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93942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61470.5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基于自组装小分子一步旋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自组装小分子直接加入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一步同时制备空穴传输层及钙钛矿层。所用的自组装小分子合成步骤简单,整体制备成本低,可实现材料的大量合成。同时,一步旋涂过程还避免了下层空穴传输层润湿性对钙钛矿膜生长的影响,所制备的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表现出超21%的高效率,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手套箱中储存1600h后仍保持初始效率的90%以上,远优于传统逐层旋涂的器件(效率19.0%,储存后降至初始效率的72%)。由此体现本发明不仅简化了器件制备工艺,同时还提升了电池效率及稳定性,为钙钛矿的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发展提供启发和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1521590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10927184.0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7H‑二苯并咔唑的自组装空穴传输材料及合成方法,是以7H‑二苯并咔唑为核,膦酸为锚定基团,合成步骤简单,整体制备成本低,可实现材料的大量合成。本发明所得空穴传输材料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成膜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该空穴传输材料具有大的光学带隙;循环伏安曲线图表明该类空穴传输材料拥有合适的HOMO能级,可以很好地与钙钛矿吸收层达到匹配,利于空穴传输。本发明的自组装空穴传输材料在倒置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可获取17.37%的光电转化效率,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99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61552.X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F9/6561 , H10K85/60 , H10K85/50 , H10K30/10
Abstract: 一种空穴传输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应用,设计开发出具有三个磷酸咔唑结构的有机功能分子,通过与空穴传输材料溶液相共混,实现了有机分子在薄膜中的动态自组装,制备的复合空穴传输层对钙钛矿上界面与空穴传输层下界面同时进行了钝化,不仅改善了钙钛矿层的上表面微观形貌,有机自组装小分子在空穴传输层上界面与金属电极材料也产生了化学键合作用,减缓了电极向器件内部扩散。此外,有机自组装小分子促进了空穴传输材料的化学掺杂,提高了薄膜的导电率。有机自组装分子的多功能界面修饰不仅增强了空穴传输,抑制了非辐射复合,也大幅提升了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1590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927184.0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7H‑二苯并咔唑的自组装空穴传输材料及合成方法,是以7H‑二苯并咔唑为核,膦酸为锚定基团,合成步骤简单,整体制备成本低,可实现材料的大量合成。本发明所得空穴传输材料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成膜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该空穴传输材料具有大的光学带隙;循环伏安曲线图表明该类空穴传输材料拥有合适的HOMO能级,可以很好地与钙钛矿吸收层达到匹配,利于空穴传输。本发明的自组装空穴传输材料在倒置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可获取17.37%的光电转化效率,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994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0161552.X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F9/6561 , H10K85/60 , H10K85/50 , H10K30/10
Abstract: 一种空穴传输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应用,设计开发出具有三个磷酸咔唑结构的有机功能分子,通过与空穴传输材料溶液相共混,实现了有机分子在薄膜中的动态自组装,制备的复合空穴传输层对钙钛矿上界面与空穴传输层下界面同时进行了钝化,不仅改善了钙钛矿层的上表面微观形貌,有机自组装小分子在空穴传输层上界面与金属电极材料也产生了化学键合作用,减缓了电极向器件内部扩散。此外,有机自组装小分子促进了空穴传输材料的化学掺杂,提高了薄膜的导电率。有机自组装分子的多功能界面修饰不仅增强了空穴传输,抑制了非辐射复合,也大幅提升了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