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位车刀片及可转位车刀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0033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442166.X

    申请日:2022-11-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切削刀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转位车刀片及可转位车刀。其中,一种可转位车刀片,包括刀片本体,刀片本体包括第一表面,位于刀片本体的一侧;第二表面,位于刀片本体的另一侧并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侧面,设置有多个且用于连接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与侧面相交的位置处具有前刀面,前刀面与侧面的交线处形成切削刃,切削刃的两端形成有圆弧切削刃,相邻的切削刃通过圆弧切削刃连接;圆弧切削刃至第一表面中心的角平分线上设有依次升高的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及第三凸台;第二凸台的两侧分布有两个第四凸台。本申请提供的可转位车刀片能够适应不同硬度、强度的材料在不同切削条件下断屑要求。

    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46874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010348258.6

    申请日:2020-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包括刀片本体;所述刀片本体的轮廓投影为大致长方形形状;所述刀片本体具有相互平行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连接上、下表面并与之垂直的侧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侧面相交形成切削刃部;所述切削刃部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条长切削刃、相互平行两条短切削刃、以及分别将彼此相邻的长切削刃和短切削刃连接起来的圆角切削刃;在切削刃部的内侧设置有合适大小及数量的水滴型凸起,同时长切削刃相对圆角切削刃设置一个下降的尺寸。本发明可以利用水滴型凸起与切削刃部的配合来应对不同的切削厚度,使切屑稳定卷曲折断并顺畅的排出。

    一种可转位车刀片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30077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608102.7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转位车刀片,包括刀片本体;所述刀片本体的轮廓投影为大致长方形形状;所述刀片本体具有相互平行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连接上、下表面并与之垂直的侧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侧面相交形成切削刃部;所述切削刃部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条长切削刃、相互平行的两条短切削刃、以及分别将彼此相邻的长切削刃和短切削刃连接起来的且处于长方形的角部位置的圆弧切削刃;在圆弧切削刃的前刀面处设有至少一个底部为圆弧状的凹槽和至少一个保龄球形状的凸起。本发明用于切削加工金属零件,能够对火车轮不同程度磨损、不同车轮硬度进行材料移除;具有较好的断屑、较高的刀具寿命及抗崩性。

    一种可转位车刀片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3007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010608102.7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转位车刀片,包括刀片本体;所述刀片本体的轮廓投影为大致长方形形状;所述刀片本体具有相互平行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连接上、下表面并与之垂直的侧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侧面相交形成切削刃部;所述切削刃部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条长切削刃、相互平行的两条短切削刃、以及分别将彼此相邻的长切削刃和短切削刃连接起来的且处于长方形的角部位置的圆弧切削刃;在圆弧切削刃的前刀面处设有至少一个底部为圆弧状的凹槽和至少一个保龄球形状的凸起。本发明用于切削加工金属零件,能够对火车轮不同程度磨损、不同车轮硬度进行材料移除;具有较好的断屑、较高的刀具寿命及抗崩性。

    一种用于金属材料切削加工的可转位切削刀片

    公开(公告)号:CN11031509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1910577215.2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材料切削加工的可转位切削刀片,包括刀片本体,为多边形形状,上、下表面与侧面的相交处构成切削刃;所述上、下表面中,由切削刃向内延伸设有前刀面;在所述刀片本体的角部,所述切削刃包括处于刀尖位置处的圆弧状角刃和配置于圆弧状角刃两侧的侧刃;在刀尖部内侧的前刀面上,与所述切削刃相对间隔的形成有悬伸的凸台,凸台向圆弧状角刃方向连接有条状的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与圆弧状角刃及侧刃间形成具有一定容积的凹部,以利用该凹部来平滑的控制各种条件下的切屑。本发明在大中小不同的切深范围内能使切屑自然的弯曲,使切屑更加稳定的卷曲排出,并具有能够有效控制切屑流向,降低切削阻力的特点。

