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53678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810071738.1
申请日:2008-09-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抗肿瘤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发酵基质,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发酵基质。提供一种抗肿瘤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的发酵基质及其发酵方法。分子式C14H16O4。发酵基质组成为葡萄糖为40~95g/L,马铃薯为100~300g/L,VB1为2~10mg/L,甘露醇为8~20g/L;陈海水为12%~25%,水补足1L。发酵方法为:将马铃薯去皮,切成小块,加水煮沸,取汁液连同配方中其它成分混合均匀;灭菌后,接种菌株A123,搅拌发酵,发酵液经过滤,除去菌体,收集发酵液用有机溶剂搅拌萃取,收集萃取所得的有机相,减压浓缩至干即为目标产物。
-
公开(公告)号:CN100422190C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610036892.6
申请日:2006-08-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493/08 , C12P17/18 , C12R1/645 , A61P35/00
Abstract: 抗肿瘤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真菌代谢产生的化合物,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用拟茎点霉A-1-2-3代谢产生的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与制法及在抗肿瘤药物或其他生物活性先导物中的应用。分子式为C14H16O4,制备时取菌种接种于培养基培养至发酵,加入乙酸乙酯、甲醇和乙酸混合溶剂,收集提取液减压浓缩至膏状,用水分散,萃取至无色,分别得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相浸膏。再分离,装柱,浓缩,洗脱,收集合并各个组分进行反相硅胶柱分离。取反相硅胶,装柱,洗涤,洗脱,收集每个柱体积的洗脱液,浓缩至干,收集第2个组分进行凝胶柱层析分离,取凝胶,装柱,洗脱,收集各组分。反复洗涤直至晶体表面无色素附着。
-
公开(公告)号:CN1903858A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610036892.6
申请日:2006-08-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493/08 , C12P17/18 , C12R1/645
Abstract: 抗肿瘤化合物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真菌代谢产生的化合物,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用拟茎点霉A-1-2-3代谢产生的去乙酰真菌环氧乙酯与制法及在抗肿瘤药物或其他生物活性先导物中的应用。分子式为C14H16O4,制备时取菌种接种于培养基培养至发酵,加入乙酸乙酯、甲醇和乙酸混合溶剂,收集提取液减压浓缩至膏状,用水分散,萃取至无色,分别得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相浸膏。再分离,装柱,浓缩,洗脱,收集合并各个组分进行反相硅胶柱分离。取反相硅胶,装柱,洗涤,洗脱,收集每个柱体积的洗脱液,浓缩至干,收集第2个组分进行凝胶柱层析分离,取凝胶,装柱,洗脱,收集各组分。反复洗涤直至晶体表面无色素附着。
-
公开(公告)号:CN1297668C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410045458.5
申请日:2004-05-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IPC: C12Q1/68 , G01N33/543
Abstract: 转基因产品的低密度基因芯片检测方法,涉及一种采用低密度基因芯片用于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方法。其步骤为:选择引物与探针;处理芯片载体;制备芯片:将探针溶于超纯水,加入点样液,将探针固定在已处理的芯片载体上,点样;多基因PCR扩增;MPCR产物标记;MPCR产物的芯片杂交试验;扫描分析和数据处理:将杂交反应后的芯片插入扫描仪的检测孔内,进行结果扫描和分析处理。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快速高效,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可同时对转基因产品中常用的启动子、终止子、筛选标记基因、抗除草剂基因、抗虫基因等9个外源DNA序列进行检测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291029C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200410084809.3
申请日:2004-10-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P17/18 , C07D493/08 , A61K31/366 , A61P35/00
