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54260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22629.6
申请日:2014-01-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6/00 , B62D113/00
Abstract: 一种四轮异步逆相位转向铰接式客车结构,整车由主车(1)和副车(2)两部分组成,主车(1)和副车(2)通过牵引铰盘(8)铰接,副车长度小于主车长度,主车(1)和副车(2)均为双桥结构,其主要特征在于:主车前桥(3)为转向桥,主车后桥(4)为异步转向桥,副车前桥(5)为驱动桥,副车后桥(6)为随动桥;当主车主转向桥轮轴中点偏转角α超过某一特定值αF时,主车由前轮转向方式转换为主车四轮逆相位转向方式,当主车主转向桥轮轴中点偏转角α小于αF时,主车采用前轮转向方式;αF=αmax-βmax本发明既提高了铰接客车在大半径转向时的可操作性,又可在弯道较小时实现转向方式的快速转换,从而减小转弯通道宽度,降低了驾驶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754260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022629.6
申请日:2014-01-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6/00 , B62D113/00
Abstract: 一种四轮异步逆相位转向铰接式客车结构,整车由主车(1)和副车(2)两部分组成,主车(1)和副车(2)通过牵引铰盘(8)铰接,副车长度小于主车长度,主车(1)和副车(2)均为双桥结构,其主要特征在于:主车前桥(3)为转向桥,主车后桥(4)为异步转向桥,副车前桥(5)为驱动桥,副车后桥(6)为随动桥;当主车主转向桥轮轴中点偏转角α超过某一特定值αF时,主车由前轮转向方式转换为主车四轮逆相位转向方式,当主车主转向桥轮轴中点偏转角α小于αF时,主车采用前轮转向方式;αF=αmax-βmax本发明既提高了铰接客车在大半径转向时的可操作性,又可在弯道较小时实现转向方式的快速转换,从而减小转弯通道宽度,降低了驾驶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204398920U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20061659.8
申请日:2015-0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N2/26
Abstract: 一种新型一体式儿童安全座椅的无极升降机构,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其主要特征:所述的座椅上板用于安装座椅垫以支撑儿童的身体,在乘车过程中保持舒适的姿势而座椅下板用于支撑和固定整个座椅;所述的齿轮齿条在座椅调节时齿轮带动一对齿条间的相对运动,使两个相互平行的齿条间能够伸长或缩短,从而实现升降功能;所述的蜗轮蜗杆用于高度调节的动力输入方向的转变和锁止;所述的箱体用于装饰和保护齿轮齿条结构,起到外壳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3637443U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20793236.6
申请日:2013-12-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磁悬浮无轮辐车轮,包括转动部分和固定部分,转动部分套在固定部分的外侧,转动部分包括:轮胎、轮辋、环形磁铁;固定部分包括:线圈、铁芯、轮轴、控制器,轮胎套装在轮辋外侧,内部充气;环形磁铁安装在轮辋内侧;线圈安装在铁芯的外侧,沿圆周均匀布置,由悬浮绕组和驱动绕组组成,其中内圈为驱动绕组,用于实现车轮的旋转,外圈为悬浮绕组,用于实现车轮的悬浮,铁芯安装在轮轴上;轮轴安装在车架上;控制器与线圈相连,用于控制电流的大小,从而实现车轮的转动、加减速和制动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03573466U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20793239.X
申请日:2013-12-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身份确认和紧急求救颈链。当佩戴者因突发情况病发、摔倒或者走丢时,其他人员可以通过该颈链得到诸如佩戴者的身份、联系方式、病史等诸多信息,及时对其进行救治或联系医院及家属,另外,在佩戴者遇到紧急情况,例如犯罪分子时,可以按下紧急求救按钮,发出求救信号,及时得到救援。包括主体、二维码、求救按钮、链绳、主控模块、信号发射和接收模块、定位模块、电池。
-
-
公开(公告)号:CN203681649U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20030886.X
申请日:2014-01-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6/00 , B62D113/00
Abstract: 一种四轮异步逆相位转向铰接式客车结构,整车由主车(1)和副车(2)两部分组成,主车(1)和副车(2)通过牵引铰盘(8)铰接,副车长度小于主车长度,主车(1)和副车(2)均为双桥结构,其主要特征在于:主车前桥(3)为转向桥,主车后桥(4)为异步转向桥,副车前桥(5)为驱动桥,副车后桥(6)为随动桥;当主车主转向桥轮轴中点偏转角α超过某一特定值αF时,主车由前轮转向方式转换为主车四轮逆相位转向方式,当主车主转向桥轮轴中点偏转角α小于αF时,主车采用前轮转向方式;αF=αmax-βmax本实用新型既提高了铰接客车在大半径转向时的可操作性,又可在弯道较小时实现转向方式的快速转换,从而减小转弯通道宽度,降低了驾驶难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