一与外界连通的出水口使溢水缓冲槽形成低位出水以便及时将溢水排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培养槽旁的溢水缓冲槽以及遮光盖板的配合能较好的防止培养箱在船体摇晃时产生溢水。

    一种痕量金属采样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148179U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22982038.0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痕量金属采样装置,包括:支架,安装于船体甲板上;延伸机构,包括铰接于所述支架中部的延伸杆,所述延伸杆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连接杆;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中部的电动绞盘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端部的滑轮组,所述电动绞盘连接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绕过所述滑轮组设置于延伸杆的中部;采样机构,包括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采样鱼,所述采样鱼为仿生鱼结构设置,所述采样鱼包括鱼身,所述鱼身的鱼嘴部设置进水孔,所述进水孔连通所述鱼身背部脊柱上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连接设置于所述延伸杆上的采样水管,所述采样水管连接设置于所述船体甲板上的采水泵,在走航时投入海里可有效减少海水的阻力,使采样更加的稳定。

    一种Argo浮标投放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948423U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22570348.1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Argo浮标投放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滑动连接有滑动部,滑动部朝外的一侧枢接于翻转部的中部,翻转部设有用于放置Argo浮标的容置槽,容置槽的末端设有阻挡组件;还包括控制部,阻挡组件电连接与控制部,当翻转部翻转到位后,通过控制部打开阻挡组件,从而释放所述Argo浮标。因此,在浮标的投放过程中,仅需一人即可完成浮标投放,操作人员位于安全线内,通过控制部即可使得浮标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容置槽滑入水中,避免与船体尾部甲板发生碰撞,船体无需停止运行。使用过程中,翻转部翻转到位后,浮标末端距离水面距离小于100cm,减小投放过程因入水冲击力对浮标造成的损害。

    一种海洋科考释放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343605U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23401991.8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洋科考释放装置。包括:两组主体框架,两组所述主体框架对称设置,所述主体框架包含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与所述主体框架之间形成有C型缺口,两组所述主体框架之间设置有一C型吊环,所述C型吊环与所述所述旋转部的一端铰接,所述旋转部和所述C型吊环之间还设置有一用于所述C型吊环转动的转轴,所述主体框架的内部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释放杆,使所述释放杆通过所述连接轴上下转动;所述C型吊环包括有一接触端,所述释放杆包括有一抵接端,所述接触端与所述抵接端接触配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可远程控制释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