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2816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497997.1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立体硫化锂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硫酸锂与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研磨、调浆,然后采用刮涂法将其涂覆到三维多孔导电基体上,干燥后得到硫酸锂电极,最后在干燥的惰性气氛中或真空条件下对硫酸锂电极进行热处理,直接制备出立体硫化锂电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不仅解决了硫化锂电极在制备过程中遇到的水解和氧化问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硫化锂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此外,本发明所用原材料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可匹配现有的刮涂法制备电极的生产线,适用于量化生产硫化锂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176926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50615.4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鲁士蓝类似物/聚苯胺/碳布复合柔性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将接枝聚苯胺的碳布通过简单的水溶液共沉淀的方法即可得到普鲁士蓝类似物/聚苯胺/碳布复合柔性电极,其中普鲁士蓝类似物为立方块的形状,镶嵌在聚苯胺形成的三维网络中,使得活性材料不易从碳布上脱落,同时三维网状结构的聚苯胺为活性材料提供了较多的附着位点,提高了普鲁士蓝类似物的负载量。本发明中,聚苯胺所包覆的普鲁士蓝类似物具有开阔的钠离子扩散通道、较高的结构稳定性,其组装的钠离子电池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在柔性可穿戴电池的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10172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90268.4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1M4/1395 , H01M10/0525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纳米线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采用具有优良浸润性的高孔隙率导电基体作为衬底,将其放入金属盐溶液中搅拌一定时间,然后取出并快速干燥,随后在还原性气氛中进行热处理,使金属盐还原为纳米金属颗粒,最后通入硅源气体,原位催化生长硅纳米线,即制备出硅纳米线电极。本发明不仅简化了金属催化剂的负载流程,而且原位制备的硅纳米线电极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此外,本发明所用原材料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适用于量化生产硅纳米线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1628150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97978.9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碳包覆硫化锂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在微米或纳米级的硫酸锂颗粒表面包覆一层聚合物,制备出核壳结构的硫酸锂@聚合物复合材料;然后将其与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调浆,涂覆在三维多孔导电基体上,得到硫酸锂@聚合物复合电极;最后对硫酸锂@聚合物复合电极进行热处理,直接制备出碳包覆硫化锂复合电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一步直接实现硫化锂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可控碳包覆以及碳包覆硫化锂复合电极的制备,从而有效抑制多硫化锂的溶解和穿梭效应,提高硫化锂电极的导电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62615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810666855.6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相互连通的层次化多孔结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蛋壳为模板,琼脂为碳源,聚乙烯吡咯烷酮为氮源。首先将蛋壳和琼脂在一定浓度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在惰性气氛中,将所得混合物在800‑1000℃的温度下保温1‑3h,再进行酸洗、水洗和烘干,即得具有相互连通的层次化多孔结构碳材料。所述蛋壳是去除蛋膜的,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并具有多孔结构;蛋壳会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对碳材料进行活化,在碳材料中形成大量的微孔,将大孔、介孔连通起来,形成相互连通的层次化多孔结构的碳材料。本发明碳材料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时,具有优异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69268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650615.4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鲁士蓝类似物/聚苯胺/碳布复合柔性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将接枝聚苯胺的碳布通过简单的水溶液共沉淀的方法即可得到普鲁士蓝类似物/聚苯胺/碳布复合柔性电极,其中普鲁士蓝类似物为立方块的形状,镶嵌在聚苯胺形成的三维网络中,使得活性材料不易从碳布上脱落,同时三维网状结构的聚苯胺为活性材料提供了较多的附着位点,提高了普鲁士蓝类似物的负载量。本发明中,聚苯胺所包覆的普鲁士蓝类似物具有开阔的钠离子扩散通道、较高的结构稳定性,其组装的钠离子电池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在柔性可穿戴电池的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628150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497978.9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碳包覆硫化锂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在微米或纳米级的硫酸锂颗粒表面包覆一层聚合物,制备出核壳结构的硫酸锂@聚合物复合材料;然后将其与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调浆,涂覆在三维多孔导电基体上,得到硫酸锂@聚合物复合电极;最后对硫酸锂@聚合物复合电极进行热处理,直接制备出碳包覆硫化锂复合电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一步直接实现硫化锂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可控碳包覆以及碳包覆硫化锂复合电极的制备,从而有效抑制多硫化锂的溶解和穿梭效应,提高硫化锂电极的导电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2816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97997.1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立体硫化锂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硫酸锂与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研磨、调浆,然后采用刮涂法将其涂覆到三维多孔导电基体上,干燥后得到硫酸锂电极,最后在干燥的惰性气氛中或真空条件下对硫酸锂电极进行热处理,直接制备出立体硫化锂电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不仅解决了硫化锂电极在制备过程中遇到的水解和氧化问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硫化锂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此外,本发明所用原材料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可匹配现有的刮涂法制备电极的生产线,适用于量化生产硫化锂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8962615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666855.6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相互连通的层次化多孔结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蛋壳为模板,琼脂为碳源,聚乙烯吡咯烷酮为氮源。首先将蛋壳和琼脂在一定浓度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在惰性气氛中,将所得混合物在800‑1000℃的温度下保温1‑3h,再进行酸洗、水洗和烘干,即得具有相互连通的层次化多孔结构碳材料。所述蛋壳是去除蛋膜的,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并具有多孔结构;蛋壳会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对碳材料进行活化,在碳材料中形成大量的微孔,将大孔、介孔连通起来,形成相互连通的层次化多孔结构的碳材料。本发明碳材料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时,具有优异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