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富勒烯/石墨烯全碳分子器件构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9893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461783.3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富勒烯/石墨烯全碳分子器件构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MCBJ组件,其包括两个石墨烯电极以及液池,所述的两个石墨烯电极位于液池内;2)吸取富勒烯分子溶液加入液池中,使石墨烯电极浸没于该分子溶液中;3)在电极两端施加一定偏压,启动顶杆驱动芯片弯曲,生成石墨烯/富勒烯/石墨烯全碳分子器件。本发明方法可成功构建石墨烯/富勒烯/石墨烯全碳分子器件。

    基于倏逝波的光波导放大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4765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51648.X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倏逝波的光波导放大器及其制备方法,光波放大器包括衬底层、波导层和有源层;其中,所述波导层和所述有源层依序层叠设置在衬底层上,且所述有源层将波导层包覆其中,所述波导层的折射率大于衬底层;另外,所述波导层的两端分别用于输入或输出信号光;本方案巧妙性通过将光信号传输过程中在介质界面处产生的倏逝波进行导入有源层,通过对有源层中的有源材料受到倏逝波的激励而产生受激辐射,令有源层发出的光子再传输回波导中,对光波导中传输的光信号提供额外的正反馈增益,补偿光波导的传输损耗,本方案的光波导放大器在有源和无源光波导器件中都可适用,且其还具备制备方式简单,易于片上集成的优点。

    一种掺杂稀土钕配合物的硅基聚合物平面光波导放大器

    公开(公告)号:CN104345385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10690158.6

    申请日:2014-11-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122 G02B6/13 G02B6/132 G02B6/136 G02B6/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稀土钕配合物的硅基聚合物平面光波导放大器,包括硅衬底、下包层和波导芯层,所述下包层设于所述硅衬底的上表面,所述波导芯层设于所述下包层的上表面,所述波导芯层采用掺杂稀土钕配合物的聚合物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掺杂稀土钕配合物的硅基聚合物平面光波导放大器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旋转涂覆、磁控溅射、光刻显影、反应离子刻蚀等步骤。本发明采用掺杂稀土钕配合物的聚合物材料作为波导芯层材料,波导芯层的折射率改变量大且在一定范围内可调,增益性能好,波导芯层与硅基材料相容性好,容易实现与分束器、光开关等各类硅基光学器件的集成;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LED泵浦多波长波导激光器及多波长波导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1367571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35263.1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LED泵浦多波长波导激光器及多波长波导激光器,包括:光学基体、LED泵浦光源、弯曲波导、第一增透膜、第一高反膜、第二高反膜、第三高反膜和滤光膜;其中,光学基体的一端面与LED泵浦光源的输出端相对;弯曲波导为多根且间隔掩埋设置在光学基体内,其两端分别延伸至光学基体两侧;第一增透膜设置在光学基体与LED泵浦光源输出端相对的端面上;第一高反膜设置在光学基体远离第一增透膜的端面;第二高反膜和第三高反膜均为多片且与弯曲波导一一对应并分别与弯曲波导的两端相对;滤光膜为多片且与多根弯曲波导一一对应并与弯曲波导的输出端相对;本方案体积小、加工可靠灵活、成本低且可实现多波长激光输出和易于与其他光电设备进行集成。

    一种石墨烯/富勒烯/石墨烯全碳分子器件构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98937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711461783.3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富勒烯/石墨烯全碳分子器件构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MCBJ组件,其包括两个石墨烯电极以及液池,所述的两个石墨烯电极位于液池内;2)吸取富勒烯分子溶液加入液池中,使石墨烯电极浸没于该分子溶液中;3)在电极两端施加一定偏压,启动顶杆驱动芯片弯曲,生成石墨烯/富勒烯/石墨烯全碳分子器件。本发明方法可成功构建石墨烯/富勒烯/石墨烯全碳分子器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