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73613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355201.8
申请日:2015-06-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F7/14
Abstract: 一种采用碳化法连续生产氧化铝的方法,涉及氧化铝。包括以下步骤:1)将偏铝酸钠溶液连续地加入到反应装置中,通入空气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进行成胶,得到pH值为9~12的浆液;2)将步骤1)所得浆液进行老化后固液分离,将所得固体干燥、焙烧,即得氧化铝。通过将偏铝酸钠溶液连续地加入到反应装置中,使气液充分接触,克服了间歇法生产氧化铝的缺陷。具有生产过程稳定、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廉、装置易于清洗等优点,并且制备得到的氧化铝比表面积大、孔容适宜。
-
公开(公告)号:CN104646006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310597078.1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Inventor: 方维平 , 赵愉生 , 赖伟坤 , 赵元生 , 许颖睿 , 张志国 , 伊晓东 , 周志远 , 王燕 , 于双林 , 张春光 , 程涛 , 谭青峰 , 崔瑞利 , 范建光 , 刘佳澎 , 任春晓 , 魏静
IPC: B01J23/883 , B01J35/10 , C10G4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加氢脱氮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由活性组分Mo、Ni及复合型载体SiO2‑Al2O3组成,各组分相对重量含量为:Mo10%~20%,Ni2%~8%,SiO220%~50%,余为Al2O3;将铝源、硅源与尿素溶解搅拌,加入淀粉混合搅拌均匀,再将镍钼前驱体直接引入混合体系,最后经干燥焙烧制成催化剂;所制催化剂比表面积220‑340m2/g,孔体积0.4‑0.6cm3/g,且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及可调变的酸性,本方法的优点在于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载体及催化剂一步形成,制备周期短,制备过程节省大量用水,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且所制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脱氮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59120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061404.6
申请日:2015-02-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复合孔道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复合孔道催化材料。将铝源、硅源、模板剂、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经老化、热处理后降至室温,再经离心、洗涤、干燥、焙烧,即得具有复合孔道催化材料。提高了所得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了材料的表面酸性位,使得催化材料具有较强的酸性,适用于烃类物质加氢裂化和异构化反应,可以得到粒径均一且可控的分子筛晶粒,且在合成过程中氧化铝材料的微观棒状结构得到很好地维持,确保了材料中微孔和介孔的同时存在,提升了材料的通透性;在氧化铝材料中原位合成分子筛,降低制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646006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597078.1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Inventor: 方维平 , 赵愉生 , 赖伟坤 , 赵元生 , 许颖睿 , 张志国 , 伊晓东 , 周志远 , 王燕 , 于双林 , 张春光 , 程涛 , 谭青峰 , 崔瑞利 , 范建光 , 刘佳澎 , 任春晓 , 魏静
IPC: B01J23/883 , B01J35/10 , C10G4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加氢脱氮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由活性组分Mo、Ni及复合型载体SiO2-Al2O3组成,各组分相对重量含量为:Mo 10%~20%,Ni 2%~8%,SiO2 20%~50%,余为Al2O3;将铝源、硅源与尿素溶解搅拌,加入淀粉混合搅拌均匀,再将镍钼前驱体直接引入混合体系,最后经干燥焙烧制成催化剂;所制催化剂比表面积220-340m2/g,孔体积0.4-0.6cm3/g,且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及可调变的酸性,本方法的优点在于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载体及催化剂一步形成,制备周期短,制备过程节省大量用水,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且所制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脱氮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591205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61404.6
申请日:2015-02-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复合孔道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复合孔道催化材料。将铝源、硅源、模板剂、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经老化、热处理后降至室温,再经离心、洗涤、干燥、焙烧,即得具有复合孔道催化材料。提高了所得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了材料的表面酸性位,使得催化材料具有较强的酸性,适用于烃类物质加氢裂化和异构化反应,可以得到粒径均一且可控的分子筛晶粒,且在合成过程中氧化铝材料的微观棒状结构得到很好地维持,确保了材料中微孔和介孔的同时存在,提升了材料的通透性;在氧化铝材料中原位合成分子筛,降低制备成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