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0665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0568264.6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镓锗酸锌长余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采用水热法联合溶胶凝胶‑酸解法制备了镓锗酸锌长余辉纳米材料Zn1.3Ga1.4Ge0.3O4:0.5%Cr3+,规避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材料颗粒大、易团聚的问题,所制备的产物纯净度高,同时又显著提升了水热法制备材料较弱的余辉强度,使其在生物成像窗口范围内呈现双发射峰,余辉时间长、发光强度大,相比现有材料其发光强度增强了5‑6倍。
-
公开(公告)号:CN114854412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398145.6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IPC: C09K11/7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紫外激发的窄带深蓝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的化学结构式为:Ln2Si2O7:xBi3+,其中Ln为Sc,Gd,Y,Lu中的至少一种,1≤x≤6,其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按照化学式Ln2Si2O7:xBi3+中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含Ln化合物,含Si化合物,含Bi化合物,将化合物混合后研磨均匀,得到混合物;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混合物加热煅烧,然后冷却,得到近紫外激发的窄带深蓝发光材料。本发明通过阳离子取代,将Ln2Si2O7:xBi3+(Ln=Sc,Gd,Y,Lu)的荧光从450nm调整到403‑422nm,最强的吸收峰位于n‑UV区(370‑380nm),其中,Sc2Si2O7:Bi3+在372nm n‑UV激发下产生403nm深蓝色发光,FWHM为41nm,量子产率为41.2%,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其在全光谱照明领域应用潜力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11687954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42354.X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IPC: G01N33/543 , G01N33/577 , G01N33/532 ,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DF‑15检测卡的制备方法及其试剂盒与使用方法,其采用金八面体探针作为标志物,金八面体探针的成份为AuNO@4‑MBA,其中,AuNO为金八面体,@表示拉曼信号分子4‑巯基苯甲酸修饰在AuNO表面。本发明采用4‑MBA标记的金八面体探针标记的抗GDF‑15的单克隆抗体,该免疫复合物将被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另一个抗GDF‑15的单克隆抗体捕获,借助拉曼光谱仪读取检测线的特征峰强度或者根据显色强度,样品检测灵敏度高,可根据显色直接判读阴阳性,具有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检测快速简便等特点,可用于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60665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68264.6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镓锗酸锌长余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采用水热法联合溶胶凝胶‑酸解法制备了镓锗酸锌长余辉纳米材料Zn1.3Ga1.4Ge0.3O4:0.5%Cr3+,规避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材料颗粒大、易团聚的问题,所制备的产物纯净度高,同时又显著提升了水热法制备材料较弱的余辉强度,使其在生物成像窗口范围内呈现双发射峰,余辉时间长、发光强度大,相比现有材料其发光强度增强了5‑6倍。
-
-
公开(公告)号:CN111308103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0191498.X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IPC: G01N33/74 , G01N33/72 , G01N33/68 , G01N33/577 , G01N33/573 , G01N33/558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肺五联检测试剂盒及其稀土纳米荧光检测卡和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定量检测人血液中cTnI/CKMB/Myo/D‑Dimer/NT‑proBNP的含量,利用稀土纳米荧光微球检测技术,可避免样本本身荧光干扰,荧光微球为稀土氟化物近红外二区发光纳米材料具有背景低,发光寿命长,荧光信号强,信噪比高等优势,标记通过共价键将微球与抗体连接,标记产物稳定,具有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检测快速简便等特点,可帮助医生在早期准确地诊断心肺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5285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34060.4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 ,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IPC: A61K49/00
Abstract: 一种用于无创评估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靶向分子探针,涉及医学技术领域。以稀土纳米颗粒NaErF4为内核,表面覆盖NaYF4,合成稀土核壳纳米颗粒NaErF4@NaYF4(ErNPs),在NaYF4层的外表面通过修饰PAA以提供羧基,通过EDC/NHS活化羧基,偶联靶向CXCR4的肿瘤特异性导向肽Balixafortide(POL6326),从而合成NIR‑Ⅱb发光的稀土纳米探针ErNPs@POL6326。基于近红外二b区成像判定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实现术前无创实时判断前哨淋巴结转移状态,避免过度活检,辅助术中腋窝淋巴结分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23127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50866.6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IPC: C09K1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激活的紫外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的化学表达式为Zn2Al2SiO7,通过Yb进行掺杂后化学式为Zn2Al2SiO7:x%Yb3+,其中0.25≤x≤1.5,其制备方法包含按照2:1:1:0.5x%对ZnO,Al2O3,SiO2,Yb2O3进行混料及研磨,于800℃下预烧2h,再次研磨及1000℃~1300℃,焙烧时间为5h几个步骤。该方案成功制备Zn2Al2SiO7:Yb3+这一具有广泛吸收区域的光致发光材料,其余辉发射峰位于380nm附近,位于200~400nm区间内,且余辉时间长,超过8小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材料制备方法制备简单,通过熔融法合成了新型镧系发光材料,是一种高效、温和、成本极低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98068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412106.9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掺杂的紫外长余辉发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材料的化学表达式为Mg4Y2‑xLuxGe3O13:aBi3+:bM,其中,Bi3+为发光中心离子,M为Li+,Sm3+,Yb3+,Gd3+中的至少一种,其中,0≤x≤2,0.25%≤a≤2%,0%≤b≤15%。该材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煅烧温度为1300℃,煅烧时间5小时。本发明通过元素种类及元素含量,实现了从340nm到330nm的余辉发光峰的调节;本发明合成的长余辉材料能够被紫外灯激发,并且通过共掺杂不同的离子和调节掺杂离子的浓度,极大增强了其330nm左右余辉性能,紫外余辉发光时长可持续8小时以上。该材料还可以结合光催化剂TiO2合成一种新型的光催化剂,表现出持久的光催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45166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26790.4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设计肿瘤分子影像诊断和治疗探针分子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荧光成像导航肿瘤切除和光热治疗的纳米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纳米探针可以负载近红外染料IR820,在正常组织中,通过竞争吸收作用,量子点不发光;在肿瘤细胞中,病毒有机硅壳层中的四硫键可以被肿瘤微环境中谷胱甘肽降解,触发释放出负载的IR820,从而量子点可以发出1650nm的荧光用于高效特异的NIR IIb荧光成像引导的肿瘤手术切除,增加手术彻底性。此外,IR820还可以用于远端转移灶的NIR IIb荧光成像指导的光热治疗,增加治疗彻底性,提高病人的远期生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