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光学薄膜、制备方法、制备系统及其应用的显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7041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54356.7

    申请日:2024-1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息光学薄膜、制备方法、制备系统及其应用的显示系统,制备系统包括:激光器,用于生成激光光束;分束模块,设于所述激光光束的传播路径上,用于对所述激光光束进行分束,生成参考光束和信号光束;参考光模块,设于所述参考光束的传播路径上,用于将所述参考光束反射至全息感光膜材料的一侧;散射膜,位于所述全息感光膜材料的另一侧;信号光模块,设于所述信号光束的传播路径上,用于将所述信号光束反射至所述散射膜上;其中,所述信号光束穿过所述散射膜后与所述参考光束同时照射于所述全息感光膜材料上,对所述全息感光膜材料进行干涉曝光,形成全息光学薄膜。本发明具有优异的显示性能与光学透视效果,可提高HUD的显示效果。

    一种用于LED光源的防眩光光学膜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0707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0835204.1

    申请日:2022-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LED光源的防眩光光学膜及其设计方法,该光学膜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呈六边形阵列排布的微结构,该微结构为自由曲面结构;令单个微结构的高度为5μm‑8μm;单个微结构的宽度D为10μm‑20μm;令相邻两个微结构的中心在X轴方向上的间距为10μm‑20μm;相邻两个微结构的中心在Y轴方向上的间距为8μm‑18μm;该防眩光光学膜的基底材质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聚碳酸酯。本发明能有效降低统一眩光值,从而能实现良好的防眩光效果,并解决室内照明存在的眩光问题。

    一种显示面板电压降的补偿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11620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94908.9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电压降的补偿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补偿方法包括:基于显示面板中相邻像素之间等效电阻的分布,构建所述显示面板的电压降模型;根据所述电压降模型,构建电压降矢量矩阵方程;对所述电压降矢量矩阵方程进行等效处理,以形成多个等效子矩阵;迭代求解每个所述等效子矩阵内各个所述节点的电压降数据;以及根据所述电压降数据,对所述显示面板中每个像素进行电压补偿。本发明可实现对显示面板中全部节点的点对点精确补偿,改善了因电压降导致的高分辨率显示面板亮度不均匀的问题。

    一种基于偏振型半透半反镜的光场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6809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55574.9

    申请日:2022-0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偏振型半透半反镜的光场显示装置,属于三维显示技术领域。包括偏振型半透半反镜、第一光场调制阵列、第二光场调制阵列和计算机;偏振型半透半反镜呈45度角位于第一光场调制阵列和第二光场调制阵列之间,叠加两个光场调制阵列的光线。第一光场调制阵列由第一直显层、三个偏振片、两个液晶层形成S偏振光;第二光场调制阵列由第二直显层、另三个偏振片、另两个液晶层形成P偏振光。光场优化操作是:计算机将光场图像迭代分解得到六幅图案,其中两幅图像代表第一直显层和第二直显层的发光强度,另外四幅图像代四个液晶层上像素的透过率值,将六幅图像分别传送至两个显层和四个液晶层,通过协同工作再现原输入的光场图像。

    一种基于透明OLED阵列的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及图像重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33862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0406499.9

    申请日:2019-0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强现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透明OLED阵列的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及图像重建方法,包括计算机和透明OLED阵列,透明OLED阵列包括若干层等间距排列的OLED屏,若干层OLED屏均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A1)将立体帧压缩为N幅二维图像;A2)将N幅二维图像依次显示在N层OLED屏上;A3)控制OLED屏未被图像覆盖的区域为透明状态;A4)重复步骤A1至A3,更新立体帧。本发明的实质性效果是:1、无需额外的光学元件就能实现增强现实功能;2、提高了图像亮度;3、相比于液晶屏,透明OLED支持更多层数显示屏的堆叠,提高了虚拟重构图像质量;4、提供了一种更加适合透明OLED阵列的图像重建优化算法,使其显示的图像更加清晰。

    一种投影照明系统及其应用的投影机

    公开(公告)号:CN110032035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10356453.0

    申请日:2019-04-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投影照明系统,包括:基板;光源阵列,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光源阵列包括多个光源;透镜阵列,对准设置在所述光源阵列上方,所述透镜阵列包括多个透镜,所述透镜和所述光源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衍射光学元件,设置在所述光源阵列的轴线方向上,所述衍射光学元件和所述光源阵列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衍射光学元件包括第一衍射光学元件及第二衍射光学元件;偏振分光棱镜,设置在所述光源阵列的轴线方向上,所述偏振分光棱镜和所述光源阵列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偏振分光棱镜的出射面一侧,所述显示单元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的中心线垂直相交在所述偏振分光棱镜的中心点。

    一种基于多层透明散射屏的投影光场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6916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10338047.1

    申请日:2019-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层透明散射屏的投影光场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包括沿光路依次设置的投影单元、准直透镜和透明散射屏阵列。投影单元为连接有计算机的投影仪;透明散射屏阵列由四块透明散射屏排列组成,且四块透明散射屏在横向上错位排列;透明散射屏为亚克力材质的薄板,具有90%以上的透过率,透明散射屏的底面上均布设有圆形凹槽状的散射点。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层透明散射屏的投影光场显示方法,根据三维物体空间信息和视点信息,利用逆向光线追迹方法计算出各层透明散射屏上的图像并进行像素错位排列组合形成最终投影图像。本发明可以实现高亮度的光场显示效果,同时,本发明中的透明散射屏层数的提高可以大大提升图像显示质量。

    一种投影式透视三维显示装置及三维显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76752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35460.4

    申请日:2019-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投影式透视三维显示装置及三维显示系统,包括: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为第一方向;散射偏振片,位于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出光侧,所述散射偏振片用于显示单元图像阵列,所述单元图像阵列发射的光线的偏振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偏振光允许透过所述散射偏振片,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投影仪,向所述散射偏振片投射所述单元图像阵列;第二偏振片,位于所述散射偏振片的出光侧,所述第二偏振片包括多个偏振孔,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散射偏振片上的单元图像阵列发射的光线经所述偏振孔,形成三维图像。本发明提出的投影式三维显示装置设计合理,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一种透视三维显示装置及三维显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61872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35843.1

    申请日:2019-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透视三维显示装置及三维显示系统,所述透视三维显示装置包括:偏振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单元,所述偏振显示面板用于发射偏振光,所述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为第一方向;偏振片,位于所述偏振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偏振片包括多个偏振孔,所述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偏振光穿过所述偏振孔,以形成三维图像,其中,非偏振光允许透过所述偏振显示面板及偏振片。本发明提出的透视三维显示装置设计合理,具有增强现实裸眼三维显示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基于多色LED的投影照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773493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710183087.4

    申请日:2017-0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色LED的投影照明系统,由1个末级光源单元、2个以上的中间级光源单元、1个合色准直器和1个均光棒串联而成;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发明首先采用末级/中间级准直器将LED发出的光线进行整形,提高LED发出光线的能量利用率,然后通过合色准直器将多个LED合色后的光线进行二次整形,提高多基色LED合色后进入均光棒的能量利用率,以此提高多基色LED光源和均光棒投影照明系统的整体能量利用率,同时降低了开发和制造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