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67667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09417.9
申请日:2013-09-10
Applicant: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08F283/00 , C08F2/24 , C08G18/67 , C08G18/48 , C09D151/08
Abstract: 一种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它具有如下结构式:将它涂覆在聚酯薄膜表面、经过高温纵横向拉伸和高温定型后,薄膜表面形成了立体网络结构,可以显著改善成膜后的表面能,提高聚酯薄膜表面张力,实现了聚酯薄膜表面张力的可调节。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467667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310409417.9
申请日:2013-09-10
Applicant: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08F283/00 , C08F2/24 , C08G18/67 , C08G18/48 , C09D151/08
Abstract: 一种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它具有如下结构式:将它涂覆在聚酯薄膜表面、经过高温纵横向拉伸和高温定型后,薄膜表面形成了立体网络结构,可以显著改善成膜后的表面能,提高聚酯薄膜表面张力,实现了聚酯薄膜表面张力的可调节。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554340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15714.1
申请日:2013-10-27
Applicant: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F220/06 , C08F220/28 , C08F220/58 , C08F220/32 , C08F218/08 , C08J7/04 , C09D133/12
Abstract: 一种用于改善聚酯薄膜附着力的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丙烯酸酯乳液有下述重量含量的原料制成: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硬单体,软单体20~50重量份,功能单体50~140重量份,油性引发剂1.36~5.22重量份,溶剂68~163重量份,所述丙烯酸乳液的质量分数为20%~40%。本发明涂覆在聚酯薄膜表面经过高温横向拉伸固化后,形成多维的空间网络结构,有利于功能层涂布液的渗透、铺展,可以使功能涂层和聚酯薄膜间的附着力100%不脱落;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得到的聚合物结构含有多种官能团,可以满足增亮膜等功能薄膜对聚酯薄膜的附着力要求,满足薄膜的再加工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450418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410503.1
申请日:2013-09-10
Applicant: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08F291/12 , C08F291/06 , C08F283/00 , C08G18/67 , C08G18/48 , C09D151/08
Abstract: 一种丙烯酸酯-聚氨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它具有如下结构式:将它涂覆在聚酯薄膜表面、经拉伸和热定型后,可以显著改善胶乳成膜后的表面能,实现了聚酯薄膜表面张力的可调节;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554340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310515714.1
申请日:2013-10-27
Applicant: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F220/06 , C08F220/28 , C08F220/58 , C08F220/32 , C08F218/08 , C08J7/04 , C09D133/12
Abstract: 一种用于改善聚酯薄膜附着力的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丙烯酸酯乳液有下述重量含量的原料制成: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硬单体,软单体20~50重量份,功能单体50~140重量份,油性引发剂1.36~5.22重量份,溶剂68~163重量份,所述丙烯酸乳液的质量分数为20%~40%。本发明涂覆在聚酯薄膜表面经过高温横向拉伸固化后,形成多维的空间网络结构,有利于功能层涂布液的渗透、铺展,可以使功能涂层和聚酯薄膜间的附着力100%不脱落;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得到的聚合物结构含有多种官能团,可以满足增亮膜等功能薄膜对聚酯薄膜的附着力要求,满足薄膜的再加工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450418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410503.1
申请日:2013-09-10
Applicant: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C08F291/12 , C08F291/06 , C08F283/00 , C08G18/67 , C08G18/48 , C09D151/08
Abstract: 一种丙烯酸酯-聚氨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它具有如下结构式:将它涂覆在聚酯薄膜表面、经拉伸和热定型后,可以显著改善胶乳成膜后的表面能,实现了聚酯薄膜表面张力的可调节;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85497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51077.9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IPC: C08J7/044 , C08J5/18 , C09D5/24 , C09D15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防静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静电膜及制备方法。其中,一种防静电膜,包括基材和至少在基材的一面设置的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与基材同步横向拉伸后定型,得到所述防静电膜,所述防静电层包括导电材料、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交联剂以及去离子水。本发明的防静电层中使用了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在防静电层使用后,电阻变化小,防静电耐候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18453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645307.8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G02B1/111 , G02B1/14 , C08J7/04 , C08J7/046 , C08L33/12 , C09D175/14 , C09D7/61 , C09D7/65 , B05D5/06 , B05D7/24 , B05D3/06 , B05D5/08 , B05D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薄膜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清晰、高耐磨的低反射膜,包括:透明支持体和依次设置在透明支持体一个光学面上的高折射防眩光层和低折射层,所述高折射防眩光层是由高折射涂布液涂覆而成;低折层是由低折射涂布液涂覆而成;所述高折射涂布液中含有聚氨酯丙烯酸酯、纳米高折射粒子以及有机粒子;所述纳米高折射粒子与聚氨酯丙烯酸酯的折射率的差值△n1≥0.6;所述有机粒子与聚氨酯丙烯酸酯的折射率的差值△n2介于‑0.05~0.02。本申请的低反射膜具有高清晰、高耐磨的特点,可用于车载显示的平面屏、异形屏、曲面屏等。
-
公开(公告)号:CN108219173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711340488.2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IPC: C08J7/04 , C09D175/14 , C09D5/16 , C09D7/63 , C09D7/65 , G02C7/12 , G02B30/25 , B32B23/04 , B32B23/08 , B32B23/20 , B32B27/30 , B32B33/00 , C08L1/12
Abstract: 本发明阐述了一种用于偏光眼镜的变色硬化膜,由三醋酸纤维素酯薄膜和涂覆在三醋酸纤维素酯薄膜任一表面的变色层组成,所述变色层由包含以下组分的涂布液经涂布固化而成:丙烯酸酯预聚物30重量份~60重量份,变色液晶微胶囊1重量份~5重量份,光引发剂0.5重量份~5重量份,全氟聚醚0.2重量份~2重量份,有机溶剂30重量份~60重量份。本发明在变色硬化膜中加入了变色液晶微胶囊,使偏光眼镜可以变色,省去了镀金属膜的工艺步骤,降低了成本。并且在变色硬化膜中加入了全氟聚醚,达到了很好的防污效果。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偏光眼镜。
-
公开(公告)号:CN109776835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546844.0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IPC: C08J7/04 , C09D5/24 , C09D7/20 , C09D133/08 , C09D165/00 , C09D179/04 , C09D161/32 , C08L6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静电保护膜,包括聚酯薄膜及在聚酯薄膜表面涂布的抗静电涂层,抗静电涂层由丙烯酸酯树脂、固化剂、流平剂和溶剂组成,抗静电涂层的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丙烯酸酯树脂为20~40,固化剂为0.3~3.0,流平剂为1.2~2.8,溶剂为90~120。本发明使用的氟碳链能够降低涂层表面能,赋予聚合物表面良好的印刷性能;硅氧烷能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促进溶剂经气孔渗透到涂层内部;本发明能够在聚酯涂层表面形成一种导电网状结构,且其微观结构表观粗糙,有利于油墨的渗透;在合成中引入氟/硅丙烯酸酯单体,在满足油墨印刷性的同时,还可调节抗静电涂层表面的水接触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