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09195A
公开(公告)日:2001-08-22
申请号:CN00134909.0
申请日:2000-12-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25D9/00
Abstract: 涉及一种以电化学沉积法在金属材料表面制备复合膜层的方法。电沉积溶液的组分为0.01~0.15mol/LCa(NO3)2、0.01~0.05mol/LNH4H2PO4和1%~10%壳聚糖溶液,溶液pH值为3.1~5.2,电沉积条件为恒电压1~20V或恒电流1~10mA,温度30~60℃,沉积时间为0.1~10h。在金属基底表面涂覆的钙磷陶瓷中引入壳聚糖,使金属表面陶瓷复合膜层表面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及生物降解性,其陶瓷晶面具有择优取向,结晶度高,结构紧密。复合膜层与金属基底结合力达2.60MPa,满足临床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656365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11099172.8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纳米有序结构锶掺杂钙磷化合物膜层的制备方法,涉及医用金属领域。将待处理的医用植入材料预处理;对基底进行阴极电化学沉积,在基底表面获得纳米有序结构锶掺杂钙磷化合物膜层。通过电化学定向沉积在医用金属表面构筑与自然骨结构形似的纳米有序钙磷化合物/锶复合涂层,由此可大幅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并可实现临床应用。建立了制备微纳米有序二级结构磷酸八钙/锶复合涂层的方法。运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实现了钙磷化合物/锶复合膜层的表面构筑。本发明为高生物活性纳米有序复合人工骨材料制造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587442A
公开(公告)日:2005-03-02
申请号:CN200410071505.3
申请日:2004-07-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25D9/08
Abstract: 涉及一种通过电化学沉积在医用金属表面可控制备纳米有序羟基磷灰石涂层的新方法。电沉积溶液为含有1×10-3~1×10-4摩尔/L Ca2+和1×10-3~0.5×10-4摩尔/ LH2PO4-的电解液,控制电压在1~20V或电流密度为0.1~10mA/cm2,在钛或钛合金表面进行阴极电化学沉积。本发明通过控制电化学沉积参数的变化进行纳米羟基磷灰石电化学沉积,使纳米羟基磷灰石晶粒以不同的方式聚集形成微观形貌为花簇状、直立状、微孔状的具有二级结构的纳米有序羟基磷灰石涂层,形貌可控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材料是一种具有不同拓扑结构和均一化学性质的生物材料,可望大幅度提高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并实现临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316274A
公开(公告)日:2001-10-10
申请号:CN00134910.4
申请日:2000-12-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以电化学沉积法对金属材料表面钙磷陶瓷涂覆层进行化学改性处理的方法,以金属表面涂覆钙磷陶瓷样品为阴极,铂金电极为阳极,加入含0.01~0.15mol/LCa(NO3)2,0.01~0.05mol/LNH4H2PO4的电解液,于30~60℃,在恒电流或恒电压下进行电化学沉积。改性处理后的钙磷陶瓷表面形成具有完美结构的羟基磷灰石弥散微晶,形成有利于成骨诱导的活性修饰层,从而显著提高金属/钙磷陶瓷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2697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60170.3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南通群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IPC: C23C28/02 , C23C18/22 , C23C18/30 , C23C18/20 , C23C18/38 , C25D5/56 , C25D3/38 , C11D1/72 , C11D3/06 , C11D3/04 , C11D3/08 , C11D3/10 , C11D3/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膜表面高结合力铜金属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等离子体粗化:将聚酰亚胺膜置于电感耦合等离子刻蚀机中进行刻蚀处理,获得刻蚀后的聚酰亚胺膜;(2)碱开环及除油:将上述刻蚀后的聚酰亚胺膜置于除油液中配合超声振动方式进行热处理,获得表面洁净且开环的聚酰亚胺膜;(3)银盐活化:将上述聚酰亚胺膜放置于银盐活化溶液进行浸渍吸附活化,获得活化后聚酰亚胺膜;(4)化学镀铜:将上述活化后PI进行化学镀铜导电化;(5)电镀铜加厚:将上述导电化的PI电镀铜加厚。聚酰亚胺膜经过本发明的方法粗化、碱处理开环及除油、活化、化学镀铜和电镀铜加厚后,能够得到致密、连续均匀、与PI表面结合力良好的铜镀层,满足柔性电路与微电子领域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539501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362233.2
申请日:2011-11-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7/333