Abstract: 化合物乙酸2-(8-甲基-9-氧杂-双环[4.2.1]九-2,4-二烯-7-基)-6-氧-3,6-二氢-2H-吡喃-3-基酯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真菌代谢产生的化合物,尤其是一种利用新分离获得的菜豆间座壳菌HLY2代谢产生的化合物Mycoepoxydiene,并将其作为抗肿瘤药物或其他生物活性的先导物。其步骤为:液体培养及发酵液处理,压浓缩至膏状;取硅胶用干法装柱至硅胶的沉降不再变动,洗脱;选取回收组分,进一步硅胶柱分离,取硅胶用干法装柱至硅胶的沉降不再变动,洗脱;将晶体用甲醇溶解后挥发溶剂重结晶,得到透明针状晶体。可用于抗肿瘤药物或其他生物活性的先导物。
-
公开(公告)号:CN1644705A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200410084809.3
申请日:2004-10-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P17/18 , C07D493/08 , A61K31/366 , A61P35/00
Abstract: 化合物乙酸2-(8-甲基-9-氧杂-双环[4.2.1]九-2,4-二烯-7-基)-6-氧-3,6-二氢-2H-吡喃-3-基酯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真菌代谢产生的化合物,尤其是一种利用新分离获得的菜豆间座壳菌HLY2代谢产生的化合物Mycoepoxydiene,并将其作为抗肿瘤药物或其他生物活性的先导物。其步骤为:液体培养及发酵液处理,压浓缩至膏状;取硅胶用于法装柱至硅胶的沉降不再变动,洗脱;选取回收组分,进一步硅胶柱分离,取硅胶用干法装柱至硅胶的沉降不再变动,洗脱;将晶体用甲醇溶解后挥发溶剂重结晶,得到透明针状晶体。可用于抗肿瘤药物或其他生物活性的先导物。
-
公开(公告)号:CN1626670A
公开(公告)日:2005-06-15
申请号:CN200310124158.1
申请日:2003-12-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涉及一种能够选择性地把海洋小单孢菌抗菌类群分离检出的方法。其步骤为制备样品,取上部菌悬液用于分离;配置培养基;配置重铬酸钾(K7Cr2O7)溶液、放线菌酮溶液,分别过滤除菌;倒平板;小单孢菌分离;斜面转接:取分离平板上小菌落转接于伊英逊斜面,继续培养获得成熟的菌株;挑取带紫红色的菌株。提供一种能够选择性地分离海洋小单孢菌,并根据菌株的颜色特征快速获得抗菌类群的方法。通过测定,发现小单孢菌抗菌活性菌株主要集中在产紫色可溶色素的类群中,该类群70%~80%的菌株具有抗菌活性,可获得高比例的抗菌活性菌株,大大地提高了筛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271737A
公开(公告)日:2000-11-01
申请号:CN00106345.6
申请日:2000-05-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B37/00 , C12P19/04 , A61K31/715
Abstract: 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制备的多糖,生产工艺步骤为分离获得土壤杆菌1202菌株;制作种子培养液;发酵;提取,即得多糖产品。由于筛选了先进的配方与工艺,因此所获得的1202多糖具有良好的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作为单一有效活性组分用于制备增强免疫剂药物等。产量高、成本低,含多糖在9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3122A
公开(公告)日:1997-10-29
申请号:CN96105432.8
申请日:1996-04-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福建省医药保健品厦门进出口公司 , 福建省东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厦门研究所
Abstract: 涉及一种沙棘蛋黄保健油及其制造方法,由75%~85%沙棘种子、8%~14%鸡蛋蛋黄粉和7%~11%鹌鹑蛋黄粉组成主体成分,鸡蛋、鹌鹑蛋取蛋黄烘干、粉碎、沙棘种子烘干粉碎,三者加酒精萃取,然后浓缩、回收酒精,将98%提取浓缩液、1.5%~1.9%的β-胡萝卜素和0.1%~0.5%牛磺酸混匀后加工成胶囊。产品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酯、脂溶性维生素和牛磺酸,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保健具有一定的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01235040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810070627.9
申请日:2008-02-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493/04 , A61K31/336 , A61P31/04 , C12P17/08 , C12R1/645
Abstract: 拟茎点菌素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两种化合物。提供一类来源于海藻真菌的具有强抗菌活性,可应用于抗菌药物的拟茎点菌素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海藻真菌为拟茎点属hzla01-1(Phomopsis sp.hzla01-1)。化合物分别为拟茎点菌素化合物A和B,化合物A为无色油状物,化合物B为无色针状晶体。拟茎点属hzla01-1的种子培养,拟茎点属hzla01-1的发酵培养,拟茎点菌素化合物的提取,拟茎点菌素化合物的精制。经药理实验证实该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可用于制备新的抗菌药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