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2968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811004397.6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 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
IPC: C09K11/64 , C09K11/80 , F21K9/90 , F21Y1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植物光控发育的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发光装置,涉及固态半导体照明与光合农业领域,基于含有730nm远红光的植物生长灯价格昂贵、缺乏能够把蓝光转化为满足植物生理活性Pfr态需求的发光材料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发光材料的化学通式为A3BF6:Cr,其中A为一价金属离子Li、Na、K、Rb或Cs中的一种或几种,B为三价金属离子Al、Ga、Sc、Y或La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植物光控发育的远红光发光材料,其发射波长与植物光敏色素生理活性Pfr态吸收波长相匹配,利用远红光荧光材料封装LED器件比利用远红光LED芯片的生产成本低,能延长现有LED蓝光芯片生长工艺和设备的使用寿命,制备方法简单,能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09704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06339.7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 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锰掺杂的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方法包括:1)、将A2BF6多晶颗粒与研磨球混合;2)、将球磨后得到的A2BF6粉体与质量分数为30-59%的氢氟酸混合进行二次结晶;3)、滤出二次结晶后的A2BF6与氢氟酸溶液中的固体颗粒;4)、按照A2BF6与A2MnF6的摩尔比例为93:7-90:10的比例称取二次结晶后的A2BF6颗粒与A2MnF6持续搅拌10-360分钟进行离子交换;5)、滤出离子交换后的溶液中的固体颗粒,得到滤饼,然后将滤饼进行干燥处理得到锰掺杂的红色荧光粉。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掺杂的红色荧光粉以及该产品的应用。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锰掺杂的红色荧光粉外量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097041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811006339.7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 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锰掺杂的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方法包括:1)、将A2BF6多晶颗粒与研磨球混合;2)、将球磨后得到的A2BF6粉体与质量分数为30‑59%的氢氟酸混合进行二次结晶;3)、滤出二次结晶后的A2BF6与氢氟酸溶液中的固体颗粒;4)、按照A2BF6与A2MnF6的摩尔比例为93:7‑90:10的比例称取二次结晶后的A2BF6颗粒与A2MnF6持续搅拌10‑360分钟进行离子交换;5)、滤出离子交换后的溶液中的固体颗粒,得到滤饼,然后将滤饼进行干燥处理得到锰掺杂的红色荧光粉。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掺杂的红色荧光粉以及该产品的应用。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锰掺杂的红色荧光粉外量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29680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1004397.6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 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
IPC: C09K11/64 , C09K11/80 , F21K9/90 , F21Y1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植物光控发育的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发光装置,涉及固态半导体照明与光合农业领域,基于含有730nm远红光的植物生长灯价格昂贵、缺乏能够把蓝光转化为满足植物生理活性Pfr态需求的发光材料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发光材料的化学通式为A3BF6:Cr,其中A为一价金属离子Li、Na、K、Rb或Cs中的一种或几种,B为三价金属离子Al、Ga、Sc、Y或La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植物光控发育的远红光发光材料,其发射波长与植物光敏色素生理活性Pfr态吸收波长相匹配,利用远红光荧光材料封装LED器件比利用远红光LED芯片的生产成本低,能延长现有LED蓝光芯片生长工艺和设备的使用寿命,制备方法简单,能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932222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691729.2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钨铜合金致密度的方法,包括配置填充溶液、钨铜合金粗坯的浸泡、钨铜粗坯的烧结等步骤。本发明一种提高钨铜合金致密度的方法,通过将钨铜合金粗坯放置在孔隙填充溶液中浸泡,再干燥、烧结,利用三步烧结工艺,能够将孔隙处的多种氧化物还原成Cu、W以及Ni,从而填充孔隙而提高致密度。而且,Ni的加入可增大粉末的活性,改善了Cu的流动性能,提高了Cu的扩散迁移速度,同时Ni与Cu能够形成Cu‑Ni固溶体相使W在Cu‑Ni相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以增加W‑Cu之间的界面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致密度。