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122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378433.0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583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量子点包覆的混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正极材料为碳量子点包覆的混相镍铁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所属混相结构为P2、O3相混合;碳量子点包覆提高了材料整体的导电性,抑制了其与电解液发生的副反应,使得该正极材料具有超高的倍率性能及循环稳定性,可用作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在液相环境下进行包覆,保证了碳量子点在混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面均匀包覆,方法简单,包覆效果好;得到的碳量子点包覆的混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晶度良好、结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6507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88227.4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10/04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铜复合片锂面保护层的装置及复合方法,涉及电芯预锂技术领域,包括收卷装置和夹取保护层的夹具,收卷装置延放卷方向依次设置有复合组件、固定切割组件和收料组件;复合组件包括放置锂带的真空吸板一,真空吸板一上方安装有压辊和CCD检测装置,真空吸板一一侧安装有取料盒,取料盒上方安装有用于转移锂带的真空吸取装置二,保护层位于锂带和压辊之间。从烘烤后电芯以及电池测试后的首效和容量保持率上来看差异不大,说明改变保护层的配方使用此方法依然可以对锂带进行保护且此复合方法生产的预锂电芯没有影响预锂电池性能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80096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50688.6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7 , H01M10/4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锂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析出的锂金属的去除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S1:在锂离子电池的基础电解液中添加锂金属去除剂形成功能化电解液;其中,所述锂金属去除剂选自碘酸锂和/或碘单质;S2:所述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过程,所述功能化电解液中的锂金属去除剂和锂离子电池负极析出的锂金属进行自发反应,所述负极析出的锂金属转化为锂离子进入电解液中。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可以保证通过预锂化技术提升锂离子电池电性能的同时,避免由于负极过度预锂化后析锂降低循环寿命甚至造成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81961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92665.3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锆双层包覆的镍铜铁锰钠离子前驱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NixCuyFezMn1‑x‑y‑z(OH)2前驱体;制备外层包覆锆的前驱体;制备外层再包覆钛的前驱体NixCuyFezMn1‑x‑y‑zZraTib(OH)2。将所述的锆钛双层包覆的镍铜铁锰基前驱体与碳酸钠混合均匀并煅烧成钠离子层状正极材料。本发明在镍铜铁锰基前驱体表面均匀包覆两层金属元素,中间层锆在烧结过程中向内部迁移掺杂,稳定了晶格,最外层钛则有效阻止了充放电过程中内部正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采用本发明公开方法制备的大颗粒多晶钠电正极具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65823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20412.0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C01G53/00 , H01M4/04 ,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60 , H01M4/131 , H01M10/05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覆型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包覆型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金属盐溶液和有机磷(膦)酸溶液混合,进行金属离子萃取负载,静置分层后取上层溶液,得到负载金属离子的有机相溶液;稀释所述负载金属离子的有机相溶液;(2)将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和步骤(1)中稀释后的负载金属离子的有机相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浆料;(3)将所述混合浆料固液分离,对所得固体进行煅烧后得到包覆型正极材料。本发明使用负载有金属离子的机磷(膦)酸对二次电池正极材料进行包覆,显著改善了材料的倍率与循环性能,而且极大的降低了材料的表面残碱。
-
公开(公告)号:CN11438879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552663.0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4/58 , H01M10/054 , C01C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型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钠离子电池,该掺杂型正极材料的结构通式为NaxZryMn(1‑y)Fe(CN)6·zH2O,其中,0<x≤2,0<y<1,0<z≤4,利用锆元素对锰铁基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通过缓慢共沉淀法实现掺杂,有效提高了锰铁基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采用该掺杂型正极材料制得的钠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优异且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47408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910651658.1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柱形锂电池入壳组包极性防错装置,包括工作面板、模块盒底座和极性防错板;所述工作面板的表面固定有单边定位条和对边定位条一,工作面板表面拆卸式连接有对边定位条二,所述单边定位条、对边定位条一及对边定位条二呈C形排布构成用于容纳模块盒底座的区域;所述极性防错板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仿形镂空区域,极性防错板的表面安装有至少两个定位法兰,所述模块盒底座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定位法兰相配合的定位柱;本发明保证了组包电池极性排布的准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组包合格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082047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1910300110.2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G01M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包密封测试上盖板压紧保护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辊筒线、压紧部,所述辊筒线位于所述机架上端,所述压紧部通过支撑架设置于所述辊筒线上方,所述压紧部下端设有保护部;所述压紧部包括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的基板,所述保护部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滑动连接有压紧背板,所述第二导向轴上端通过预紧挡片与所述连接板限位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辊筒线和阻挡装置,电池包能够连续的在生产线上从上一工位流入到密封测试工位;通过在压紧装置下方设置保护装置,可以通过调整预压力来快速适应不同规格的电池的测试需要;在压紧背板下端还设有软接触垫,降低了对电池包的损伤,提高了检查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640319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10774491.8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B23K26/24 , B23K26/70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形锂电池模组端侧板激光焊接装置,主要由底板、端面固定限位板、端面活动限位板、侧面支撑板、焊接压板、绝缘定位板、端板定位条、上压板、防溅保护板、端面压紧机构组成;本发明的操作方便,在使用时,只需将方形锂电池模组各个组成部分按照工艺顺序放入装置内定位好后,即可操作端面压紧机构将模组压至工艺长度,从而满足模组端板和侧板之间的激光焊接要求;本发明的制造成本较低,焊接质量稳定可靠,与激光焊接设备之间有很好的兼容性,提高了现有激光焊接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企业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成本负担,特别适合在实验室或小批量生产的场所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640319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774491.8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IPC: B23K26/24 , B23K26/70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形锂电池模组端侧板激光焊接装置,主要由底板、端面固定限位板、端面活动限位板、侧面支撑板、焊接压板、绝缘定位板、端板定位条、上压板、防溅保护板、端面压紧机构组成;本发明的操作方便,在使用时,只需将方形锂电池模组各个组成部分按照工艺顺序放入装置内定位好后,即可操作端面压紧机构将模组压至工艺长度,从而满足模组端板和侧板之间的激光焊接要求;本发明的制造成本较低,焊接质量稳定可靠,与激光焊接设备之间有很好的兼容性,提高了现有激光焊接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企业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成本负担,特别适合在实验室或小批量生产的场所中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