    一种用于金属材料切削加工的可转位切削刀片

    公开(公告)号:CN11031509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577215.2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材料切削加工的可转位切削刀片,包括刀片本体,为多边形形状,上、下表面与侧面的相交处构成切削刃;所述上、下表面中,由切削刃向内延伸设有前刀面;在所述刀片本体的角部,所述切削刃包括处于刀尖位置处的圆弧状角刃和配置于圆弧状角刃两侧的侧刃;在刀尖部内侧的前刀面上,与所述切削刃相对间隔的形成有悬伸的凸台,凸台向圆弧状角刃方向连接有条状的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与圆弧状角刃及侧刃间形成具有一定容积的凹部,以利用该凹部来平滑的控制各种条件下的切屑。本发明在大中小不同的切深范围内能使切屑自然的弯曲,使切屑更加稳定的卷曲排出,并具有能够有效控制切屑流向,降低切削阻力的特点。

    切削刀片及刀具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408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457342.6

    申请日:2024-1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刀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切削刀片及刀具,侧导屑面形成高低不等的波浪形曲面,且远离侧前刀面一侧的波浪形曲面沿Z向较靠近侧前刀面一侧的波浪形曲面靠近底面,有利于切削产生的铁屑沿着侧前刀面流向侧导屑面,将侧导屑面设置为波浪形曲面使得铁屑与侧导屑面点接触,通过减小铁屑与侧导屑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铁屑与侧导屑面之间的摩擦,降低切削温度,提高切削刀片的耐磨性能,从而提高切削刀片的使用寿命。

    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68748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48258.6

    申请日:2020-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包括刀片本体;所述刀片本体的轮廓投影为大致长方形形状;所述刀片本体具有相互平行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连接上、下表面并与之垂直的侧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侧面相交形成切削刃部;所述切削刃部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条长切削刃、相互平行两条短切削刃、以及分别将彼此相邻的长切削刃和短切削刃连接起来的圆角切削刃;在切削刃部的内侧设置有合适大小及数量的水滴型凸起,同时长切削刃相对圆角切削刃设置一个下降的尺寸。本发明可以利用水滴型凸起与切削刃部的配合来应对不同的切削厚度,使切屑稳定卷曲折断并顺畅的排出。

    一种车刀片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880578U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22830633.2

    申请日:2023-10-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刀片,该车刀片包括:由至少四个侧面相连围合而成的刀片体、贯穿刀片体顶面与底面的贯穿孔;该刀片体的顶面与侧面相接边缘形成侧面切削刃,且相连两侧面切削刃的结合处构成圆弧切削刃;该刀片体的顶面具有若干个内凹的卷屑槽,各卷屑槽沿所述顶面边缘向内偏移形成;且各卷屑槽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若干个弧面凸起,各所述弧面凸起上沿刀片体顶面的对角线对称排列,且朝向圆弧切削刃的弧面上凹陷形成断屑部。本新型提供的车刀片,其结构简单、制作简便、易实现且成本低,解决现有车刀片难以实现粗加工与精加工的需求,切削阻力大,精加工时断屑性能差的问题。

    可转位车刀片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384616U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21234445.3

    申请日:2020-06-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转位车刀片,包括刀片本体;所述刀片本体的轮廓投影为大致长方形形状;所述刀片本体具有相互平行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连接上、下表面并与之垂直的侧面;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侧面相交形成切削刃部;所述切削刃部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条长切削刃、相互平行的两条短切削刃、以及分别将彼此相邻的长切削刃和短切削刃连接起来的且处于长方形的角部位置的圆弧切削刃;在圆弧切削刃的前刀面处设有至少一个底部为圆弧状的凹槽和至少一个保龄球形状的凸起。本实用新型用于切削加工金属零件,能够对火车轮不同程度磨损、不同车轮硬度进行材料移除;具有较好的断屑、较高的刀具寿命及抗崩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