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975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10764.5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改善双线极化基站天线交叉极化鉴别率的结构和方法,包括辐射单元,折叠臂,寄生贴片单元,馈电巴伦结构,SMA接头,寄生辐射单元以及支撑结构;辐射单元包括两对正交放置的菱形半波长金属辐射体,由介质板做为支撑,并通过四分之一波长巴伦进行馈电;折叠臂是将两对菱形辐射体的两端垂直折叠形成;寄生贴片单元是介质板上的金属平面,并通过介质板固定在适当位置;馈电巴伦结构作为馈电制作在介质板上与SMA接头连接;寄生辐射单元是金属平面,由介质板做为支撑,并通过介质支架固定特定位置。通过在原天线周围加载寄生辐射元件,在不影响原有天线其他性能的前提下,改善了原有天线随频率升高而出现的交叉极化鉴别率变差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722001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61924.2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全隔离特性的自解耦耦合线天线对,包括基于耦合线电路的自解耦天线对、天线对辐射体、地板层、天线对馈电网络;所述地板层由第一基板承载,所述地板层用于承载第二基板;所述基于耦合线电路的自解耦天线对、天线对馈电网络印刷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基于耦合线电路的自解耦天线对包括耦合线路对;所述耦合线路对拥有四个端口,其中两个端口处于耦合线路对的对立两端,分别单独馈电一支耦合线;剩余两个端口一个短路接地,另一个接开路。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自解耦耦合线天线对的设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28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357768.3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线极化四臂螺旋天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辐射单元、双层介质板及SMA接头;所述辐射单元包括四根螺旋臂单元,所述螺旋臂单元由两个旋向相反的半圈螺旋天线构成;所述双层介质板包括上层介质板及下层介质板,所述上层介质板及下层介质板的表面包括馈电网络;所述螺旋天线及SMA接头集成在所述馈电网络上;在所述上层介质板及下层介质板之间设置有地板;所述地板包括DGS结构;所述螺旋天线的剖面低于0.25个波长。
-
公开(公告)号:CN11931528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529855.3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脊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包括辐射结构,双脊波导馈电结构和转接结构;辐射结构为多个缝隙对称共线排布组成,用于辐射具有特定波束宽度和副瓣电平等指标的电磁波。双脊波导馈电结构包括馈电双脊波导,双脊波导功分器和辐射蛇形双脊波导,馈电双脊波导连接转接结构与功分器,双脊波导功分器将信号以特定功分比和相位差分配至各辐射蛇形双脊波导,辐射蛇形双脊波导上方开辐射缝隙。转接结构用于将双脊波导转接至矩形波导和微带线等传输线,最终和测试端口或芯片等相连。本发明天线具有宽频带,高增益,稳定方向图,极低交叉极化的特性。本发明还提供了车载毫米波雷达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927551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29639.9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P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基板堆叠键合的低损耗微带传输线,包括上载板层、镂空传输层、下载板层、第一键合层和第二键合层;在所述上载板层的下表面设有第一金属层,在所述下载板层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与所述镂空传输层的镂空区域共同构成传输区域;电磁波在所述传输区域上以准TEM模的形式传播;所述上载板层、第一键合层、镂空传输层、第二键合层、第二金属层和下载板层按序平行层叠并键合;使得层间紧密键合,结构平整稳定,保证层间不产生位移以及高度的改变。本发明具有低成本、低损耗的优势,适用于微波通信传输领域。因其还具有易加工、高集成和宽频带的特点,在使用多层板集成技术的场景中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797717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08298.9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小型化自解耦天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一侧,还包括天线对、馈电网络结构和接地层;所述天线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天线对包括有两平行设置的耦合线,两所述耦合线的一端分别设置耦合端口;所述第二基板位于两所述耦合线之间并设置有接地层,所述接地层与两所述耦合线的另一端相连;所述馈电网络结构包括两匹配电路,两所述匹配电路分别与两所述耦合端口相连。本发明具有高集成度、高空间复用度和高隔离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8598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96132.4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30/33
Abstract: 一种微观电路模型区域分解建模方法和,包括如下:在CPU中将大规模电磁问题的微观等效电路模型划分成若干个子区域并得到对应的数据矩阵;在GPU中创建与子区域对应的降阶矩阵,依次对若干子区域进行降阶,直至若干子区域降阶完毕:将其中一子区域的数据矩阵传入对应的降阶矩阵中进行模型降阶,更新降阶矩阵中的数据矩阵并在该子区域的模型降阶完毕后生成信息数据以传递若干子区域之间的相关性,下一子区域的模型降阶时结合信息数据更新其对应的降阶矩阵中的数据矩阵。本发明将大规模电磁问题进行区域分解,降低子区域中间的相关性,对各子区域进行微观电路模型降阶,从而解决产业化应用中大规模电磁问题所用容量远超CPU、GPU内存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2755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10768.3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螺旋臂加载的背腔式四臂螺旋天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辐射单元,寄生辐射单元,同轴开槽巴伦结构,SMA接头,外侧金属腔以及顶层防水盖;辐射单元包括四根螺旋臂单元,并以圆周阵列的方式排布在同轴开槽巴伦顶端和底端;寄生辐射单元由柔性PCB板和中空圆柱支撑件构成,柔性PCB板表面刻蚀寄生折叠螺旋臂;中空圆柱支撑件内壁与柔性PCB板非金属面粘接作为支撑;同轴开槽巴伦结构作为馈电和支撑结构与SMA接头和中心螺旋臂连接;外侧金属腔与天线金属地连接;顶层防水盖与外侧金属壁嵌合连接。本发明的天线在埋地和地下管道应用中辐射效率高,阻抗带宽特性好,在频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圆极化特性和全向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7859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03567.5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重构自解耦耦合线天线对,包括地板层、介质板、天线辐射体、馈电结构、匹配电路,所述介质板分为第一介质板与第二介质板,所述地板层由第一介质板承载;所述天线辐射体采用有损耦合线电路并印刷于第二介质板一侧面,所述有损耦合线电路为两条平行耦合线,其中两个端口位于两条耦合线的对立两端作为激励端口分别接受馈电网络馈电,另外两个端口做开路处理;所述馈电结构印刷于第二介质板另一侧面,馈电网络端口通过所述匹配电路与所述馈电结构连接,对所述两条耦合线分别单独馈电;所述匹配电路印刷于所述第一介质板,并通过更改配置切换为第一匹配电路或第二匹配电路,所述第一匹配电路与所述第二匹配电路工作频带不同。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