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励幅度动态范围可控的阵列天线赋形波束综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50097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611200995.1

    申请日:2016-12-22

    Abstract: 一种激励幅度动态范围可控的阵列天线赋形波束综合方法,涉及阵列天线。将激励幅度动态范围可控的阵列天线赋形功率方向图综合问题表述为数学模型;引入辅助变量ξ,将阵列激励幅度动态范围比的约束进行等式变换,等效为对每一个阵元激励平方形式的约束;将赋形波束主瓣和旁瓣的功率约束条件分别转化为矩阵的迹的形式Tr(·),同时将阵元激励的DRR约束也表达为矩阵迹的约束形式;由于该综合问题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非凸问题,将某些非凸约束进行松弛,同时通过一些其他的手段进行松弛度的控制,从而将非凸问题转化为凸问题,进而可以利用特征值分解法进行求解,最终得到满足要求的激励幅度分布。

    最小间距可控的超宽带无栅瓣稀疏线阵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5026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99282.8

    申请日:2016-1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H01Q21/00

    Abstract: 最小间距可控的超宽带无栅瓣稀疏线阵设计方法,涉及天线。提供最小间距可控的超宽带无栅瓣稀疏线阵,而且有较低的峰值副瓣电平;在保证宽频带内栅瓣/副瓣区域的峰值电平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还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栅瓣/副瓣区域的峰值电平;相对于一些算法如遗传算法等,基于迭代凸优化的数值微扰优化法优化速度明显加快的最小间距可控的超宽带无栅瓣稀疏线阵设计方法。基本思路是:首先,解析法设计超宽带稀疏线阵;然后通过多步位置微扰,进一步优化解析法设计的RPS阵,使得栅瓣/副瓣区域的峰值电平大大降低。在整个优化布局的过程中,最小间距始终可控。

    一种激励幅度动态范围可控的阵列天线赋形波束综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5009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00995.1

    申请日:2016-12-22

    Abstract: 一种激励幅度动态范围可控的阵列天线赋形波束综合方法,涉及阵列天线。将激励幅度动态范围可控的阵列天线赋形功率方向图综合问题表述为数学模型;引入辅助变量ξ,将阵列激励幅度动态范围比的约束进行等式变换,等效为对每一个阵元激励平方形式的约束;将赋形波束主瓣和旁瓣的功率约束条件分别转化为矩阵的迹的形式Tr(·),同时将阵元激励的DRR约束也表达为矩阵迹的约束形式;由于该综合问题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非凸问题,将某些非凸约束进行松弛,同时通过一些其他的手段进行松弛度的控制,从而将非凸问题转化为凸问题,进而可以利用特征值分解法进行求解,最终得到满足要求的激励幅度分布。

    一种高温燃烧场诊断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636268U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21309316.9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温燃烧场诊断实验装置,涉及实验装置。设有信号发生器、第一二激光控制器、光纤分束器、光电调理模块、第一二准直器准;信号发生器接第一二激光控制器,第一二激光控制器接第一二DFB激光器;第一二DFB激光器后侧设有合束器,合束器后侧接光纤分束器;光纤分束器后侧设4个准直器,第一准直器后侧设有第一光电探测器,第二准直器后侧设第二光电探测器,第三准直器后侧设F-P标准具,第四准直器后侧设第四光电探测器;第一光电探测器、第二光电探测器、F-P标准具和第四光电探测器后侧接光电调理模块;光电调理模块接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卡接在上位机上;第一准直器准直后输出的平行光与第二准直器准直后输出的平行光垂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