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

    公开(公告)号:CN109445638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811327275.0

    申请日:2018-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包含抗反射结构以及多个触控电极。抗反射结构包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上、导电层位于第二绝缘层上、第三绝缘层位于第二绝缘层上以及第四绝缘层位于第三绝缘层上。第一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氧化硅或氮化硅,且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0.1微米至2微米。第二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氧化硅或氧化锶,且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为0.001微米至0.1微米。导电层的材料包含钼,且导电层的厚度为0.01微米至0.05微米。第四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氮化硅,且第四绝缘层的厚度为0.001微米至0.3微米。这些触控电极位于第三绝缘层与第四绝缘层之间。

    触控显示面板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67429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11209.0

    申请日:2020-02-24

    Abstract: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电容传感器层以及屏蔽层。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发光组件阵列;第二基板平行于第一基板,并与第一基板间具有间隙;电容传感器层设置于第二基板面对第一基板的一侧,电容传感器层包含多个电容感测组件;屏蔽层设置于电容传感器层与第二基板之间,屏蔽层具有电磁屏蔽图样,电磁屏蔽图样遮蔽部分的多个电容感测组件。其中,多个电容感测组件中,被电磁屏蔽图样遮蔽者定义为压力感测单元,未被电磁屏蔽图样遮蔽者定义为触控感测单元。

    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

    公开(公告)号:CN10944563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327275.0

    申请日:2018-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包含抗反射结构以及多个触控电极。抗反射结构包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上、导电层位于第二绝缘层上、第三绝缘层位于第二绝缘层上以及第四绝缘层位于第三绝缘层上。第一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氧化硅或氮化硅,且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0.1微米至2微米。第二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氧化硅或氧化锶,且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为0.001微米至0.1微米。导电层的材料包含钼,且导电层的厚度为0.01微米至0.05微米。第四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氮化硅,且第四绝缘层的厚度为0.001微米至0.3微米。这些触控电极位于第三绝缘层与第四绝缘层之间。

    一种OLED显示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23077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0970003.1

    申请日:2017-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OLED显示装置,具有相对的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朝向该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OLED阵列,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借由封框胶黏结,该第一基板朝向该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无机黑矩阵层,该无机黑矩阵层与该OLED阵列对应。本发明的OLED显示装置,由于设置了无机黑矩阵层,从而降低了光线反射率,在使用者正视OLED显示装置时,提高了显示装置的对比,在斜视OLED显示装置时,减少了色偏。由于是黑矩阵层的材质为无机物,其可以承受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黏结时的高制程温度而不会被破坏。

    像素电路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34427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382652.6

    申请日:2014-08-06

    Abstract: 一种像素电路,包含一储能元件、一驱动晶体管、一第一晶体管、一第二晶体管、一第三晶体管、一第四晶体管以及一第五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与储能元件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用以选择性地接收一数据电压或一预充电压。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用以接收一扫描信号。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第四晶体管的栅极用以接收一发光致能信号。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在提供相同的数据电压的状况下,纵使驱动晶体管的临界电压产生偏移,仍然可以产生相同的驱动电流来驱动发光元件。如此一来,可改善显示画面亮度不均匀的现象。

    显示面板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47075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110342745.2

    申请日:2011-1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4 H01L27/3258 H01L27/3276

    Abstract: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薄膜晶体管元件、图案化介电层、图案化金属层以及桥接导线。薄膜晶体管元件位于显示区内。图案化介电层包括层间介电层位于显示区内并位于薄膜晶体管元件上方,以及框胶底座位于周边区。图案化金属层包括信号线位于显示区内的层间介电层上方,以及第一连接导线与第二连接导线位于周边区内。第一连接导线位于框胶底座面对显示区的内侧并与信号线电性连接,且第二连接导线位于框胶底座背对显示区的外侧。桥接导线至少位于框胶底座下方,且第一连接导线与第二连接导线通过桥接导线彼此电性连接。

    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69140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84503.8

    申请日:2014-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可借由将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的一端与控制端电性连接,使驱动晶体管被接成二极管形式(diode-connected),并对驱动晶体管的另一端给定数据电压。如此使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与驱动电压端之间的电位差等于数据电压与驱动晶体管的门槛电压的和。当驱动晶体管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时,驱动晶体管从驱动电压端汲取的电流与驱动晶体管本身的门槛电压无关。如此,门槛电压的变异将不会影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

    移位寄存器和显示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51077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110121.7

    申请日:2013-04-01

    Abstract: 一种移位寄存器和显示装置。该移位寄存器,包括输入单元、输出电路、传输电路、电压提供电路、第一电位移转电路和一维持电路。输入单元会输出一驱动讯号给输出电路,以使输出电路将第一时钟讯号或第一工作电压从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输出。传输电路也会依据驱动讯号的状态而输出第一工作电压。电压提供电路则是依据输入单元和传输电路的输出,而输出第一工作电压或第二工作电压给第一电位移转电路,以使第一电位移转电路会将一第二时钟讯号送给维持电路。而维持电路可以将输出电路的一控制端的电位维持为第一预设电位,以控制输出电路所输出的讯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