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13505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046446.3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8F212/32 , C08F230/08 , C08F2/38
Abstract: 一种含三氮唑基团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含多个活性配位点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聚合物。其特点是充分利用“Click”点击化学反应高效、条件温和以及反应快速的优点,结合RAFT活性聚合方法,制备出含多个以氮为配位点的多面体齐聚倍半硅氧烷共聚物。本发明制备的含1,2,3-三氮唑基团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共聚物在药物载体、金属离子传感器和吸附分离材料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936937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096976.3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顺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8F290/06 , C08F226/06 , C08F212/32 , C08F2/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离子响应和pH响应性的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吡啶化合物、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引发剂、链转移剂溶解在溶剂中,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活性聚合制备出所述无规共聚物。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无规共聚物能够在水中自组装成稳定胶束,通过改变水溶液的pH值可控制胶束的形貌,在三氯甲烷中加入金属离子形成胶束,可同时负载和释放亲水和疏水药物,在医药治疗、靶向治疗、重金属吸附及生物材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191681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01128.2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13/02 , C08F220/54 , C08F212/08 , C08F2/22
Abstract: 一种具有温度敏感性的多级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刺激响应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采用无皂乳液法制备聚(异丙基丙烯酰胺—苯乙烯)小球;其次利用水油界面的极性差异以及聚(异丙基丙烯酰胺—苯乙烯)微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通过二次组装得到一种具有温度敏感性的多级复合微球。本发明的复合微球由多个纳米小球组装,当其达到突变温度时可以发生解组装,且突变温度可以通过调整异丙基丙烯酰胺和苯乙烯之间的比例来控制,因而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191680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098988.5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13/02
Abstract: 一种pH敏感的复合中空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智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以可聚合的马来酸异醇双酯为表面活性剂,加入苯乙烯和乙烯基吡啶反应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聚(马来酸异醇双酯—苯乙烯—乙烯基吡啶)纳米小球;其次,利用聚(马来酸异醇双酯—苯乙烯—乙烯基吡啶)纳米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不同溶液的亲和性差异,使之在两相界面发生二次组装形成一种具有pH敏感性的复合中空微球。本发明复合中空微球由多个微球组装而成,改变pH可以使其发生解组装,且pH响应值可以通过调整苯乙烯和乙烯基吡啶之间的比例来控制,方法简单,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智能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160077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044777.3
申请日:2013-02-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含POSS自润滑型耐磨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组装-聚合-分散”一体化的方法,首先合成出可聚合的倍半硅氧烷马来酸聚乙二醇酯(简写POSS-MA-PEG)作为乳化剂,通过组装作用将润滑油包裹起来形成含润滑油的纳米级粒子;然后在交联剂作用下稳定其结构,使之具有缓慢释放润滑油功能,起到自润滑效应;最后连同环氧树脂、固化剂、交联剂、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固化制得含POSS自润滑型耐磨环氧树脂。本发明不仅解决了无机纳米粒子在环氧树脂树脂中的分散问题,其中POSS的刚性及笼状结构使环氧树脂的耐磨性能得到很大提升,而且润滑油@POSS-MA-PEG复合“滚珠”大大降低了环氧树脂的摩擦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3861639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097154.7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31/06 , C07C213/02 , C07C209/36 , C07C215/76 , C07C21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金/含倍半硅氧烷聚合物杂化粒子,以含POSS的双亲大分子自组装成的胶束为载体和纳米金为负载,所述载体的尺寸为100~150nm,所述纳米金的尺寸为5~10nm。本发明将含POSS的双亲大分子自组装成胶束作为载体,通过有效负载纳米金,得到一种具有高效催化活性的杂化粒子,不仅克服了传统贵金属催化剂分散性差的缺点,而且大大减少贵金属的使用量,降低制造成本,在空气净化、生物催化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3450725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310352655.0
申请日:2013-08-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环境友好型含氟硅重防腐环氧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涂料配方为:含氟环氧树脂30~70g、固化剂10~40g、POSS0.1~5g、硅烷偶联剂0.5~5g、活性稀释剂10~30g、分散剂0.5~3g、光稳定剂0.1~3g。本发明的涂料含氟量高、对基材粘附好、施工工艺简单,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耐候性,特别适合苛刻条件下的防腐蚀涂层,且不采用有机挥发性溶剂组分而用可参与固化反应的活性稀释剂作为溶剂,兼具环保功能,具有极大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182276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10101134.8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13/02
Abstract: 一种具有多级结构的磁场响应型球形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刺激响应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采用两步组装法,首先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制得内包四氧化三铁的核壳结构磁性聚合物纳米球,通过分子设计使纳米微球壳层具有一定功能化;其次,在溶剂与磁性聚合物微球壳层功能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水油界面极性差异共同作用下进行二次组装,得到一种具有多级结构的磁场响应型球形微胶囊。本发明球形微胶囊由多个磁性纳米球聚集而成,通过外加交替磁场可以实现对其解组装,有望在乳液稳定、微反应器等多个领域得到良好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43042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310045055.X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顺磁聚合物微球磁共振成像对比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用于诊疗的磁共振成像对比剂及其制备方法。聚合物微球由可聚合的双亲大分子、苯乙烯单体以及Fe3O4纳米粒子经过一次投料聚合而成。微球具有核-壳结构,内核包裹超顺磁Fe3O4颗粒,壳层表面含有丰富的功能基团。通过偶联靶向分子可使微球具有靶向功能,适用于特定疾病的靶向磁共振成像。本发明超顺磁聚合物微球合成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微球粒径可控、形态稳定、生物相容性好、MRI成像效果好,具有很好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041862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63054.X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磁性分离的纳米钒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可磁性分离的纳米钒复合催化材料将磁性颗粒内嵌在有机内核中,使其具有优异的耐酸耐碱性,可以应用在硫酸工业和有机化工原料合成等领域;本发明将乙酰丙酮钒负载在微球载体的表面,使其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且不易团聚;本发明的可磁性分离的纳米钒复合催化材料可以通过磁分离的方法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回收,减小了分离过程的能耗,降低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