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可处理复杂形状的合金零件,且成本较低,生产效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42289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515498.4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IPC: B22F10/14 , B22F10/64 , B22F3/26 , B22F3/10 , C22C1/04 , C22C27/04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粘结剂喷射3D打印技术制备钨铜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钨铜混合粉末加入打印机料斗中,通过粘结剂喷射3D打印设备,打印钨铜生坯;(2)将铜块置于打印好的钨铜生坯下方,在1300‑1400℃条件下进行熔渗,即获得钨铜复合材料。本发明能够制备出组织均匀、致密度高的复合材料,同时制备出的复合材料收缩小、尺寸精度高,特别适用于复杂形状的近净成形,提高了钨铜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加工性,拓展了钨铜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60403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03103.9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IPC: B22F10/14 , B22F10/64 , B22F1/12 , C22C26/00 , C22C27/04 , B22D23/04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70/1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粘接剂喷射3D打印技术制备金刚石/W‑Cu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金刚石/W‑Cu混合粉末加入到打印设备中,通过粘接剂喷射3D打印设备,打印制得金刚石/W‑Cu生坯;(2)将金刚石/W‑Cu生坯放入管式炉中,将熔渗所用的Cu块置于生坯下方,在氩气气氛下进行熔渗,即得到金刚石/W‑Cu复合材料。本发明将金刚石添加到W‑Cu复合材料中,利用金刚石高的导热性能,提高了W‑Cu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同时制备出的金刚石/W‑Cu复合材料收缩小、尺寸精度高,特别适用于复杂形状的近净成形,提高了金刚石/W‑Cu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和加工性,制备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44155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515507.X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IPC: B22F10/14 , B22F10/64 , B22F1/18 , C22C1/05 , C22C27/04 , C22C26/00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80/00 , B33Y70/10 , B22F3/10 , C01B3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粘结剂喷射3D打印技术制备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钨粉与金刚石粉混合均匀,将混合物放入管式还原炉中在氢气气氛下进行热扩散处理,保温结束冷却到室温后,用孔径小于金刚石粒径的标准筛对粉末进行分离得到镀钨金刚石;将镀钨金刚石粉和铜粉放入混粉机中混合,得到金刚石/铜混合粉末;将金刚石/铜混合粉末加入到打印设备中,通过粘结剂喷射3D打印设备,打印金刚石/铜生坯;将打印好的金刚石/铜生坯放置于管式炉中,在氩气气氛下进行烧结,即获得金刚石/铜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对金刚石表面进行改性,改善了金刚石与铜之间的润湿性,提高了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和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932222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691729.2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钨铜合金致密度的方法,包括配置填充溶液、钨铜合金粗坯的浸泡、钨铜粗坯的烧结等步骤。本发明一种提高钨铜合金致密度的方法,通过将钨铜合金粗坯放置在孔隙填充溶液中浸泡,再干燥、烧结,利用三步烧结工艺,能够将孔隙处的多种氧化物还原成Cu、W以及Ni,从而填充孔隙而提高致密度。而且,Ni的加入可增大粉末的活性,改善了Cu的流动性能,提高了Cu的扩散迁移速度,同时Ni与Cu能够形成Cu‑Ni固溶体相使W在Cu‑Ni相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以增加W‑Cu之间的界面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致密度。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可处理复杂形状的合金零件,且成本较低,生产效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19284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04355.2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IPC: H01L33/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网膜细胞修复与再生的LED发光器件,包括基座和激发光源,所述激发光源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激发光源包括LED芯片和荧光粉层,所述LED芯片固设于基座上;所述荧光粉层包括硅胶层,所述硅胶层内分散有荧光粉,该荧光粉层固设于LED芯片背离基座的端面上;所述LED芯片的发射波长为200-520nm,在LED芯片的激发下,所述荧光粉的发射波长为570-850nm。本发明还公开了该LED发光器件的应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其能够产生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远红外光,促进视网膜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减少蓝光危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