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疗床的多自由度联合动作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643994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528958.7

    申请日:2023-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医疗床的多自由度联合动作机器人,包括:底座机构、升降机构、支撑机构、翻转机构和主床面;所述底座机构设置有两个,分别于所述升降机构左右两部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下部与所述升降机构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上方铰接有主床面,所述翻转机构的下端与所述升降机构的上部铰接,所述翻转机构的上端与所述主床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和所述升降机构分别实现多个自由度控制。能解决现有超声波检查对患者进行变换体位存在不便捷和不安全的问题,能提高超声波检查时患者体位变换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一种超声检查最优体位获得及多参数量化测定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3472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43466.5

    申请日:2020-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检查最优体位获得及多参数量化测定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S1:使用手持三维扫描仪获取实时体位三维图像;S2:将所述三维图像进行处理获取制定躯干与检查装置角度,躯干与大腿成角度及大腿与小腿角度,肩臀长测定参数;S3:获取不同年龄段、身高、体重及性别的对应参数均值,根据不同年龄段、身高、体重及性别及对应参数均值匹配,预测待检者最优体位。本发明实时获取不同器官最佳显示状态下人体姿势体位多维空间数据,并通过后期分析,制定多参数量化测定,从而获得精确体位数据及大样本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用于制定检超声查装置(类似手术床)仿生智能化调节控制支撑模块移动,使人体自动形成超声检查最优体位。

    一种硬膜缝合辅助器械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6837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192224.9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膜缝合辅助器械,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护板、硬膜压板和按压握手,护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硬膜压板、按压握手均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且位于转动轴两侧;硬膜压板与护板之间设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硬膜压板、护板的相向面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手动加压按压握手,使得硬膜压板在转动轴转动作用下打开,此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将护板置于欲缝合硬膜下方,松开按压握手后,硬膜压板在弹簧的恢复弹力作用下将断裂硬膜两侧边缘合拢后按压在护板上,减小裂开硬膜间隙,利于缝合,通过每次加压按压握手并向后移动改变硬膜夹持位置直至硬膜缝合结束,整体设计简单,操作容易,利于广大医护人员的使用。

    一种超声检查最优体位获得及多参数量化测定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34722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010043466.5

    申请日:2020-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检查最优体位获得及多参数量化测定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S1:使用手持三维扫描仪获取实时体位三维图像;S2:将所述三维图像进行处理获取制定躯干与检查装置角度,躯干与大腿成角度及大腿与小腿角度,肩臀长测定参数;S3:获取不同年龄段、身高、体重及性别的对应参数均值,根据不同年龄段、身高、体重及性别及对应参数均值匹配,预测待检者最优体位。本发明实时获取不同器官最佳显示状态下人体姿势体位多维空间数据,并通过后期分析,制定多参数量化测定,从而获得精确体位数据及大样本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用于制定检超声查装置(类似手术床)仿生智能化调节控制支撑模块移动,使人体自动形成超声检查最优体位。

    一种神经外科脑室引流器

    公开(公告)号:CN213642458U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22468034.7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脑室引流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当前脑室引流过程中存在发生医疗事故风险的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连接管结构、固定结构及收集结构,连接管结构由置入直管和连接弯管组成,置入直管和连接弯管之间连通,且置入直管的圆周外壁上呈均匀分布开设有刻度线,置入直管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靠近置入直管末端的一侧设置有保护纱布带,保护纱布带的一侧设置有一次性黏胶带;达到达到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风险,可灵活调整脑室引流管的负压值,操作方便,结构合理,操作方便,避免了引流管管体出现对折堵塞或断管的情况发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