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的管路装置及制冷设备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742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946943.2

    申请日:2023-07-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设备的管路装置及制冷设备。管路装置包括主阀、水路连接组件和水路控制组件,主阀的入口与进水管连通,主阀具有多个出口;水路连接组件具有至少两个流道,主阀的出口与对应的流道一一对应连通;至少两个流道与水路控制组件的入口连通。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管路装置,通过在主阀与水路控制组件之间设置水路连接组件,并通过一进多出阀与水路连接组件配合使用,实现了通过主阀的每个阀芯控制对应的流道导通与关闭,使得主阀的每个阀芯的动作次数都不会超过单阀芯的最高寿命次数,有效解决了双制冰机型的总水阀无法满足寿命要求的问题,从源头上杜绝了寿命超期失效的隐患,提升了整机的可靠性。

    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2496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658223.1

    申请日:2022-06-1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其中制冷设备包括:获取所述制冷设备的制冰状态;基于所述制冰状态,控制所述制冷设备的冷藏室的作业状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获取制冰状态,并进一步基于制冰状态来确定冷藏室的作业状态,使得冷藏室的制冷状态能够适配于制冰状态,如在制冷设备进行制冰之时,冷藏室可以同步制冷,而在制冷设备并未制冰时,冷藏室则同样可以处于非制冷状态,能够使制冷设备的制冰状态与冷藏室的制冷状态趋近于同步,利于降低制冰部件,尤其是能够降低制冰盒与冷藏室之间的温差,降低了制冰盒或其他制冰部件之上产生凝露的概率,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制冷设备的风道系统和制冷设备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4963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658372.8

    申请日:2022-06-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制冷设备的风道系统和制冷设备。所述风道系统包括:制冰风道组件,适于设置在制冷设备的冷藏箱胆内,包括制冰风道前盖板,制冰风道前盖板适于与冷藏箱胆的侧壁的一部分之间形成有制冰风道,制冰风道适于与制冰室相连通形成制冰风循环结构;冷藏风道组件,适于设置在冷藏箱胆内,包括冷藏风道盖板,冷藏风道盖板适于与侧壁的另一部分之间形成有冷藏风道,冷藏风道包括第一冷藏风道和第二冷藏风道,制冰风道位于第一冷藏风道和第二冷藏风道之间。该风道系统提高了冷藏室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制冰蒸发器的容霜能力,降低能耗,提高制冰速度和冰块表面质量。

    制冷设备
    7.
    发明公开
    制冷设备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24963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657596.7

    申请日:2022-0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领域,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箱壳和箱胆,箱胆设在箱壳内;制冰室和制冰风道,制冰风道设置在箱胆内,制冰风道中设有制冰蒸发器;进风管和回风管,均卡扣连接在箱胆上,均设置在箱胆和箱壳之间;进风管用于制冰室进风,两端分别与制冰室和制冰风道连通;回风管用于制冰风道回风,两端分别与制冰室和制冰风道连通;进风管和回风管均连接有支柱,支柱与箱壳抵触。该制冷设备在简化安装过程的同时使得该制冷设备能够正常进行制冰,实现进风管和回风管的固定和密封不需打螺钉和粘贴胶带,从而减少物料的使用,提高产品的可制造性,同时保证进风管和回风管在箱胆上固定的稳固性。

    带制冰机的冰箱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3965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36000.0

    申请日:2018-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提供了一种带制冰机的冰箱,其至少包括冷藏室和设于所述冷藏室内的制冰室,所述制冰室内设有制冰机,所述制冰室由制冰制冷系统供冷,所述制冰制冷系统包括制冰蒸发器、制冰风道和制冰风机,所述制冰蒸发器通过所述制冰风道与所述制冰机连通,形成制冷循环,所述制冰风机设于所述制冰风道中,所述制冰蒸发器设于所述制冰室外且位于所述冷藏室内。本发明能够增大制冰蒸发器的有效面积,提高制冰机制冰速度,提高制冰蒸发器的容霜能力,降低制冰蒸发器的加热除霜频率,减小能耗,提升冰块表面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