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8046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03628.8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209/18 , A01N43/84 , A01P3/00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吲哚取代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化学结构通式如式VI:或VII:本发明公开了上述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合成路线及制备方法与用作杀菌剂的用途,以及其与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或增效剂以及商品杀菌剂组合使用在防治农业、林业、园艺病害中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2263572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287278.3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
IPC: A61K31/135 , A61P25/28 , A61P3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右旋氯胺酮在制备治疗治疗脱髓鞘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领域。本发明以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证实了盐酸艾司氯胺酮可以缓解模型动物神经功能损伤,减轻髓鞘病变,抑制脊髓组织中p‑RIP3及p‑MLKL表达,从而为临床上防治脱髓鞘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207618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1165444.2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
IPC: A61K31/135 , A61P29/00 , A61P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右旋氯胺酮在制备治疗全身性炎症反应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领域。本发明以小鼠为模型,证实了右旋氯胺酮可以减轻TNF‑α诱导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可以缓解小鼠盲肠损伤及细胞坏死样凋亡,抑制盲肠组织中p‑RIP3及p‑MLKL表达,从而为临床上防治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提供新的思路与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3480466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0703628.8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209/18 , A01N43/84 , A01P3/00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吲哚取代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化学结构通式如式VI:#imgabs0#或VII:#imgabs1#本发明公开了上述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合成路线及制备方法与用作杀菌剂的用途,以及其与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或增效剂以及商品杀菌剂组合使用在防治农业、林业、园艺病害中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301863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065125.2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视听觉偶联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声光程控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支撑三脚架、LED小灯泡、小喇叭、存储器、音频播放器、变频模块、LED小灯泡变压器、电源驱动、微处理器芯片、PCB板;该装置由微处理器芯片控制变频模块由音频播放器产生特定频率的声音对动物进行刺激,配合LED小灯泡的灯光刺激,可以定向的使动物模型脑内产生γ波;非侵入性视听觉偶联刺激的方法来改善卒中后抑郁;该装置还可实现多通道,可调频,还具有远程程控监测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93996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58774.7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413/06 , A01N43/84 , A01P3/00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并呋喃取代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化学结构通式如式VII:本发明公开了上述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合成路线及制备方法、农药组合物中的应用以及与杀菌剂组合在防治农业、林业和园艺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12279979U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20212117.7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产氢内芯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包括装接在一起的产氢部和透气部;所述产氢部与口鼻处相对应;所述产氢部包括不易透气的第一外层、透气的第一内层及位于第一外层和第一内层之间的内芯,所述内芯包括产氢物质。本实用新型的内置产氢内芯的口罩可伴随呼吸产生一定的氢气供人体吸入,同时减少戴口罩时水和二氧化碳的重吸入,降低寒冷空气对人呼吸道的刺激,提高了戴口罩时人体的舒适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