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模板制备四氧化三钴多层空心纳米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46340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390430.9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免模板制备四氧化三钴多层空心纳米球的方法,涉及无机纳米功能材料。制备前驱体:将无机钴盐、酒石酸钠、六次甲基四胺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收集产物,洗涤,干燥,得前驱体,所述前驱体为粉红色粉末;制备四氧化三钴多层壳空心微米球:将所得的前驱体煅烧,得四氧化三钴多层空心纳米球。以去离子水为反应溶剂,通过简单温和的液相法在低温下合成分散性良好的纳米球状前驱体,通过在空气中煅烧得到Co3O4多层空心纳米球。制备的Co3O4纳米球具有多层空心的结构,纯度高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产物具有纯度高、结晶性好、分散性好的优点,在多相催化、气敏传感器、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一种可用于锂电池的杨梅状富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85913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0628128.8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用于锂电池的杨梅状富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提供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和环境友好,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容量与电压稳定性的一种可用于锂电池的杨梅状富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过渡金属盐中的至少一种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混合盐溶液A;2)将碳酸盐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B;3)在连续搅拌反应釜中加入酒石酸盐溶液;4)将溶液A和溶液B泵入反应釜中反应;5)反应结束后收集产物,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后制得碳酸盐前驱体;6)将干燥后的碳酸盐前驱体置于马弗炉中煅烧,制得到氧化物前驱体;7)将氧化物前驱体与锂盐混合,热处理后制备出杨梅状富锂正极材料。

    一种免模板制备四氧化三钴多层空心纳米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46340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711390430.9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免模板制备四氧化三钴多层空心纳米球的方法,涉及无机纳米功能材料。制备前驱体:将无机钴盐、酒石酸钠、六次甲基四胺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收集产物,洗涤,干燥,得前驱体,所述前驱体为粉红色粉末;制备四氧化三钴多层壳空心微米球:将所得的前驱体煅烧,得四氧化三钴多层空心纳米球。以去离子水为反应溶剂,通过简单温和的液相法在低温下合成分散性良好的纳米球状前驱体,通过在空气中煅烧得到Co3O4多层空心纳米球。制备的Co3O4纳米球具有多层空心的结构,纯度高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产物具有纯度高、结晶性好、分散性好的优点,在多相催化、气敏传感器、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一种多孔微米棒状四氧化三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489885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10012751.4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孔微米棒状四氧化三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四氧化三钴。所述多孔微米棒状四氧化三钴呈多孔微米棒状结构,多孔微米棒的直径为0.5~3μm,长度为5~20μm,孔径为30~90nm。制备方法:1)将钴盐、二水合草酸、六次甲基四胺加入溶剂中得混合液,将混合液加热,反应后,得棒状二水合草酸钴前驱体;2)将步骤1)所得棒状二水合草酸钴前驱体煅烧后,即得多孔微米棒状四氧化三钴。所述多孔微米棒状四氧化三钴可在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中应用。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以水为溶剂,采用较低温度加热的沉淀反应,不需要添加有机溶剂和高温高压环境,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多孔微米棒状四氧化三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489885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12751.4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 H01M4/1391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多孔微米棒状四氧化三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四氧化三钴。所述多孔微米棒状四氧化三钴呈多孔微米棒状结构,多孔微米棒的直径为0.5~3μm,长度为5~20μm,孔径为30~90nm。制备方法:1)将钴盐、二水合草酸、六次甲基四胺加入溶剂中得混合液,将混合液加热,反应后,得棒状二水合草酸钴前驱体;2)将步骤1)所得棒状二水合草酸钴前驱体煅烧后,即得多孔微米棒状四氧化三钴。所述多孔微米棒状四氧化三钴可在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中应用。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以水为溶剂,采用较低温度加热的沉淀反应,不需要添加有机溶剂和高温高压环境,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可用于锂电池的杨梅状富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85913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28128.8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用于锂电池的杨梅状富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提供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和环境友好,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容量与电压稳定性的一种可用于锂电池的杨梅状富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过渡金属盐中的至少一种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混合盐溶液A;2)将碳酸盐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B;3)在连续搅拌反应釜中加入酒石酸盐溶液;4)将溶液A和溶液B泵入反应釜中反应;5)反应结束后收集产物,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后制得碳酸盐前驱体;6)将干燥后的碳酸盐前驱体置于马弗炉中煅烧,制得到氧化物前驱体;7)将氧化物前驱体与锂盐混合,热处理后制备出杨梅状富锂正极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