Abstract: 一种测量细胞内pH的微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电极材料。微电极设有金属基底,金属基底表面覆盖有一层对氢离子敏感的活性氧化钨膜。将钨丝清洗,晾干后在NaOH中以石墨为对电极进行刻蚀,得尖端尺寸在1μm以下的钨丝;使用热熔胶包封钨丝,得pH电极,电极的尖端部分裸露;在H2SO4中,以包封后的pH电极为工作电极,铂丝为对电极,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进行循环伏安活化表面氧化物WOX层,X=1~3,获得对氢离子敏感的氧化物膜;钨丝pH电极尖端悬空浸泡在H2SO4中,即得。工艺简单,成本低,操作简单,可在任何形状的表面制备对氢离子敏感的活性氧化钨膜,电极体积小,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2188C
公开(公告)日:2004-08-18
申请号:CN00134910.4
申请日:2000-12-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以电化学沉积法对金属材料表面钙磷陶瓷涂覆层进行化学改性处理的方法,以金属表面涂覆钙磷陶瓷样品为阴极,铂金电极为阳极,加入含0.01~0.15mol/L Ca(NO3)2,0.01~0.05mol/L NH4H2PO4的电解液,于30~60℃,在恒电流或恒电压下进行电化学沉积。改性处理后的钙磷陶瓷表面形成具有完美结构的羟基磷灰石弥散微晶,形成有利于成骨诱导的活性修饰层,从而显著提高金属/钙磷陶瓷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4239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910359956.3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C23F1/16 , C25D9/04 , A61L27/34 , A61L27/32 , A61L27/06 , A61L27/04 , A61L27/54 , A61L31/10 , A61L31/02 , A61L31/16 , A61L31/08
Abstract: 一种医用植入体表面兼具优良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涉及医用植入体。将待处理的医用植入体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医用植入体置于混合酸溶液中刻蚀;配制含ε‑聚赖氨酸的钙磷沉积液,在医用植入体表面构筑磷酸八钙与ε‑聚赖氨酸复合涂层,得医用植入体表面兼具优良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复合涂层。将ε‑聚赖氨酸引入磷酸八钙膜层的构筑过程中,可优化磷酸八钙膜层表面形貌,以利于细胞的生长和黏附,从而在保持磷酸八钙膜层优良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基础上,显著提高植入体的抗菌性。对于不同的医用植入体,均可直接在其表面构筑磷酸八钙与ε‑聚赖氨酸复合涂层,从而有效增强植入体表面的生物学性能和抗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56365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1099172.8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纳米有序结构锶掺杂钙磷化合物膜层的制备方法,涉及医用金属领域。将待处理的医用植入材料预处理;对基底进行阴极电化学沉积,在基底表面获得纳米有序结构锶掺杂钙磷化合物膜层。通过电化学定向沉积在医用金属表面构筑与自然骨结构形似的纳米有序钙磷化合物/锶复合涂层,由此可大幅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并可实现临床应用。建立了制备微纳米有序二级结构磷酸八钙/锶复合涂层的方法。运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实现了钙磷化合物/锶复合膜层的表面构筑。本发明为高生物活性纳米有序复合人工骨材料制造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042392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59956.3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C23F1/16 , C25D9/04 , A61L27/34 , A61L27/32 , A61L27/06 , A61L27/04 , A61L27/54 , A61L31/10 , A61L31/02 , A61L31/16 , A61L31/08
Abstract: 一种医用植入体表面兼具优良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涉及医用植入体。将待处理的医用植入体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医用植入体置于混合酸溶液中刻蚀;配制含ε-聚赖氨酸的钙磷沉积液,在医用植入体表面构筑磷酸八钙与ε-聚赖氨酸复合涂层,得医用植入体表面兼具优良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复合涂层。将ε-聚赖氨酸引入磷酸八钙膜层的构筑过程中,可优化磷酸八钙膜层表面形貌,以利于细胞的生长和黏附,从而在保持磷酸八钙膜层优良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基础上,显著提高植入体的抗菌性。对于不同的医用植入体,均可直接在其表面构筑磷酸八钙与ε-聚赖氨酸复合涂层,从而有效增强植入体表面的生物学性能和抗菌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