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4298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1097471.5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斜槽感应电机多物理场模型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根据已经确定的电机内外圆及长度,构建几何模型;初步构建中环参数化模型,根据电机模型的接触面散热系数和电机模型的电机内部损耗对电机几何模型进行温度场‑应力场耦合仿真,应力场数据对电磁性能进行双向耦合,选取最优的双斜槽中环厚度。本发明提出的双斜槽感应电机多物理场模型的优化设计方法,确定最优中环厚度,实现双斜槽电机的温度场‑应力场模拟并结合模型选取电磁方案最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94891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881183.2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径向斜槽笼型感应电机转子结构,涉及电机技术领域,转子铁芯包括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第一铁芯同轴固定在第二铁芯上,第一铁芯上开有第一径向斜槽,第二铁芯上开有第二径向斜槽,第一径向斜槽和第二径向斜槽的倾斜扭转方向相反。本发明能够有效削弱气隙谐波、降低电机转矩脉动、改善传统单径向斜槽电机感应反转性能,同时相比与单径向斜槽转子可以降低槽体径向倾斜角度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74298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97471.5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斜槽感应电机多物理场模型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根据已经确定的电机内外圆及长度,构建几何模型;初步构建中环参数化模型,根据电机模型的接触面散热系数和电机模型的电机内部损耗对电机几何模型进行温度场‑应力场耦合仿真,应力场数据对电磁性能进行双向耦合,选取最优的双斜槽中环厚度。本发明提出的双斜槽感应电机多物理场模型的优化设计方法,确定最优中环厚度,实现双斜槽电机的温度场‑应力场模拟并结合模型选取电磁方案最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9489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881183.2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径向斜槽笼型感应电机转子结构,涉及电机技术领域,转子铁芯包括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第一铁芯同轴固定在第二铁芯上,第一铁芯上开有第一径向斜槽,第二铁芯上开有第二径向斜槽,第一径向斜槽和第二径向斜槽的倾斜扭转方向相反。本发明能够有效削弱气隙谐波、降低电机转矩脉动、改善传统单径向斜槽电机感应反转性能,同时相比与单径向斜槽转子可以降低槽体径向倾斜角度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6564683U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22394565.0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斜槽转子中间环组件,包含中间环及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环截面为梯形。本实用新型中间环将截面改为梯形,使用过程中中间环附近电密分布更加均匀,截面积没变的基础下电磁性能也不会有所损失,变相的增加了中间环与导条的接触面积,最大热应力点也由普通中间环容易发生断条的中间环导条连接处变为导条中部处,有效的避免了由热应力引发的断条故障,从而在具有双斜槽转子良好的电磁性能前提下,保证了中间环的结构稳定性,减小中间环的变形应力损伤,延长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6252298U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22902564.2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双斜槽转子感应电机温升的转子结构,包括上层导条、下层导条、中间短路环,中间短路环位于上层导条和下层导条之间并用于连接上层导条和下层导条,中间短路环的外侧面开有凹槽。该结构可以增加中间短路环处转子表面的散热面积,并且可以有效的带动中间短路环处的空气流动,减少电机转子的温升,其结构简单,通用性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217135243U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20964302.0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硅钢垫片及其应用的双斜槽转子,包括上述的内置硅钢垫片,还包括上层转子铁心和下层转子铁心,其中:内置硅钢垫片同轴设在上层转子铁心和下层转子铁心之间;内置硅钢垫片具有多个沿其周向分布的延伸筋部分,上层转子铁心和下层转子铁心上分别开有多个上齿槽和下齿槽,延伸筋部分的数量与上齿槽和/或下齿槽数量相等,一个延伸筋部分位于一个上齿槽和下齿槽之间并用于将上齿槽和下齿槽分隔。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内置硅钢垫片及其应用的双斜槽转子,通过延伸筋部分的结构设置,可以使双斜槽转子铸铝过程中的受力均匀,防止铸铝过程中铝液渗入转子铁心。
-
公开(公告)号:CN215681952U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22269601.0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IPC: H02K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间环及其应用的双斜槽转子,双斜槽转子包括上层转子铁心、下层转子铁心和中间环,中间环设在上层转子铁心和下层转子铁心之间,其中,中间环包括外层中环和内层中环,外层中环套装在内层中环外;外层中环的磁导率和电阻率高于内层中环的磁导率和电阻率。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中间环及其应用的双斜槽转子,便于提高电机的起动性能,提升电机的功率因数,同时可以避免双斜槽转子的中间环断裂故障的优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