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化动态模型修正机组负荷指令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3069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557138.7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基于智能化动态模型修正机组负荷指令的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第一支线路和第二支线路;所述的第一支线路包括第一变送器设定单元和第一变送器测量单元;所述的第一变送器设定值单元和所述的第一变送器测量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减法器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减法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函数发生器的输入端,所述的第一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惯性滞后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二支线路包括第二变送器测量单元和第二变送器设定单元;所述的第二变送器测量单元与第二函数发生器相连,所述的惯性滞后单元和所述的第二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均与修正单元相连。本发明用于锅炉跟随协调控制。

    塔式太阳能集热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集成的互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59098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230432.X

    申请日:2018-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太阳能与燃气联合热发电技术领域的一种塔式太阳能集热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集成的互补系统。该互补系统由塔式太阳能集热场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基准系统通过两个换热器连接组成;本发明采用塔式太阳能集热场,以熔盐为导热介质,与联合循环系统中的工质进行换热。在太阳直射辐射强度较高时,加热压缩空气,以提高燃烧效率,然后将换热后仍有较高温度的熔盐引入余热锅炉中加热高压给水使其蒸发,起到替代部分高压蒸发器热负荷的作用;在太阳直射辐射强度较低时,只用以加热高压给水。有效利用了较低能流密度时段的太阳能,降低了随时间波动的太阳辐照强度对系统的影响。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系统的稳定性,并能节约天然气消耗量。

    集成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和回热式汽轮机的二次再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09941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927098.3

    申请日:2018-08-15

    Inventor: 段立强 孙婧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和回热式汽轮机的二次再热系统,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布置于第一高压加热器的抽汽管路上,具有较高温度和过热度的其中一股超高压缸排汽先进入外置式蒸汽冷却器,与第一高压加热器出口温度较高的主给水换热后,然后再进入第一高压加热器中与温度较低的主给水进行换热。可以有效降低多级抽汽过热度,同时提高给水的温度,从而降低回热加热器和锅炉的不可逆损失,也使得机组的能耗降低,相比常规单独集成回热式汽轮机的系二次再热系统具有显著的热力学和经济性能优势。

    集成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和回热式汽轮机的二次再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130851U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821318723.6

    申请日:2018-08-15

    Inventor: 段立强 孙婧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和回热式汽轮机的二次再热系统,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布置于第一高压加热器的抽汽管路上,具有较高温度和过热度的其中一股超高压缸排汽先进入外置式蒸汽冷却器,与第一高压加热器出口温度较高的主给水换热后,然后再进入第一高压加热器中与温度较低的主给水进行换热。可以有效降低多级抽汽过热度,同时提高给水的温度,从而降低回热加热器和锅炉的不可逆损失,也使得机组的能耗降低,相比常规单独集成回热式汽轮机的系二次再热系统具有显著的热力学和经济性能优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